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期待自己是“完美”的:完美的样貌、完美的成绩、完美的工作表现,甚至是完美的妻子和母亲。
然而,完美只能是期待,而不能成为要求。一旦把完美当成必须,生活就会陷入冲突与痛苦。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来访者的故事,她就是一个“别人眼中的完美女人”。
1. 职场中的“好员工”
她是一名培训师,工作极其认真负责。领导和同事都夸她是“中国好员工”。
即使在年轻员工强调“工作只是谋生”的氛围里,她依然坚持把公司当家,把工作当成自我成长的途径。
然而,这种对“完美”的执念,让她常常累得筋疲力尽。
2. 家庭里的“好妻子、好母亲”
在家里,她也力求做到最好:督促丈夫成长,管控孩子玩手机的时间,甚至不允许婆婆“沉迷”刷手机。
她希望所有人都能跟上她的节奏,和自己一起进步。可现实是,家人只想轻松过日子。于是,关系的矛盾越来越多,她自己也越来越疲惫。
3. 道德枷锁下的“好女人”
更深层的问题,是她给自己戴上了“道德圣人”的枷锁。
她坚信婚后不可以对任何异性产生好感。可在婚姻矛盾和压抑中,她只是单纯找人倾诉,却在情感上对一位异性产生了好感。
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她却无法原谅自己,陷入深深的负罪感。
4. “完美”背后的真相
其实,她的问题并不是“不够好”,而是“太完美”。
从小到大,她都活在母亲严苛的要求里。母亲只会批评和指责,却鲜少给予关心与爱。为了得到认可,她只能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完美的好女儿”。
久而久之,“完美”成了她生存的保护色,却也成为压得她喘不过气的枷锁。
5. 走出完美的练习
当她问我:“王老师,我该做什么练习才能好起来?”
我的回答是:
允许自己不完美,学会偷懒,学会不迎合。
把感受放在第一位,如果累了,就可以休息;如果喜欢,就可以承认。
敢于“自私”一点,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因为,真正的治愈不是变得更完美,而是敢于做真实的自己。
结语
那些总是追求完美的人,其实内心往往最缺乏安全感。
他们不是因为真的高尚,而是因为害怕不被爱。
但生命的意义,从来不是成为一个完美的“神”,而是做一个真实、有缺点、有温度的人。
完美,是一种期待,而不是一种义务。
愿你放下枷锁,活出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