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优秀、有魅力、受人欢迎,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这成了必须,则成了执念,如此的执着,只会与现实产生冲突,而缺乏包容与接纳。不过陷入其中的人依然会把执念当成理想,当成纯真的追求,但理想与执念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但后者是一定要,必须这样;一个是有限,而另一个是无限;一个是现实,另一个是幻想;一个是因为爱,而另一个是因为恐惧。虽然表面上看这两者极为相似,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就是一个人奔跑是因为喜好,而另一个奔跑是背后有狼,虽然这两个人都在奔跑,但根本动机却是不同的。
但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成为更好的自己似乎很符合现代人的口味,所以对神经症患者来说,他并不在乎这个更好的自己是否是主观强求,他只在乎优秀的结果,而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在他的眼中只有赢,不能输;只能被尊重,不能被否定;只能超越他人,不能被比下去;必须超越平凡,而不能被现实拉回地面……虽然他因此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与压力,不过他却不肯放手,他把这一切当成优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爱上你,治愈我》这部心理剧,剧中一个叫郑贤宇的年轻人热衷于整容,他做直播,当网红。整了18次,他还是觉得不够满意,甚至要卖掉母亲的房子来继续整容。劝阻无效的母亲只能以死相逼,要求儿子来看心理医生,而年轻人见到心理医生之后就表明态度:我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妈。他还指责周围的人不理解,不接受新鲜事物,阻拦他走向成功。
他质问心理医生:我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有错吗?
心理医生问他:到底整成什么样你才能满意?
他的回答是:满意并不是我的脸要整成什么样。而是我身边,能有一群跟我一样的人。当我说到整容的时候和我的整容计划的时候,立刻会有人回复我,追问我的感受和细节,跟他们在一起我就很舒服。
他享受被人追随关注的感觉,却也因为直播时网友发现他额头的皱纹而崩溃,情绪失控,甚至割腕自杀。
“我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有错吗?”这是来自郑贤宇的质问,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反思的问题。没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的需求,每个人也有追求美的权利。而像郑贤宇一样孤注一掷,执着地把人生的筹码放在整容上,真的是把自己变得更好吗?还是会把自己变得更糟?
他虽然表面上在执着于整容,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填补内心空洞,维系完美幻想的手段,他真正需要的是被人追捧,羡慕,关注与认可,而对这些的渴求又是无度的,所以他的脸怎么弄他都不会满意,毕竟总有不完美的地方,也总会有人不喜欢他,这本是无法逃避的的现实,但他却幻想用一张完美的脸来逃避着做为一个人的局限性。
所以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毒瘾,已经不是变得更好地追求。他只会需要不断更大剂量的“毒品”,并且就算突破了他可承受的极限,也无法停止,但这样最终只能毁掉他自己。一位患者就谈到,强迫症就是一种瘾,和欲望有关。当然每个人都有欲望,只是患者的欲望从范围与深度上都和常人不同。他形容自己的执念就好像用刀子来割自己,硬是要把自己塞进不合适的铁做的衣服和鞋子当中,虽然痛苦,但他就是无法停手。比如,在生活中他不允许自己犯错误,犯了错误他就觉得是罪人;他也不能有任何对别人不好的想法,不然他都觉得对不起别人;他也不能做任何有违主流价值观的事情,总之他逼迫自己成为一个没有任何瑕疵,没有任何污点,不犯任何错误的圣人,当有任何一条没有达到,他都会无法原谅自己,甚至会在地上打滚。
他整个人就好像是在修道成仙,不能面对自己身上任何人性上的阴暗面,而这种种的对自己非人类的要求,就好像刀子一样不断地在他的心灵在割,虽然痛苦不堪,但他就是不能停手。虽然来治疗的时候他总是羡慕平凡人的快乐,但却不想要平凡人的平凡,或者说他的痛苦就是来自于他想超越平凡,但却总是被现实拉回地面,他什么都想要,但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他既没有成仙,也不能接受自己只是一个人。但他依然认为想要变好,成为一个好人没有错。
努力是没有错,但神经症患者并没有区分这种努力到底是一个人自发的还是被逼的,这里的区别就好像是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地里辛勤的耕种,与被法西斯抓起来在集中营里被迫的工作是不同的,前者是自由的,后者是被迫的,是不得不的。比如,一位男性患者在重要的人面前就紧张,比如美女和领导,因为他太想表现的好了,结果适得其反。但他放不下来,他感到内在的自己很弱,因为从小他父亲就说他是一个没用的人,他必须要抓住点什么,他必须要证明自己并不是爸爸眼中的弱者,所以他就不停地逼迫自己做好所有的事情,他怕自己成为那种工作、人生、情感失败与一事无成的人。所以,他不是想要成功,而一定要成功,他不是享受出色,而是他不得不优秀。所以他整个人生的出发点就错了,毕竟他做的一切并不是因为他喜欢,而是因为恐惧,他的努力也并不是因为乐趣,而是因为他要证明自己,摆脱卑微。虽然有时他也知道自己在自欺,不过他就是不敢放下面具,不敢在别人面前活出真实的自我。
一个从小不被爱,不被接纳的人,他内心才会及其病态地想要赢得肯定与赞美,就算他得到了也是暂时的安全。这一点就好像吸毒,这一切已经成了他精神的毒品,而他永不满足,只会需要更多,但人的精力与承受力总是有限的,如此的逼迫迟早有一天会成为他不可承受之重。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如此想得到幸福的人,最终却总是与幸福失之交臂,因为他抓的太紧而不懂得放手。就算如此,他也会为了那昙花一现的美,而葬送自己的一切,因为这几乎成了他救赎自我的唯一方式。
剧中的郑贤宇在拒绝心理医生的治疗之后,愤然离开,在他走出诊室之前,心理医生问了他一句话:“你喜欢自己吗?”
郑贤宇一愣,无言以对,故而反问:“那你喜欢自己吗?”
“你喜欢自己吗?”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一直以来,我们都努力地想获得别人的认可,最终却发现,最不认可的人竟然是我们自己。
一个不认可自己的人,把救赎放在被他人与这个时代认可,成为优秀者来减轻自己内心中的卑微,这只会带来暂时的安慰,毕竟这只是在缘木求鱼,一个人不爱自己的人,并不会因为外界的成功而改变对自己的态度。就算他成功了,他爱的也是一个成功的外衣,他并不爱外衣里面那个赤裸裸的自己。因此一些成功人士来治疗的时候也发出感慨:为何别人都认为我应该快乐,但我却快乐不起来呢?
也许他一直都只是在错误的方向上,毕竟真正的自我救赎并不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是勇敢地面对真实的你自己,也许这个自己不优秀,不完美。如果只是一味地沉浸在更好自我的幻想之中,那么只会越来越迷失自我,也会更加自我憎恨。表面上看他是在自我提升,但从本质上来说这是逃避自我——因为害怕成为自己,所以才不得不逼迫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没有错,一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则大错特错,希望是自然,而一定要是强求与逼迫,强求只会导致内心的冲突与分裂,结果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更好的自己与本来的自己之间产生了冲突与战争。
不过总有一些人幻想被成功拯救,他认为有了钱,有了地位,或变得漂亮,比别人强了,就可以摆脱卑微,就可以喜欢上自己了。但这只是他美好的想象罢了,毕竟,就算他挣了一百万,还有一千万的人,就算他挣了一千万,还有一个亿的小目标,他永远在路上,永远都不会对自己满意,总有更好的。并且成功也是相对的,他要求的完美却是极致的,所以他会忽视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他依然会盯着自己的不足,依然会因此自卑。比如一位成功人士,虽然他是千万富翁,不过却因为自己的中专学历而自卑,虽然后来他也考了MBA,不过却依然认为这不是第一学历而感到低人一等。所以成功只会给人被拯救的假象,而不会真正医治一个人的内心。毕竟如果钱,成功,地位可以治愈一个人的内心,那么成功人士就不会有心理疾病了,不过从我的治疗经验上来说,钱与成功并不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保证,并不能提高一个人内在的价值感,仅仅会有一种表面的虚荣,仅此而已。毕竟,一个人真正的的安全与价值并不是来自于外在,而在于一个人内心中对真实自我的接纳,只有当他看得起他自己,而不用成功与虚荣来粉饰,此时才是真正的自信,不然只是虚假的自负而已。
成功的幻想就好像美人鱼的诱惑,美人鱼看起来很美,富有诱惑力,她经常会在天色昏暗不明的时候出现在莱茵河畔,用她冷艳凄美的外表以及哀怨动人的歌声,迷惑过往的船夫,使其分心而失去方向,最后沉入河底。这像极了传销洗脑或邪教蛊惑,让人相信这是通往天堂的路,不过这其实是地狱之门。
一个高中女孩写到:我虽然考上了重点高中,但这里高手如林,没人认识我。于是我就幻想有一天成绩提上去让别人刮目相看,可是和我一个镇子的女生属于比较努力的,她英语非常厉害,而我英语基础是很差,所以我又开始害怕看到她。后来换了同桌,在我看来是很不努力的那种,一开始我们相处还挺好的,又是因为一次考试中,我最擅长的科目考差了,和她拉的距离不是很远,于是我又开始焦虑。我以前觉得努力的生活才是最好的,为什么没有我努力的人过得却比我好?
“努力的生活才是最好的”这句话没有错,但她却忽视了一点,就是你的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根本的动机很重要。如果努力就是为了超过别人,如果幸福就是来自于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那么也许他越努力就越痛苦。毕竟他缺乏纯真的心,我们学习是来自于学习的快乐,工作是来自于工作的兴趣,和别人处好关系是来自于对他人的喜爱……但如果这一切都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只是幻想通过成功,更好的工作,人气指数来维系虚荣心,甚至是因此俯视芸芸众生,那么此种努力的动机就是邪恶的。恶根只会结出恶果。
这心理就好像电视里面的大反派,我们不能把白雪公主中的毒皇后当成是有上进心,不能把为了争夺天下第一而练功到走火入魔,最后又和自己影子打架的欧阳锋当成是有理想。真正的理想会让人幸福,而病态的执念只会把人逼疯。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是他病态追求的借口而已。一个患者写到:我感觉自己是嫉妒心强,老担心朋友学习自己东西,赶上自己或者缩短距离,都会难受。就是想一直保持前列优秀啊,我感觉是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的,都会担心别人会赶上自己。我现在老担心,老害怕朋友会学了自己,赶上自己。一直担心想着这个。怎么办呢?自己也还是有点不想表现出自己的长处或者学到的东西,让别人学了去,所以我故意不想表现出自己长处,优点来,主要还是这个原因!我故意假装自己不厉害,不行,别人就不会从我这儿学,我的内心就不会有冲突!我实在不明白,难道我不努力,不进步,直接让别人能赶上自己才是对的???
一位读者写了这样的一封信:
为什么我一定要优秀?
老师,我突然觉得每个冲突的起源其实都很相似,就是想要的没达到。一直致力于达到是不对的,真正的症结在为什么想达到,这个动机才是根本。我前两天面临冲突的时候,我意识到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不满,为什么会不满呢?答案是对自己要求高,没达到产生不满。综合起来问题就是为什么我想达到那个高要求?一开始我弄不清楚,后来有点意识到,哦,原来我从小就被高要求对待逼迫,从小我就被期待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些高要求背后竟然是为了让我变得优秀,我从来没想过我为什么一定要优秀?这种优秀还会有一种甜头,那就是优越和满足感,其实这就是自负,但自负会让人安全的同时也会上瘾。我追求的到头来不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我已经把优秀当做了我的价值,不优秀就是没有价值,所以踏上了对优秀的执着,却忘了我本不必优秀,不必继承我爸的期待,却忘了其实我可以放下那些逼迫的高要求,安心接受自己的普通,不再沉浸在优秀的幻想中去实现那种自负价值,如果没有我爸的优秀的逼迫,我本可以好好做个普通的孩子
为什么不可以犯错误?为什么我要什么事情都要做的对?为什么我要优秀比别人好?为什么我要完美圣洁不可以有污点?为什么我一定要是一个好人三观正?为什么这些规矩这些要求从小就变成一种压力,让我牢牢遵守?我恨死这些要求了,压迫着我。我知道我小的时候只是想努力变成父母眼中听话懂事优秀的好孩子,沿着他的圈圈来明白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不敢有一点造次,原来这是最大的错误,我其实本不用那么听话,了他把自己逼成一个他眼中应该的我。
我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与我本来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不同的,但为了赢得爱,患者从小就开始迎合父母,迎合这个社会的主流的价值观,虽然他赢得了荣誉,却迷失了他自己,他只是表演的完美,而非真正的完美。健康的追求与病态的欲望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一个是真心,另一个是在演戏。有时,他入戏太深,已经分不清那些是真实的,那些是他表演的。比如,一个女性患者非常压抑和痛苦,因为婆婆的强势,她不敢反驳,并不是她怕婆婆,而是她不想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好儿媳的形象。而对待父母他也总是竭尽全力,虽然她花的钱最终都会留给弟弟,不过她却为了好女儿的形象没有计较。在人际上她也是如此,她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成全别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和别人争,表面上她和所有人关系都好,实际上她和谁都不好,虽然她表上对每个人都客气,要和每个人都维系和谐,但实际上她并不爱任何人。只是在按照心中的完美的人设在表演,仅此而已。
她表演得很用力,把自己都忘记了,她简直就是发明了一套体系,整个人就活在这个剧本当中自嗨,他以为的良好品质,不过是出色用力的表演而已。她的内心贪求无度,想要一切都好,想要所有人都讲她好,想要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确的,她不允许自己犯错,所以总是后悔,后悔自己没有达到其应该。
生活原本如流水一般自然,但因为患者一味地想要超越平凡或维系完美的“人设”,所以他就对一切的“好”产生了执念,诸如,他要是最成功的,最出色的,最圣洁的,最完美的,可以掌控一切的,比任何人都要幸运与强大的。所以在任何他认为重要的事情上,他总是紧抓住不放,但物极必反,越是用强求取代自然,那么他最后反倒做不好任何一件事情。就如同每个人都想要睡一个好觉,但一旦要求自己一定睡好,这样反倒会睡不着。世间的事情大概如此,想要做好的欲念过于强烈,就会成为一种潜在的压力,这种压力反倒会影响一个人的发挥。
一些患者也会体会到,当他没有要求自己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做的还不错,但当他要求一定要做好的时候,反倒再也做不好了。比如,一位患者当他没有要求自己学习名列前茅的时候,他成绩还说得过去,但他一旦要求自己成绩数一数二,结果他就刻意地要记住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搞懂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不让自己浪费每一分钟,结果他的成绩最后非但没有提高,反倒直线下降。
所以,一认真,就输了。毕竟认真的背后是完美的苛求,一味地逼迫自己做的好,表现的好,那么就会失去了事情的本质,而停留在一些细枝末节上。一个男孩就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很想找一个漂亮的女朋友,不过当他面对女孩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女孩没有感觉,那么他可以侃侃而谈,但一旦他想追求这个女生,或想给这个女生留下好印象的时候,反倒语无伦次,最后把恋爱搞砸。
他也奇怪,为何自己总是得不到他想要的。也许原因就是他太想得到了,而如此的欲望反倒成了一种压力——越在乎,就越怕失去,也就越紧张,放不开自己。最终他关注的都不是他做的事情,只是活在失败的恐惧之中。所以一些社交恐惧症患者就和我说,虽然他在和别人说话,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关注说话的内容,他关注的就是自己的表现与别人的眼光。越是他认为重要的场合和人面前这种现象越明显,而那些他不在乎的人和情景的时候,他反倒放松,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谈话的内容上,所以有一句话说的好“无欲则刚”。
当然,他难以投入当下所做的事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并不爱当下所做的事情,一切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他早就脱离了做事情的本质。就如同我们因为喜欢一个人所以才和一个人交往;我们热爱一件事,才全身心的投入;我们喜欢自己,所以才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但对于患者来说,他想要成绩好,并不是因为喜欢学习,而是为了维系荣誉;他追求美女,并不是因为他了解对方,而是有面子;他试图和每个人都搞好关系,并不是因为他接纳对方,而是因为他想用和谐的人际来凸显人设,他早就脱离了做事情的本质。表面看起来他单纯无心机,但在潜意识中他却是一个心机婊,一切都只是他的棋子,他想要一切都在掌控中,以满足他贪婪的欲望与幻想中的完美,所以他已经陷入到鬼迷心窍之中。
如此明显的病态却被患者解读为一种自我的提升,但自我的提升是伴随快乐,并不是对结果执着,而是享受这个过程。但那些打着所谓提升晃着的人,一旦他无法提升,就会陷入到强烈的恐慌之中,因为他不爱当下所做的事情,只在乎结果。正如一个患者告诉我,每次他跑马拉松或打篮球,甚至是和喜欢的女孩聊天他都紧张的不行,好像紧张到脱离了事情的本质,毕竟这些事情是娱乐,但在他这里却成了负担,成了恐惧。因为他做这事情只是为了自我证明。所以,做事情虽然有简单模式可以选择,但对他来说,却总是会选择复杂模式。本来他可以找一个普通的女孩做女友,不过这样的女孩不能凸显他的能力与魅力,所以他总是幻想找一个美女,这样就可以证明他在泡妞方面强于别人了。表面他在找女友,但从本质上来说,他就好像是一个猎人,而女孩就是猎物而已,表面上是在寻爱,但骨子里他却没有爱,他只是为了通过征服来证明他的能力优于别人,所以总之找不到“爱”。
他已经陷进去了,不过他本人却没有觉察,他依然责怪自己不够努力,却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鬼迷心窍了。他依然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痛苦,却对痛苦背后的各种病态的要求与欲望却毫无觉擦,他只会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是想要好一点,出色一点,这有错吗?变好难道不是每个人所希望的?
“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患者所期望的,所梦想的,但这个更好的自己到底是真实的存在,还是如乌托邦一样缥缈的幻想?这到底是一种纯真的渴望,还是一种对自己无情的苛求?但一些人依然坚持认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并且也会找到一些鸡汤来鼓励自己,诸如: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竭尽所能之后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不作为。但他根本就分不清自然与强求之间的界限,他是把强求当成了追求,把做梦当成理想,他早就已经看不清他自己了。
最后以一位读者的信来结束本章:上次也是突然想到,之所以这么不开心,那是因为自己总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完美无缺、各方面都优秀的设定里,会为可能达不到这个人设而焦虑、惴惴不安,生怕出一点差错。有些事情我自己觉得可以了,够了,却因为害怕别人的想法,就不得不去做得更好。但这样把我束缚住了,我不开心,明明简简单单按自己的想法完成就好,何必为了别人认为我应该是表现优秀的而努力?我不想这样啊!就这么矛盾着,突然蹦出来一个想法,有些人表现得不怎么好也可以,因为她不就是那样一般的水平嘛。可我为什么不能和她是一样的设定呢?怎么我就只想到怎么变好,却从来没想过其实我本来就可以是一般的或者是不好的呢?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设立一个优秀的人设给别人看然后框住自己呢?如果我本就是一个不咋地的人设,那我轻松好多!就不必为了完美、比别人强而逼迫自己了,突然这么一想,感觉轻松好多,我只是要改变自己的人设,我就可以是一个没多少朋友,能力也一般的人。这不就很轻松了嘛!
如果我就是一个不够漂亮的人设,那我就不必为自己的丑陋的部分而羞愧、无地自容;如果我就是一个能力一般的人,那我就不必为了表现突出而逼迫自己,比如同样的当众发言,慷慨激昂有板有眼的是一种方式,但是没有多少亮眼、但只要陈述清楚了不也是一种方式嘛;如果我就是一个没有多少朋友的可怜人,那我就不必因为担心别人也认为我是这样而羞愧……其实所有这些不同于以往的人设,才是真正的符合我自己的,才能让我过得轻松点。这一次,我不想再和以前一样,用尽全力证明自己,做违心的事,逼迫自己,这一次,我只想真真实实做我自己,就是这么普普通通一个人,却简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