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疫情的缘故,上海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在上海定居10多年,作为一名新上海人,对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
三月中下旬,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就一直居家办公了。随着每天确诊病例的攀升,身边的朋友有的拖家带口去往周边城市暂住、有的开始囤积粮食。
跟爱人商量之后,我们决定趁着周末去卖场做一次大采购,当时是按着两周的量进行购买的。
三天之后,上海进入了浦东、浦西分批封控。虽然稍微有点准备,爱人还是充满了焦虑,后悔没有多储备一些生活物资。
后来,日常采购主要就靠小区业主发起的各种团购,在盒马/叮咚等App上抢购,政府也开始发放一些物资,逐步缓解买菜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提前储备物资的话,仅靠这些渠道还是很难应对日常生活的。
除了生活物资的问题之外,看病也是个问题。我所在的小区有不少孕妇,大家自发的组成“宝妈互助群”,动用各自的关系联系医院,拼车去医院做定期产检,相互也有个照应。
有些邻居生活上遇到困难,比如缺米、缺油、缺药等等,就在业主群里求助,大家能帮的也都会帮忙。即便像我一家5口人,存粮不多的情况下,也力所能及援助过邻居几次。远亲不如近邻,这个时候对这句话的感受颇深。
以上只是我所在小区的现状,其他小区我没有深入了解,就不多说什么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极端的情况仍然会发生,毕竟2千5百万人口的城市。
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我心里有不少以前从没有过的感慨。
人生大好年华才几年,疫情就占了3年,所以不能随随便便放过它,不深刻发掘这3年的价值,既辜负了那段时光,也对不起以后的自己。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些个人体会,希望你不必经历我所经历的这一切。
消费主义和极简主义?
原来我们可以选择后者
在隔离的这些天,不止一次的听爱人唠叨:“以前买的那么多鞋子衣服、名牌包、化妆品,现在看真没啥用,还不如一颗大白菜实在……”
近期上海生活物资紧俏,已经成了网络新梗和段子。也让不少人像她一样,对很多以前深信不疑的想法产生了动摇和质疑。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必需”品?
小区刚封闭时,邻居们在群里接龙团购物资,最受宠、几乎家家必点的是土豆、白菜、鸡蛋一类容易存储的普通食品。这些平时便宜又不起眼的东西,在群里一出现,几乎马上就被订光。有时候看我爱人盯着手机,切换着N个团菜群,屏气凝神和邻居们拼手速的样子,真是像极了双11熬夜抢特价。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在供给充分、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这大概是一个让人翻白眼的矫情问题。
但如果前提不存在了,每个人被迫直面生活最本质的时候,我们就会不自觉地给自己的需求清单做减法,不是名包,不是口红,不是珠宝,而是大人孩子都离不了的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以前认为必须入手的当季新款,其实可以不买;
以前认为必逛的网红店,可以不逛;
以前觉得每天都要来一杯的咖啡,其实也可以不喝。
我不否认更高品质的生活追求,是每个人不断奋斗的内生力量,也是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驱动力。但我们也不要忘了生活的本质,其实我们的生活可以“极简”,只是我们自以为“不可以”。
我们习惯了“我想要“,而不是”我需要“,一边跟随潮流、跟随欲望吃力地践行消费主义,一边又感叹着生活不易,自己好累。
疫情带给我们最真实的启示是,其实我们的日子可以不用那么复杂,生活中很多宝贵的东西,其实并不收费,比如林间晨跑、比如阳光草地,比如自由的呼吸。
疫情之下,让人淡定的不是诗和远方,是口袋里的余粮
这段时间有一个转发率很高的视频,讨论的是员工在隔离期间,公司应不应该抵扣大家的年假。视频中的律师给出结论,用人单位这样做是不应该、不合理的。
我情绪有点复杂,既高兴大家的权益能得到保证,又有些担心疫情过后,一些企业还能不能活下来,给大家提供带薪假。
有一个朋友,今年3月中旬从老东家离职,本想休息几天再去新单位报到,没想到休息计划还没做好,就出现了疫情。直到今天,他和他的新单位,都还在封闭隔离状态。什么时候能解封、什么时候能入职,都还是未知数。
前两天这位朋友还向我倾诉焦虑,他现在最担心的是,疫情后准东家的用人计划会不会有变化,自己还能不能顺利入职。如果有什么闪失,对他会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这位朋友也是人到中年,虽然职位和收入都还不错,但老婆在家全职带俩娃,还要养房养车,花销还是很大的,平时看着挺光鲜,但其实并没存下多少家底。
一切顺风顺水还没问题,但中间如果有任何变故和意外,脆弱的幸福多米诺骨牌,就极可能说倒就倒。
我相信,像他一样有着类似焦虑或处境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这些都一再证明,平时注意累积一些面对逆境的资本和能力有多重要。
咱们有句老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疫情之下,这个“粮”不论是实指吃的口粮,还是代指经济上的储蓄,都显得极具现实意义。
有多少人算过,如果单位真的撑不下去,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你口袋里的“余粮”能让你和你的家庭撑多久?
现在来看,这极可能不再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而是一个随时可能出现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疫情给了我们另一个警示,生活不会只有阳光灿烂,更有逆境和意外,能让你真正从容淡定的,不是诗和远方,而是是你口袋里的余粮。
家人和亲情
你永远可以信赖的避风港
前几天网上热传“芹菜哥”的几张图片。说是一男子排了几个小时的队买菜,最后抢到几根发蔫的芹菜后,疑似用手机向家里汇报战况。
我觉得这几张图,不仅反映了当时的一菜难求,还体现了关键时刻男子对家人的责任。排再长的队也要坚持,抢到的机会再小,也不能放弃,因为他知道家里需要。
K哥在朋友圈也看到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小区封闭管理最严的那几天,朋友家里还剩一个苹果,本打留给6岁的孩子吃,但小家伙不肯,非要让给外公外婆。最后索性全家人平分了那个苹果。
有人在下面留言:这不是一个苹果,是全家共同面对艰难时刻的见证。这话到位,除了反手一个赞,没啥好说的。
疫情期间,我自己也被家人的爱包围着。
在老家的父母自从听说上海出现疫情,蔬菜水果价高难买后,早早就准备了几大包,准备给我寄过来。再得知上海某些区域不能发快递后。又天天给快递公司打电话,询问啥时候能往上海寄东西。
我深刻感受到,不论任何情况,家人和亲情都是你最可信赖的避风港湾。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距离多远,有家人就会心安;有亲情,就有面对一切的勇气。
生死之外,其他都是浮云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在家隔离期间,我又翻到了《仓央嘉措诗传》中的这句话。以前只觉得这样的句子,不过是反映理想中洒脱的人生境界,今天才开始明白,这才是最大的人间真实。
如今社会,很少人在为吃饱穿暖发愁。但乱花迷人眼,大家又有了更高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吃要能配得上朋友圈,穿要能彰显身份,玩要与众不同。
既要活在现实的柴米油盐里,又要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还要活在某些不切实际的想象里。
大家如同惯性一般,不停在各种得失、名利之间徘徊、拉扯。却很少能静下心来,想想这些忙碌和追逐背后的真正意义。
也许只有在某些极端环境下,人们才更愿意触及一些关于生死、关于生命本质的问题。等环境改变了,大家可能又会如往常一样,觉得一切都能来日方长,觉得可以一直别来无恙。
多年前,英年早逝的复旦女教师于娟病中笔记中的一段话,如今读来,尤其显得应景和深刻: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心存敬畏,感恩拥有
疫情让我们认清了现代社会存在短板和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作为个体的脆弱。
人类并非无所不能,不要随便奢谈“征服“自然。对客观规律、对世界万物,要多些敬畏,少些不该有的优越感。
作为个体也要敬畏规则、遵守秩序。想想疫情以来,有多少次的死灰复燃是因为个别人不遵守防疫规则,漠视病毒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所引起的。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先贤的肺腑之言,值得我们牢记心间。
除了敬畏,我们还要心存感恩,疫情之下,让人们更明白,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应该”拥有的,哪怕是一片青菜,一颗鸡蛋。
前两天刷到一个点赞10万+的视频,视频中一个中年卡车司机,很无奈地诉说做物流司机的艰辛和不易。他们每天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做核酸的路上,在疫情多发时期,他们还要全国各地跑,有时候行程码带星,还会被赶来赶去,甚至无路可退。
都是工作,没有对错,每一份工作背后的艰险和不易,都在这场疫情下得以放大,让大家看地更清楚,感受地更真切。我们没有理由不心存感恩。
我的儿子小K,以前不喜欢吃青菜,现在每一片菜叶都能不需监督,主动吃得干干净净。我问他为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他回答:“爸爸妈妈从App里辛辛苦苦抢来的菜,不要浪费”。
儿子的话很朴实,但我却觉得比背100遍“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都有意义的多。
疫情终会散去,生活必将如常。
培根曾说:“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
祝愿每一位朋友,都能同时拥有顺境和逆境中的美德,并从中汲取能量,珍惜当下,不负每一天。END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