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所有问题 都在“三种关系”之中
每个人都拥有三种关系,我们必须重视的,也正是这三种关系,因为它们构成了每个人所处的现实。一个人面临的所有问题,指向的也都是这些关系。
我们在看吃播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看看他们的手背,是否有长期抠吐留下的瘢痕;我们也会留意他们的嗓音,是不是有着大量呕吐造成的沙哑。
可他们又不是我们自己,真要有危险,我们的“自我”也不会被怎么样。在安全距离内围观别人做危险的事,我们人类很早很早以前就喜欢这么干。
2018年《腾讯00后研究报告》显示,52.6%的90后没有存款,00后的平均存款是1840元,竟然是90后的两倍多!
最近的一个数据统计称,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近四成“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首选的支付方式,比“85前”高出11.9个百分点,超七成“90后”未来还将继续超前消费。
年轻人不堪借贷压力而酿成悲剧的新闻也频频出现。
2017年4月11日,泉州大二女生如梦,因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选择烧炭。她在“今借到”累计借入57万元,累计笔数257笔。
2017年8月15日,20岁大学生范泽一,在吉林老家溺水而亡。他在网络借贷平台借款13万余元,其中一笔借款周利息高达500元……
……
一个内省之人,一个坚持心灵成长之人的结果,往往是不断成长的,外在表现就是“优秀”。 你的专注与渴望注定会让你成为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这就是最大的优秀。 但的确,潜意识会认为这是在背叛过去,因此也必须要面对背叛的副作用:内疚感。 内疚感,依据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级别: Ⅰ 第一级就是“内疚”。 对应的是补偿,例如给妈妈补生日礼物等,目的是让自己好受点,它对事不对人,你只不过觉得那件事做得不够恰当而已。 Ⅱ 第二级是“愧疚”。
长大之后,她才知道了“冷暴力”这个词,和自己所经历的折磨是多么吻合。“原来并不只有拳脚才叫暴力。情感上的虐待也是暴力的一种。”
但是,这个新发现让她感到沮丧——因为她察觉到自己对别人也有这种暴力倾向。
在亲密关系中:
一来整合自己“软”和“硬”的部分,有益身心健康、状态稳定;
二来表达了自己的需求,更容易得到伴侣的照顾和满足;
三来让对方感觉到被需要和依赖,肯定了她的价值,且在被唤起的母性润泽之下,隔阂消弭,爱意更浓。
有时候人处在关系中,容易变得过度盲目和愚蠢,无法客观地看到自身深陷的处境。别人觉得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问题,自己却浑然不知,当局者迷,越陷越深。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女人在最美好的年纪,扮演着牺牲者的角色,奉献家庭而忽略了自我呢?
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投射的是理想化,意味着我们还没有复活我们内心深处的客体关系模式。
一旦感情足够亲密,我们就会把自己早年的客体关系模式投射进来,然后可能就会有很多的攻击、敌意指向对方,开始强迫性重复,矛盾和失望,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若是在成长过程中,个体分离化比较成功,那么他既能享受这种亲密融合,也能适时灵活的调整边界,将彼此再分离成独立的两个人。
但是,对于因创伤而未能顺利完成心理分化的人来说,可能会在亲密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共生的体验,只有呆在这种状态里,我才是活着的、安全的。
亲密关系虽很重要,但往往也十分伤人。
那么,“这些痛苦究竟该如何面对?”就成为了亲密关系中一个首先要被讨论的话题。
这个话题的回答可以写不止一本书,但是,是不是有一些简要的处理原则能够帮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