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越来越发现,有很多人是这样的——
行为上拼命内卷,但内心很麻木,经常喊着“赶紧毁灭吧,毁灭了我就不用这么累了”。
我身边一位朋友就是如此。
这位朋友毕业后,就在一家大型策划公司工作,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短短五年内,做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工资一涨再涨,后来还带着一个二十多人的团队。每天都有使不完得劲。
直到某天身体突然崩溃了,她才被迫辞职回家休息。
但这一休息,就休息了快两年,说什么也不愿再回到职场。
为什么一个原本充满干劲、停不下来的人,
却会在某天突然崩溃,变得毫无动力呢?
在我看来,它的根源就在于:“停不下来”。
关于“停不下来”,BBC记录片《药品依赖》曾讲述过一个事例。
在美国的顶尖名校中,因为高强度的学习和考试要求,学生经常要熬夜学习,以此提升效率,获得好成绩。
而且,除了「高绩点」外,很多大公司也很看重「实习和社交活动」。
所以很多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还不得不逼自己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以此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但是,正常人精力都有限。
于是,一种被称为“聪明药”的精神类上瘾药物,就成了很多学生必备的提神药剂。
据调查显示,至少有1/4的学生承认,自己服用过这类药物,有一些甚至是被父母引导服用的。
为了成绩和前途,选择把自己往死里逼,不惜用药物突破限制,过早燃烧自己的生命,也不甘停下来——
这听起来非常极端,但在现实中,类似“把自己逼到停不下来”的事例,随处可见。
比如我那位朋友。
从入职开始,她就给自己做了非常详细的职业规划,包括一年要挣多少钱,要怎么升职,工作多少年后买房等。
为此,在她工作的那五年时间里,每天忙得见不着人,从没真正休息过,经常为了做好一个项目,熬到身心俱疲。
直到真的熬不住了,才不得不辞职回家休息。
为什么好好的一个人,非得把自己弄得身心崩溃,才舍得停下来呢?
在我看来,因为他们都听过太多这样一句话:
“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在过去,这是一句鼓励,但在今天听起来,却十分危险。
原因在于,当下社会盛行的「优绩主义」教育。
哈佛政治哲学教授桑德尔认为,「优绩主义」意味着:
人们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获得想要的东西。
各种有利的条件,滋养着人们的全能自恋,鼓励着他们去实现任何想做的事,并且去成为完美的自己。
但也正是这种鼓励,让人们产生了一种执念:我永远可以做到更好——更快的效率、更多的钱、更高的成就。
从而导致我们永远看不上现在的自己,永远不满现在的生活。
在《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一书中,作者乔希·科恩提到一个案例。
来访者索菲娅,是一位很有创造力和耐力的成功女性。
但在结束某个大项目后,她突然陷入了重度抑郁中。
在咨询过程中科恩发现,索菲娅抑郁的背后,其实透露出一个常见的问题:
太优秀的人,不会停下来,不愿停下来,也不敢停下来。
索菲娅的原生家庭幸福且富足,父母经常鼓励她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也给予了她所有力所能及的资源。
在父母的鼓励和扶持下,索菲娅从小就积极计划着自己的人生,甚至不敢错过任何尝试新东西的机会。
在她看来,全部都满分,才是自己梦想中的完美样子。
最重要的是,一旦做成一件事情,她就会收到正面的激励,这更加让她无法放松和疏忽,更加不愿停下来。
这种“成功-激励-再成功”的反馈,让索菲娅坚信,自己一定会有更完美的未来。
但强烈的正反馈,却有着非常可怕的影响:
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她每天都在逼迫自己拼命工作。
当一般人在追求成为“优秀的人”时,索菲娅在追求变成“更优秀的人”。
但这个“更”字,是没有上限的——这意味着,她不可能真正地感到满足。
相反,她被挟持住了。
并且,这种对高标准的追求,让索菲娅的精神状态变得极其脆弱,还多次陷入抑郁情绪。
但即便面临着低效痛苦的状态时,她也不敢停下,而是拼命强迫自己工作。
因为一旦停下,就意味着自己到达不了想要的未来。
但现实是,心力交瘁的她,根本没法真正投入到工作中。
进退两难下,她陷入了浑浑噩噩的状态。
正如科恩所言:
当自身能力和外部现实不再约束你的时候,你反而既不安心,又无法放松。
人正是在这种矛盾下,陷入了过度疲劳和倦怠中;
又在「优绩主义」的驱使下,停不下来,不断逼迫自己行动起来的。
这种“停不下来”,有超强行动力的生产模式,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过这样一个观点:
「存在」与「行动」,是构成自我的两个重要元素。
当「行动」的要素过强,而「存在」的要素被削弱时,一个人就很难感觉到自己实际活着。
换句话说,行动力太强,“停不下来”的代价就是:
我们会体验不到自己的「存在」。
科恩在《在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中,提到另一个案例。
金融人才克里斯,实力顶尖,能每周工作90个小时,参与过多个公司并购,可以在高压环境下谈笑风生。
但有一天,他醒来睁开眼,发现自己起不了床,丧失了上班的动力。
浑浑噩噩一番后,克里斯决定旷工,去超市买了很多垃圾食品,开始宅在家里暴饮暴食。
很快他的身材变得痴肥,公司也因他长期旷工不得不辞退他。
这像是一种发泄,又像是一种补偿。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像克里斯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先是疯狂工作,停不下来;
又在一个看似风平浪静的时刻,突然崩溃。
这正是「行动」过强,「存在」太弱的后果。
在父母的高期待下,克里斯人生的前几十年,都是一个「行动」的人:
考全优成绩、上好的大学、拿更多的奖学金、做体面的银行工作,当最优秀的员工……
他就像是被上了发条的玩具机器人,不断踏步向前,用「行动」去获得父母的赞许,去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但这种僵硬的生活方式,让他越来越感到迷茫:
我所获得的成就,似乎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我每天不断工作,赚更多的钱,究竟为了什么?
他开始用“起不了床”、“拼命吃垃圾食品”等方式,去抗议上班,让自己能被动地“停下来”。
然而,这类人还有一个特征:
很难静下心来,非常害怕自己没事情干。
在一次咨询中,科恩让克里斯躺在椅子上放松,什么事都不要做。
对此,克里斯却感到非常不自在,甚至开始暴怒和咒骂起来。
但科恩并没有回应他,两人保持沉默到咨询结束。
正是这次“不行动”的体验,让克里斯产生了一种新的感受:
什么都不做,也是存在着。
这是一种他被拖欠许久的“存在感”:
一种会呼吸、知疲倦、感受得到饥饿的人,所感受到的、单纯的“存在感”。
也许有人问:
我就是一个“停不下来”,又很难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人,怎么办?
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去重建自己的「生活力」。
所谓“生活力”,就是一种能够觉察自己现状的能力——
我现在过得好吗?
这样的工作方式,我喜欢吗?
如果按照这样的道路走下去,我的感受是什么?快乐?压抑?无奈?后悔?
更重要的是:我宁愿这样活下去吗?
比如我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
她后来慢慢找到了一个重建「生活力」的方法——做钩针毛线。
并且随着做得越来越多,她开始尝试把做好的成品卖出去,不仅在网上卖,还定期去街上摆摊。
在家人看来,她就是在瞎搞,做这些一点用都没有。
但朋友却觉得,做这件事,让她久违地有一种自己「正活着」的感觉。
虽然赚的钱不多,甚至有时为了赶订单,也会像以前工作一样熬到半夜,但她一点都不感到累,还特别有成就感。
而且每次出去摆摊,都会遇到很多有趣的顾客,和他们交谈,还非常治愈。
朋友说:虽然现在日子过得紧凑,但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不过如果问我愿不愿意就这样活下去,我并不知道,但起码这也是一种体验啊!
朋友的经历,让我想起《百岁人生》里讲到的一个观点:
人们以后能活到100岁,那么一个50岁的人,仅仅是刚迈入人生的中年;
未来人们可能工作到80岁,在40岁时选择转行,在50岁时回到大学继续读书,他们可能会有2-3段婚姻。
也就是说,我们很可能会工作更长的时间,也有机会经历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所以,我们不妨把生命放到更广阔的的维度下——
人的一生中,更重要的东西,可能不是在30岁变得特别优秀,而是找回让自己好好过一辈子的生活能力。
就像突然停下来的克里斯。
离开咨询室后,他开始在城市里散步,路过很多地方,走到筋疲力尽后,就瘫坐在公园里看太阳落山。
克里斯心满意足地说:
我在高中和大学都参加过田径比赛,我跑过的路少说也有几千里了。
但是昨天,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迈开双腿时,并不知道自己要去何方。
但在看落日的那一刻,我笑了。
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知道自己要去何方。
也许,我们真的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
但在此过程中,请无条件地允许自己存在。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