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春天,是一个不太平的春天。
疫情反复,又一波人开始居家隔离,大家都感受到一些压抑和阴沉。
一切和2020年的春天,有点相似,又有些不同。
让我想起两年前的一个来访者,王女士。
在疫情持续的这几年里,她身上发生的改变,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无名的居家之火
王女士找到我的时候,正是两年前全国因为疫情,按下暂停键的那段日子。
时值春节,大部分人都需要居家隔离,她和丈夫、儿子也被困在家中。
在前几次的视频咨询中,王女士都带着激烈的情绪,和我诉说在家时有何等煎熬。
她很焦虑,非常焦虑。
焦虑到坐立难安,在家无法安心工作。
有时在电脑前刚坐一会,她就需要去阳台来回踱步,稍微喘口气。
隔着屏幕,我已经感受到了王女士扑面而来的焦虑和不安。
“在家待得太久,我现在看谁都不顺眼”
“实在无法忍受了,太难熬了这段日子”
“为什么在家的日子,像是在坐牢?”
王女士说内心时常好像涌起一股无名之火,怎样都无法浇灭,还蔓延到了家人的身上。
丈夫还是像往常一样做饭,但她一开始是没有胃口,后来又觉得很难吃,质疑丈夫做菜的方式不对。
儿子的课堂从学校转移到房间。王女士开始不由自主地担心儿子是否在认真学习,她规定儿子不能关门,还时不时从门背后偷偷看儿子有没有认真听课。
几天下来,儿子和丈夫也被她搅和得疲惫不堪,充满了负面情绪,整个家里都弥散着一股火药味。
一次,儿子不小心从屏幕上看到母亲又悄悄出现在门背后的身影,憋着一口气上完课后,吃晚饭时和王女士大吵了一架。
青春期的儿子怒红着脸吼道:
“你平时都没管过我,现在管那么多干嘛?!”
丈夫也跟着儿子一起,指责王女士这几天的行径。
被怼得哑口无言的王女士,既愤怒,又自责,但她又无法自控。
家里鸡飞狗跳,工作也不顺利——王女士没忍住对同事也发了火。
后来仔细想想,那只是一件小事,完全可以沟通解决掉。
但在气头上的王女士,顾不了那么多,一股脑地输出,将事态升级成一场争吵。
焦虑,让王女士成为一把充满攻击性的连弩,四处扫射。
她自己生活得不舒坦,周围的人也跟着遭殃。
随后疫情得到了控制后,王女士也回到公司办公。
工作状态虽然有恢复,但是她的问题似乎没能解决。
每次回到家,还是会陷入到一种空虚和不知所措的状态。
和丈夫、儿子的关系仍然糟糕,未能缓和。
起初,王女士把这种状态归结于老公的不理解,没有做更多的事,来体谅她在工作上的辛苦付出。
但是随着来访次数增多,王女士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她突然意识到:
好像从小到大,她一直都不喜欢待在家里。
“无名之火”的根源
为了知晓王女士为什么会走到今天,我尝试了解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王女士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后来一直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
旁人看来,她是一个事业上很风光的女性。
同事对她的评价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
回看她的原生家庭。
她从小长在一个非常严苛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她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
王女士也一直努力达到父母的要求,没有辜负父母的期待。
在学校,她出了名地刻苦。成绩也很不错,考上了很好的大学。
参加工作后,她也努力成为最出色的那个。
凭着这一股认真拼命的劲儿,她从一个最底层的职员,慢慢做到区域分公司的高管。
几十年的认知习惯,让她在工作上独当一面。
个人生活上,她也很幸运,遇到一个包容她的丈夫。
自己“主外”的同时,丈夫包揽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照顾儿子。
可她的无奈在于,不管在工作上有多大的成就,不管老公多么愿意顾家,回到家后,她始终有种“心慌慌”的感觉。
说不上为什么,但待在外面,总是更习惯,更自在。
回顾王女士的早年经历。
极度严苛的父母,高压沉闷的家庭氛围,虽然迫使她变得优秀,但也让她对家庭产生了强烈的「回避」。
对家庭的回避的方式,也是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她反复被教育的认知中,只有在学业上获得的成就,回到家才能感到得到父母的赏识,感受到一丝安全感。
——这也是推动她对父母教育方式的认同动力之一。
王女士成年后,把这种对“家”的认知模式,代入到了自己组建的家庭中。
觉得家就是沉闷的,不舒服的——她还是习惯性回避。
只不过,此时的她,换成了通过拼命工作来回避。
直到疫情发生,一家三口需要居家隔离,王女士才无处可躲——
她不得不直面内心的焦虑,最后招架不住,只能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
让“防家”成为过去式
王女士的经历,并不是个例。
家对很多人来说,是温暖的避风港,但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
他们看似生活在一个很“正常”的家庭,拥有一对“普通”的父母,有着“平凡”的成长经历。
如果不是自我意识苏醒,他们永远不会意识到,原生家庭带给自己如此多的抗拒和回避。
想要解决类似王女士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① 重构防御;
② 新视角看新家。
首先是重构防御。
为什么要重构防御?
因为在“原生家庭”的防御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新的家庭。
一开始,王女士对父母的教育方式的态度是模糊的,她陷入到了一种“既认同我的父母,又不喜欢这种方式”的矛盾之中。
这种感觉伴随着强烈的爱,也伴随着强烈的不安。
咨访过程中,我们反复沟通着:
“对比起同龄人,你在事业上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性,你认同父母的教育方式吗?”
“如果不够优秀,你认为,你的父母是否还会爱你?”
王女士对早年的被鞭策的经历,虽有些不满,但也认同这对她的积极影响,促使她一直认真努力,独立自主。
认可自己已有的成就,追溯源头,王女士似乎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直以来,我好像觉得,只有拼命学习和工作,才能获得安全感。原来这是受父母影响的。”
在咨询室里,意识到这一点的她,顿时泪流满面。
那个自小就铆足了劲学习的小女孩,其实一直都没有真正长大过。
成年后的她,仍不敢松口气,掉以轻心地工作、生活。
心理咨询师米尔顿·艾瑞克森曾说过,很多人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僵化。
固守着旧模式,没有意识地生活。
没有意识,也就没有改变的可能。
但一旦深刻地觉察到了这一点,改变就容易发生了。
王女士几十年来那颗一直紧绷着的心,在经历了好几场咨询后,有了些许的松动。
但这还不够。
王女士对家庭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况且现在的家庭,是一个她和丈夫全新组建的家庭。
她还需要以新视角度看新家。
后来,王女士把丈夫一并邀请进了咨询室。
在咨询室里,虽然丈夫并没有说太多话,但每每在王女士情绪激动时,他都给她一个深厚的拥抱。
他慢慢理解了王女士之前对家庭的攻击行为,原来一切都“情有可原”。
丈夫的存在,给予了王女士强大的精神支持。
早年时期家庭没给到的爱,在丈夫的滋养下,王女士得到了满足。
在咨询室外,丈夫还主动安排了王女士参与到儿子的成长中。
开家长会时,夫妻俩会一同参与。
每一次儿子月考结束,三个人会一同庆祝。
王女士说,周末时,她尝试和丈夫一块下厨,虽然对此她并不熟练,只是帮忙打打下手而已。
但两个人一起做一桌美美的饭菜的感觉,很不错。
她开始享受,在家的生活。
我们的咨访关系,在一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各种困难的克服也结束了。
写 在 最 后
2022年春季,全国性的疫情又是一次爆发,大家在常态化的抗疫中多少已经疲惫。
包括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在这段时间内都出现了难以言表的焦虑。
两个星期前,助理给我看一条长长的微信,信息的核心内容是:
“第二次的长时间居家,我已经能够坦然的独处,坦然地面对家人,包括我的父母”。
这条微信来自王女士。
看到信息的那一刻,我的负面情绪似乎得到了些许的缓解。
疫情也好,居家也好,各种不舒服……其实都只是表层的导火索。
我们是否安宁和自在,归根结底都还是在于我们的内心。
疫情还在继续,我们依旧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王女士已经能够从容面对两年前她无法适应的“居家生活”。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