无视自身的阻力去学习别人,是对自己的暴力。
如果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你会怎么样?
比如——
有人能一个月看10本书;
有人能坚持每天都运动;
有人能交到很多好朋友……
相信很多人看到后,心里总会冒出一个声音:
他好厉害呀,
为什么我会差这么多呢?
于是不自觉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求自己向他们学习。
但结果却往往是,自己要么做不到,要么做得没别人好。
然后做着做着就坚持不下去了,变成无用功。
基于这些观察,我想分享一个不一样的观点:
千万不要盲目学习别人的优点。
这件事,真的有必要学吗?
也许你会疑惑:
一直以来,不都是倡导要多向优秀的人学习吗?
所谓见贤思齐,自古都提倡向才德之人看齐,这不对吗?
我想说,放在今天,很不合适!
尤其在当今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技能多到根本学不过来,很多都是没必要学的。
2011年,曾有一份研究显示:
一份纽约时报里包含的信息,比17世纪的普通人一辈子接受的信息还要多。
这也就意味着:
我们有了更多机会见到比自己厉害的人,
而如果一直保持盲目模仿,
势必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
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个问题:
持续要求自己向别人学习,真的能让生活变得更好吗?
朋友晓晓,是我认识的人里,最喜欢向人学习的一个。
她尤其擅长反思自己,学习别人的长处。
这听起来非常励志,但晓晓却因此常陷入焦虑中。
比如——
刷到学摄影的朋友分享美照,
她心想:真好,我也要学摄影。
看到别人练成优美的身材曲线,
她心想:身材好的人真有魅力,我也要多运动。
听朋友说对自己恶语相向的人,一笑置之,
她心想:情绪稳定的人真厉害,我也要做到心平气和。
不一会功夫,晓晓就给自己设下了好几个目标,丝毫不去想,这是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导致的结果是,现实给她狠狠来了几个耳光——
买了相机,只拍了两个周末,就一直放在柜子里没动过;
买了跑步鞋,打算坚持晨跑,结果不到半个月就放弃了;
遇到冒犯自己的人,让自己强行忍着,但回过头来又越想越气,还是没忍住骂了回去。
于是,计划落空,晓晓也对自己更不满意,陷入苦恼之中。
从晓晓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她并不是真的想学这些东西,
而是想更迅速地成为像别人那样的人。
这就意味着,她把别人的目标当成了自己学习的动力,每次发出来的行动,都是源于外部的动机。
这就好比去吃自助餐,别人身上的优点就像是餐桌上的美食。
但我们并不需要吃完所有的美食,只需要选取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需求的部分。
而晓晓的痛苦就在于:
看到别人吃什么,她也跟着吃,最终却导致自己消化不了。
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总是学不过来时,不妨自问一句:
我真的需要学这些东西吗?
无视自身的阻力去学习别人
是对自己的暴力
为什么盲目向别人学习,事情反而会做不好?
这是因为,每个人面临的阻力,是不一样的。
比如,上体育课,一位同学腿受伤了,无法和大家一样跑400米,只能慢慢走完。
对此我们都能理解,这时候腿伤就是一个阻力,此时跑不了是正常的。
同样,如果一个人心理上受伤了,在一些日常的事情上,做起来要比别人吃力,这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腿伤是能被看到的的,但心理上的伤,却难以察觉。
这也使得我们往往会忽视心理上的阻力,从而陷入到自我怀疑中。
我的来访者小逸,曾沮丧地和我说:
“为什么我闺蜜面试失败后能够轻松面对,反思总结原因,然后下一次自信地去应聘?
而我一旦失败了,总会陷入自责和痛苦中难以自拔,要很久才能走出来?我内心太脆弱了!”
听到她这番话时,我能感受到她对自己的极度厌恶。
但如果我们了解到小逸和闺蜜两人成长环境的差异,就能理解为何会这样。
小时候,小逸一旦考试失败,就会遭到爸妈的指责和冷嘲热讽。
而闺蜜考砸了,她爸妈会对她说没关系,然后陪她一起找原因,并鼓励她再尝试。
所以,表面上两人都是在面对失败,但背后的意义是决然不同的。
这就好比摔倒了,准备站起来之际,闺蜜耳旁响起的是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声,有一股上升的力量牵引着她。
而对小逸而言,脑海里冒出的是无数的否定和质疑:
“你怎么这么笨”、
“到底行不行呀”……
这就好像有千斤包袱压在身上,她需要比常人多花数倍以上的力气才能站起来。
在了解到这个道理后,小逸心里虽然好受了些,但依然很不好受。
因为在现实中,别人并不会看到她身上这个大包袱,只会要求她赶紧站起来。
也正因此,我们才更需要理解自己的难处,不必因为达不到别人的标准,就过度苛责、否定自己。
你是在学习?
还是在用别人的标准来勉强自己?
人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一旦忽视自身所面临的阻力,将很难与事物建立关系。
而一个人和事情的关系,会直接影响这件事能不能做好。
并且,越是了解心理学,我越体会到一点:
很多能力,并不是“学”来的。
像方法、技能这些是可以“学”的,比如:如何折纸飞机、如何拿毛笔、如何开车等。
但另一些事情,像习惯、心理品质,是无法直接“学习”的,而是需要人与事情之间建立起深度关系,才能形成。
比如,A妈妈辅导孩子学习时,能全程保持情绪稳定,和孩子相处非常和谐。
而一贯对孩子没耐心的B妈妈,是不能直接去向A学习“保持情绪稳定”的。
但她可以靠近A,了解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提升辅导的效率。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她还要体验到辅导孩子的正向反馈——孩子的奇思妙想很有趣、做作业效率逐步提升等。
当她从这些反馈中获得成就感后,才能感受到辅导学习这件事,其实可以不那么费力。
自此,她才真正与“辅导孩子学习”这件事,建立起关系。
那么,保持情绪稳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了解完这层关系后,我们再来看“学习别人优点”这件事。
比如,一个人能坚持跑步。
可能是因为他可以从运动中感受到乐趣。
也可能是因为他身体不好,体验过病痛的折磨,于是意识到要运动。
总之,运动这件事,必然与他的生活有着某种深刻的关系。
这时,如果我们作为旁观者,想要“向别人学习爱运动”,是很难落地的。
若是强行去落实,往往是生硬地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如每晚跑步半小时。
但因为与跑步间没有建立起关系,所以坚持不了多久,就开始拖延、放弃。
于是就演变成自我否认:
哎呀,我真懒,居然不能像别人那样有毅力!
所以,习得能力的关键,在于与事情建立关系,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标准。
否则,就会演变成对自己的否认与厌恶。
这个时代不缺“向人学习”
缺的是“了解自己”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源于:
用他人的尺子,来丈量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人生,充斥着一个声音——“我应该”。
我应该达到别人的标准,像别人一样优秀。
但就是很少会有声音提醒我们:
去问问自己的感觉,现在的生活是否开心、是否适合自己。
尼采曾把这样的人生状态,比喻成“骆驼”阶段。
即:活在被人的目光下,来自外界的期待,就像是一个个包袱。
骆驼从不会去想,这些包袱是否真的有必要背在身上,
也不会去想,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它是被动、受苦的,生命活力并没有真正绽放出来。
而在尼采看来,我们最终要追求的,是“婴儿”阶段。
即:在行动时不再去想“我应该”,而是思考“我是谁”。
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在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什么?
我做这件事,是在取悦自己,还是在取悦别人?
就像我一位咨询师朋友。
高考那年,家人都认为她应该选择金融、计算机这些能赚钱的热门专业。
但她心里很清楚,自己更喜欢和人的情感打交道。
所以,尽管那时心理学的就业前景很糟糕,她还是毅然选择了这条路。
因为她考虑的是,如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知道,如果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哪怕赚再多钱,自己也不会真的开心。
并且,出于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她一一克服了遇到的困难,最终成为了知名的咨询师,也有着不错的收入。
可以说,所有的知识和准则,都需要经过感觉的检验,才能真正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帮助。
因此,带着这样的觉察去生活,用自己的感知去丈量事物——从内心出发,为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去付诸行动。
我们才能让身上的包袱轻一点,才能做到不轻易勉强自己。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