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了一段5分钟的纪录片,在新疆喀什地区,有个叫穆孜鲁克的小村庄,这里除了芦苇荡,就是广袤的盐碱地,就连房子也都是土盐盖的,极为简朴。
这里只有17户人家,祖祖辈辈的男人种地牧牛羊,女人编织芦苇席,穆孜鲁克的人都很长寿,也都很爱笑,对外面的世界他们都不知道,也不好奇(请注意:不好奇,很重要),更不懂什么焦虑与寂寞,
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个捕鱼人无意中去到了一片世外桃源,那里比穆孜鲁克好像更富饶,生活却及其相似: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更让捕鱼人惊讶的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的人们竟不知道有汉朝的存在!
要知道从汉朝到魏晋最少要600多年啊,六百年间他们“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直到这个捕鱼人打破了桃花源的宁静,就像摄像头扰动穆孜鲁克如出一辙。
更让我愤怒的是,即便桃源的人叮嘱捕鱼人出去后“不足与外人道也”,但捕鱼人还是“处处记之”,并且出去之后立刻报官,导致外面的官府百姓蜂拥而至。
然而,最终他们却迷失了道路,并没找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我心甚慰,多亏没找到,否则“景色”就会变成“景区”,桃花也定会失去颜色,这很像如今有人一旦被网络捕捉到,各类媒体闪光灯会就会让这个人不再是他自己。
直到多年之后:“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从此,捕鱼人看见的那个世外桃源再也不复踪影。
02
即便如此,两千年来人们从未停止对桃源的寻觅,至今很多景区也都有桃花源。
比如我去过的湖南、广西、四川等地也都有,但绝非陶渊明笔下的桃源,而是供人拍照留念的假山、池塘、人工湖、石头或种植的桃树林,更有甚至,还会在冬天用塑料桃花铺满水泥路——我很难过。
其实,陶先生勾勒的桃花源也许并不存在,桃源只是个象征,象征远离战乱动荡的和平之地,象征躲避尘世喧嚣的清净之所。
我又想,也许桃花源真正的象征是心中的乌托邦,是尼采的理想国,是我常说的内在小孩。
世俗太辛苦,生活多心酸,工作总内卷,亲密难寻,爱情成了奢侈品,那么请问,你我内心何安?当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时候,我们头顶那片星空还在吗?
最后的桃源也许只能存于内心了,故此,守护心中那片桃源就是你温柔的使命,也是理想最后的倔强。
这片桃源究竟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内在小孩的渴望与梦想”。
如同桃源的人们为了躲避秦朝战乱,内在小孩的渴望最初也来自成长中的“战乱”:
那些糟糕的养育环境,那些被控制被忽视的创伤,那些心灵饱受的苦难,都属于战乱,都在促使你防御、保护、出走,叛逆,寻找心中的世外桃源。
也许途中你遇见过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却发现都不是你想要的桃源。
你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孩,却总在某个深夜掉下眼泪,总在某个十字路口莫名彷徨,总在每个秋天中忧伤,也总在一声叹息后继续生活。
仿佛,你再也不会信,世上还有什么桃花源。
而我让你坚守的,恰恰就是告诉你,有的,有的,就在此时此刻,就在你心中。
那些忧伤、无奈、失望,正是在提示你去关照、去看见心灵的中心地带,看见内在小孩的孤独与渴望,这就是属于你的落英缤纷。
无论外在多么坚强,多么繁琐复杂,内在的渴望总是如此简单,简单的就像棒棒糖,而内在小孩的渴望,就只是想要那块棒棒糖。
这块棒棒糖我称之为:“对爱的幻想”。
这种爱不是非要特定的,不是单一的爱情、友情或亲情,而是一种复杂的、独特的、原始的爱。
每个人对“爱”的幻想都不同:
有人渴望依恋,就像小孩子依偎在妈妈怀里甜甜睡去;
有人渴望温暖,就像下雨天你把脑袋轻轻靠在父亲宽阔的肩膀;
有人渴望抚摸,就像慈祥的外婆梳理着你的长发;
有人渴望肉体交织,就像恋人缠绵的做爱;
有人渴望被懂得,就像遥远的灵魂瞬间遇见从此长路不再孤单;
有人渴望手牵着手从青丝到白头;
有人渴望被牵挂被思念被不远的凝视……
是的,这都是对爱的幻想。
我要你呵护的不是非要得到,而是不要丢失,不要丢失对爱的幻想。
也许现实无数次击碎幻想,让你在失望中濒临绝望,你的眼前人却总不值得托付,总给不到你要的棒棒糖,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你继续守望。
很多人因此迷了方向,在追逐名利中丢了梦想;有人破罐子破摔做了乌合之众,失去了独立的思想;也有人不停依附在另一个人那里握紧不放;
还有人不停嘲笑自己的幻想,总觉得幼稚天真可笑,一千朵玫瑰都比不过一顿烧烤......
就这样,幻想在琐碎中消磨殆光,再也回不来。
此刻,我要你把它捡回来,继续安放进滚烫的胸膛,打开你的心灵,留一块清净之地好好存放,并时时觉知,刻刻抚慰。
没有人可以把它拿走,它只属于你,如果一个人连对爱的幻想都丢了,他将变成那个迷路的捕鱼人。
03
很多时候你总忍不住,会把它投给外界一段关系、一个人,想要对方满足渴望。
这很正常,因为你也无法控制,内在小孩就像雨水充足的野草,幻化成各种欲望,肆意疯长。
但要清楚,你只是投给了那个人,把他当做了一段春光,无论是你的伴侣还是恋人,甚至是孩子,都不打紧,你只要觉知,这只是你的渴望,只是你想要去满足的力量。
也许,当然也是往往,最终你还是会失望,但必不能去斥责它,必不能去羞辱它,无需因无法满足而感到丢脸,继而无情抛弃它。
那些自我苛责与攻击才是原罪,是你憎恨自己的证据。
我要你抱着他,安抚他,鼓励他,与他对话,看看他的模样与状态,听听他的委屈与愤怒。
你的温柔对待、呵护坚守的正是你心中的桃花源,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更有意义。
日后,也不妨碍你再次投射,再次无法抑制欲望,再次不能掌控情绪,都不打紧,日子就是这么过来的,多数的平淡并不能阻挡真正的向往。
也许你短暂的得到了满足,也不要过于慌张,更不能失去独立的思想,每段亲密关系都值得感恩,无论是陪你走一程,还是陪你走一生,还是给你上一课,都是为了让你看清自己。
如同内在小孩看到的妈妈的脸,无论那张脸是柔情蜜意还是冷漠荒凉,都会让你看见自己,这就是亲密关系的价值:借由一个人来读懂自己。
另外,桃源并不总那么宁静,也有狂风骤雨,也有木孜鲁克的盐碱地,也有无尽的黑暗阴霾甚至“丑陋与肮脏”,后面的词汇本不存在,是你,是我们,是这个世界的评判!
好像每个桃源都有一套外在世界的参考标准,那些不被接纳的统统被命名为肮脏邪恶与丑陋——这大错特错!
记住,只有中性的狂风骤雨、盐碱地与黑暗,而你不能做乌合之众,给你内心任何感受贴上不堪的标签。
当这些渴望变得怯懦胆小,你只需要让他修养生息,切不可逼他勇敢,逼他优秀和内卷,精神世界同现实世界有一点很像,那就是内在小孩的渴望与恐惧并存、躺平与内卷交替出现,要尊重这份规律。
以上我告诉你的不是1234的方法,只是一个核心思想:让你珍爱心中的“幻想与渴望”。
不抛弃不放弃不逼迫,并且每当有敌人入侵,带给你指责与嘲讽,亦或是排挤与贬低的时候,你绝不要袖手旁观,要坚定不移站出来,呵护它、帮助它,守候你心中独一无二的桃源。
而这,就是心理学一直在倡导的——“爱自己”。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