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掌控你的人生
发布时间:2019-09-20
3467阅读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生命的主宰,但这很可能是一种错觉,就好像生活在独裁国家人,也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但这是一种自欺。当人被潜意识的力量所左右,那么他的理智反倒成了陪衬,他以为理智在指引着他的生活,但实际上他所谓的理智不过是为了潜意识的欲望找寻各种合理化的理由与借口罢了。此时他并不是人生的掌控者,只是被掌控,他自以为了解自己,但他了解的只是意识层面的自己,对内心深处控制他的潜意识力量却不得而知。心理治疗去探知的正是这股掌控我们的驱力,毕竟正是这股力量让我们误入歧途。
当我们被敌人关进集中营;当被公司的各种制度所限制;当被领导欺压;当被强盗所胁迫;当为了利益而不得不妥协,屈从。此时,我们知道这一切是出自于被迫,是情非所以,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自会摆脱如此的控制回归自由,或为了自由而争取自己的权利。我们可以分清自己想要的与外界逼迫的不同,并不会把外界的控制,当成自身的一部分。如果因为外界压力而产生痛苦,我们清楚痛苦的来源,并会努力挣脱枷锁。想必,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正是体现于此——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争取自由,不被各种外在的力量所胁迫所控制。
但当一个人被内心的某种力量所控制,所胁迫,事情往往会变得更为复杂,因为这一切产生于内在,他往往就分不清楚这到底是自己真实的需要,还是被控制与胁迫的。他会误以为产生于内心的都是自己真实的想法之体现,他极容易把控制他的力量和自己本身的需要想混淆。就算他被内心的某种力量所驱使,他依然不会觉察,他误以为这就是自己的真实的需要。此时,他就如同一个被洗脑的人,他真正的自己就越来越弱化了,而控制他的力量反倒成了他人生的主宰。
在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一些事情往往是一个人理智上所不愿意的,但他就是控制不住他自己,此时,他就好像一个瘾君子,明明知道吸毒是不对的,但他就是被强烈的欲望所左右,无法自拔。所以,一些人会谈到他总是感觉有两个自己,或有两个声音,让他无所适从。
这在强迫症患者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比如,他明明不想反复检查,洗手,验证,他理智上也知道这么做是徒劳的,但他就是无法停止下来。因为内心中还有另一个声音和力量在驱使他,似乎在对他说:这一切很有必要,做一下就安全了。比如,对于害怕细菌的人,那个声音告诉他,多洗几次细菌就会被杀死;对于怕犯错的人,那个声音说,再检查一些就不会犯错了;对于怕得病的人,那个声音会对他说,再去一次医院就放心了……虽然,他这么做也没有找到绝对的安全,但却找到了一种安全的错觉。在这个声音和恐惧的威逼利诱下,他不得不一遍遍检查和询问,他不得不按照这个声音指令去做,因为他担心如果不这么做,可怕的事情真的就会发生。
他的体内好像住着另一个人,一个暴君,这个暴君总是在逼迫他,压榨他,诱惑他,欺骗他,让他无力抵抗,他就如同一个被残暴的农夫不断抽打的瘦驴。并且这个暴君又是狡猾的,它告诉他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这一切是他根本利益之所在,所以他虽然在伤害自己却不自知,还以为自己的行为,正当,正确,正常。所以他已经和这股力量融为一体,误以为这一切是为了自己变得更好,但实际上却是对自己无情的迫害。
一位女性患者,得了厌食症,突然变得很瘦,为了不让自己再次发胖,之后就开始节食和过度运动,每天徒步几万步,就算脚磨出血,也停不下来。她喜欢吃,但不能吃,如果吃多了,没有走,就恐惧,难受,最后甚至会用刀子割自己。她的身体也因此出现了问题,胃,内分泌都出现了紊乱。这已经不是理性的减肥,而成了一种苦役,一种非人性的逼迫。
虽然她对自己很残暴,冷酷与无情,不过她却把这一切美化成一种向上的努力,她认为这一切都是无可厚非的,每个女孩都爱美,都喜欢瘦。但她却没有觉察到,别人是想要瘦,但并不是必须,不会不顾身体状况,更不会气急败坏的时候用刀子来惩罚自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正常人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调整和选择,不会不顾一切地缠结于此而舍弃其他。但神经症患者却强烈地偏好某一种需求,把它当成一种生活全部,不惜一切的代价。这一切看起来是向上的努力,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执念——我一定要达到,不然人生就没有意义。
但越是强求,我们便失去了做一件事的平常心,反倒做不好任何一件事情。这位患者,其实在几年前求治的时候是因为学习的问题。她的母亲是老师,所以对她管的严格,学习要求很高。从小她学习不错,高中也进了重点班,不过之后就更加逼着自己,她要求自己要跟着老师的思路,都听懂,一句不拉,要自己想明白,搞懂一切。但却也因此出现了余光强迫:因为她越是想百分百集中注意力,就越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干扰,比如,同桌说话,动笔,翻书,书本过界了等。
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维系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不是在学习上,就是在身材上。但事实却是她越是执着于此,就越难达到,就算达到了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好像当初的大跃进,砸锅卖铁在钢产量上超国英美,这种“成就”根本就不值得炫耀。一个人把健康和身体都搞垮了,只是为了一个外在的瘦,为了让别人看得起,又有什么意义?
但对于内心缺乏爱,缺乏肯定,缺乏价值的,内心有伤痕的人来说,就算是虚假的“繁荣”,他也甘愿付出一切,因为他的内心住着一个被嫌弃的小孩,他不被看到,不被接纳,充满了恐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席之地。按照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话说就是;孩子感到在一个潜在的充满敌意的世界里,孤立无助,此时就会产生基本焦虑。
这种生命深层次的焦虑,这并不是因为某件事所引发,而是一种对他人缺乏基本信任,对这个世界没有安全感,对自我缺乏价值感。因此他就必须要做点什么让自己的内心不那么害怕与无助。比如,这位患者虽然在肉体上摧残自己,不过在精神层面上她却“得到了”:她在瘦上他找到了自信,得到了肯定,维系了荣誉。虽然她知道吃可以健康,但她就是无法接受变胖的事实。瘦“拯救”了她,甚至还找到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一切就如同魔鬼协议一般:人类以自己的灵魂换取恶魔的恩惠。在不同的故事中,恶魔提供的诱惑各不一样,但通常包括青春、知识、财富或权力。
内心强大的人可以分清这是一种温柔陷阱,并拒绝这种诱惑。但当一个人的内心有缺失,那么他就会被心魔利诱,被其掌控,而丧失了生命的主导权。此时就和陷入邪教或传销组织的人很像,他以为自己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过却早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根基,如果他的父母是相对健康的,如果他被合理的照料,他被温柔的对待,被看到他的价值,想必他内心就不会对荣誉,成功,权势,爱,产生执念,就不会被心魔诱惑。他可以按照自己真实自我与情感来生活,他会坚持自己的内心,并对自己忠诚。但当一个人缺乏真正的爱,甚至他的父母本身就是神经症的人格,想必他就不能对这个世界产生安全感,对他人产生信任感,并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而孩子却又是柔弱的,无助的一类人,当他无力面对现实,无法接受自己的时候,就会沉浸在无限的幻想的世界之中,他会幻想自己足够优秀以赢得父母的爱,也会幻想自己足够强大以摆脱这孤立无援的境地,逃避那无能为力的自己。
一位男性患者的妈妈好像祥林嫂一般,总是和他唠叨她是如何被周围人欺负,命运多悲惨。而爸爸很自私,只管自己玩,不管他们。他只能依赖妈妈,但妈妈却总是否定他,从来没有表扬过他,从小他就听话,乖,自我压抑。妈妈为了生弟弟,躲着计划生育,也总是这家住几天那家住几天,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次他妈妈终于被计划生育的人的抓走了,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妈妈被别人拖走,他愤怒,无助,想要报复,但他又太弱小,什么都做不了。他现在都无数次梦到这个场景,想帮妈妈。而爸爸也在外面赌钱,欠了很多钱,过年的时候债主来家里要钱,他特别无助,也觉得妈妈特别可怜。从那时候他感觉自己脑子就清醒了,不再是一个小孩了。他开始计划以后做生意,要想做大事,幻想特别有钱,被人看得起,幻想自己厉害,报复伤害过他的人。
一个神经质的妈妈,一个不管家的爸爸,还有他难以面对的生活境地。所以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痛苦与无助,他背负了太多,从他“懂事”开始,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了。他要拯救妈妈,要拯救这个家,所以他不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天真,他必须让自己变得强大,这种幻想及其强烈,强烈到已经开始渗透到了他的实际的生活,因此,在生活中他无法接受自己任何的失败与弱小,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成功和被人看得起。
当然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有幻想,但在一个被爱,接纳,安全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他只是想想而已,并不会被幻想中的美好所诱惑和欺骗,他能分得清幻想与现实的不同。但对于内心有伤痕,内心恐惧,不被爱的孩子来说,美好的幻想简直就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他不是想要成功,而是一定要成功;他不是想要被人接纳,而是一定要被人认可;他不是想要被看得起,而是一定要赢得所有人的尊重。此时,幻想已经不再是幻想,已经成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欲念”——欲望与执念。那么这种欲念就成了一种推动他人生的力量,而不是他的“心愿”。
心愿与欲念虽然相似,但却有本质的不同,虽然这两者都来自于内心,但一种是自然,另一种是强求;一种是起源于真实自我的需要,另一种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恐惧;一种是为了成为本来自己,另一种是为了脱离自己;一种代表着自由,另一种代表着专制。用朝鲜运动员和韩国运动员来做对比,虽然两者都想赢,但其中的推动力却有本质的不同,一种是出自于对体育的热爱,另一种出自于他不能输的恐惧。
从此,他人生的动力已经不再是他原有的天性,而被各种“欲念”所左右,他误以为这就是他想要的,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落水者,在拼命地寻找救命稻草罢了。此时,理智已经不重要,他已经不顾客观实际,他在乎的都是“欲念”的满足,只有这样他才能得救。如果你能理解一个落水者是如何死命地抓住救命稻草,你就能理解他的“欲念”有多深,所以一位患者谈到,强迫是一种瘾、和欲求有关,方向和深度和别人不同。所以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自己有失败,不如人,不优秀,他就算打游戏输了他都痛苦,随便玩玩的篮球,他一定要赢。他也非常执着于成长和提高,总是试图学习和考各种证书,就算是玩他都觉得浪费时间,他停不下来,一停下来就会有焦虑袭来。他也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认为平凡的生活没有意思。
此时,他已经成了一个走火入魔的人,只是他自己没有觉得,他觉得他所做的一切无可厚非,不过他的生活早就成了一个笑话。一位患者写到:我感觉自己是嫉妒心强,总担心朋友学习自己东西,赶上自己或者缩短距离,就是想一直保持优秀。我感觉是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的,都会担心别人会赶上自己。所以我故意不表现出自己长处,优点来,别人就不会从我这儿学,自己就不会有冲突!然而自己这样有点压抑!老是藏着掖着很难受!但是,我实在不能面对别人可能会赶上我的事实。我就受不了:低我一等的人,怎么配学我的东西?就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似的。凭啥要让你这个癞蛤蟆学到东西,变得跟我一样成了个白天鹅。
我妈从小就跟我说:他们学习不如你,笨蛋一个,你比他强。我妈瞧不上弱小的人,认为他们垃圾,不如她。她欣赏厉害的人,有点崇拜与趋炎附势。
妈妈的自恋,成了他不得不优秀的幕后推手。他不是想要优秀,而是不得不优秀,不然他就成了妈妈眼中的笨蛋,而也只有他的优秀,才能让妈妈继续自我陶醉,不然他的失败就会破坏妈妈的骄傲。所以他早已经不再是他自己,他必须保持优秀,保持卓越,但现实是无论他怎么做都有比他厉害的人,所以他只能通过强迫来维系不败的幻想。
所以,强迫就是一种自我欺骗,他以为这么做就可以达成欲念,他以为这样做就可以维系不凡,他以为这样做就可以掌控一切,他以为这样做就可以找到安全,但实际上这一切就是在自欺。一位患者写到:上高中开始,我就意识到自己的长相和身高仿佛都不占优势,所以我那段时间很不高兴,很郁闷。我不断地问别人,我到底长得怎么样,如果别人说:你长得一般。我会生气,然后继续求证下一个人。我那个时候就感觉,自己应该是那种完美的人,怎么可以说不帅不高?追求帅和高,追求虚荣,就这么一直坚持到现在,我没有真实的活,没有接受自己。
如果他不能“看见”自己的执念,那么他就不能理解自己痛苦与冲突的来源,他只会埋怨症状影响了他理想的人生,却没有反思他的脱离现实的欲求才是内心冲突的来源。症状仅仅是一种信号,来提醒他自己出现了问题,要测查自己,但大部分患者却想要求咨询师立马关闭这个警示。经验不足的咨询师会秉承爱心一味地帮助患者减轻外在的症状,却忽视了他的痛苦是来自于他内在的贪求。看得到的问题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而看不到的问题往往深藏在水面之下,只想解决表面的症状,不仅徒劳,有时反倒会让问题更为严重和复杂。比如,一个女孩,虽然她成绩是第五名,但因为她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第一名,所她就觉得自己失败;虽然她有朋友,但因为她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和尊重她,所以就恐惧与逃避与人的交往。但如果她真的是第一名,她真的获得所有人的尊重,她的欲念得到满足,虽然她的痛苦减轻了,看似获救了,但这就如同一个吸毒的人,有了毒品之后的满足,她的欲念并不会减轻,只会变得更加强烈。看似他找回了自信,但实际上却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成了一种狂妄的自大。
怕欲念无法达成的恐惧,与达成之后的优越感,一直在威逼利诱着他,就好像胡萝卜加大棒一样。所以他必然做任何事情都“很用力”,他缺少随性与自然,总是追求一种极致和极端的好。但想象的完美总是无法在现实中得以实现,所以他内心充满了各种冲突与恐惧,他要求自己在异性面前侃侃而谈,但实际上他却紧张脸红;他幻想自己自己一直保持优越,但实际上他却总是无法名列前茅;他想要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完美无缺,但实际上他却有太多无法摆脱的瑕疵。当一切超出他的掌控,他会更加恐慌,之后就会越加逼迫,握得更紧,但这最终却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比如,一位男性患者他想让自己在领导面前表现的好,但越是要求自己,在领导面前他就越加紧张和拘谨,他担心领导发现他的脸红,不自然,最后他只能躲着领导;在和女孩开房的时候,他越是想让自己表现的好,他就越是担心自己会阳痿,当他偶尔真的有一次不行的时候,突然就觉得世界末日一般,之后就拼命地想要证明自己是好的,但越是强求,就越是丢了自然,结果美好的性爱,对他而言已经成了如末日审判一般的惊恐,从此他就更难硬起来了。
他总是会显得很无辜,以为自己是受害者,不明白老天为何会对他不公平,只是他没有意识到有因,才有果。毕竟焦虑,强迫,抑郁,痛苦,这些都只是最终的结果,就好像金字塔的塔尖,但会产生这一切的原因在于塔座——如果他不是有着各种执念,想必也不会与现实,与自己,产生冲突。比如,一位患者会因为一件事情想不起来痛苦好几天,什么东西他都要想通,搞明白,不然就会不停地纠结。实际上这一切不是他想不明白,只是为了满足那种可以想明白一切的欲念而已。而另一位患者,在生活中他却充满了恐惧,他担心自己无法保护自己,担心被人发现自己的软弱,担心别人吐痰,担心别人打自己,也担心自己不知道怎么应对。但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勇敢的人,他竟然会逼迫自己和几十个人打架,也会逼迫自己当中演讲,还必须在C位,以证明自己不害怕。他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所以他不能有恐惧,不能有害怕,不能有软弱,一旦被欺负,就算是别人开玩笑,他也一定要还击回去,结果在生活中他就好像是一个刺猬,无法和任何人正常地相处。
当然他也会奇怪,为何别人的追求带来的是幸福,而他的执着却带来了痛苦。也许问题就出在“极致”上,毕竟别人是想要别人尊重,并不是一定被人尊重;别人是想要进步,但不是一定要成长;别人是想要被人接纳,但不是所有的人;别人是希望自己完美,而不是一定要完美。并且正常人的需要也是有止境的,但神经症患者的欲念却是无止境的。就如同一位患者形容他妈妈对他的要求:考了第一名妈妈会责怪他为何不是全校第一;考了全校第一还会责怪他为何会有做错的题目;就算他成了马云,他妈妈还会问他为何不是比尔盖茨。妈妈的要求永远都是无止境,贪婪无度的。
神经症患者永远不知道什么叫“适当”,正如一个女孩在评价他爸爸的时候谈到:虽然他已经有了一百万的车,虽然他已经有了多处的房产,不过他还不满足,还要更好一点,结果就轻信别人投资,结果却亏了很多。当然她自己也是如此,虽然别人觉得她无论外貌,家庭,学业各方面已经很好了,不过她依然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还整天好像拿着放大镜在自己身上找不足,一旦发现自己有缺点,就会马上上升为“缺陷”,无法接受,挣扎,痛苦。她想要的是全都好,所有的一切。
此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总是和自己和他人及这个世界过不去。毕竟,这一切并不是不好,而只是没有达到他想象中的好。什么才叫够,什么才是好?这是没有标准,没有尽头的。就好像一个大龄男青年,开始要找美女,而找到了又发现对方不是处女;而找到处女,他又觉得对方身材不好;而找到外在条件合适的,他又觉得无法精神交流。也许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他想象中的女神。
虽然欲念往往脱离现实,但患者却不觉得,他往往把这当成了“理想”与“信仰”,但实际上,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人总会有缺点,总会有不喜欢他的人,总会有他搞不定的事情,总会有他无法掌控的未来,也是总有一死的。一些人却认为患病之前他如何自信与幸福,但实际上他那时只是活在虚幻的安全感之中,并没有脚踏实地活,当现实打破了他的幻想,他整个人就陷入到了恐慌之中。比如,当他看到一个新闻,或身边的人离世,让他意识到他也和凡人一样会死掉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极其恐慌,他会不断地去检查,不断地关注身体,不断地寻求保证,但他所作的一切却是徒劳的,毕竟无论他怎么做,都无法获得百分百安全的保证,死亡是现实的终极的体现。
因为心理防卫机制,他依然会为自己的执念进行辩解,他依然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的追求,并不是贪求无度的欲念。比如,他会认为每个人都在乎健康,每个人都害怕死亡。虽然每个人都不想死,却也知道生死有命,这无法控制,更不能强求,只能顺应自然。但神经症患者却因为对生的欲望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他不能接受任何一点对健康有影响的东西,也无法面对任何死亡的可能性,无法接受万一。但如此对生的执念,必然与不可控的现实产生了冲突。一位男性患者的工作需要上夜班,一天他看到了一篇文章谈到熬夜对身体不好,之后他整个人就变得非常紧张,纠结,想要换工作。并且用不知道哪看来的鸡汤给自己辩解:现在人太爱钱,太拼命,不注重自己健康,健康才是第一位。但哪个工作对健康没有影响?哪个工作又是绝对安全的?注重健康没有错,但执着于绝对的健康,则大错特错,毕竟这违背了生活的真相——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安全。如果有那也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所以他比常人更容易焦虑,他害怕那些超出他控制的东西,他要求一切都是好的,一切都符合他的期待,任何超出他预期的东西都是他无法接受的。焦虑来自于对现实的恐惧,而强迫则来自于减轻焦虑的尝试。简单来说,强迫就是试图把各种可能性消除,然后自以为活在绝对的安全和可控之中。所以他怕听到坏的消息,担心不吉利,他害怕这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会努力回避一些不吉利的数字,比如,4。他想把一切都掌控在手中,但人又是无法百分百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法,思维,他人与世界,有时甚至是他自己。所以他会产生强迫的意念,诸如,担心自己会把孩子扔到楼下,担心自己会控制不住强奸和杀人,担心自己无法抑制内心中关于乱伦与对佛祖不敬的想法,担心自己会控制不住自己会骂人,打人,大喊大叫。对于常人来说可以顺其自然的事情,在他这里都需要严格控制。因此他活的很累,不放松,心中充满了焦虑。
他的内心充满了各种欲望与执念,他早就已经迷失了自己的心,就个过程就如同被鬼附身一般,慢慢吞噬了他的人性。虽然看起来他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他却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而成了心魔的囚徒,他做的一切看似是为了自己好,但实际上却是在自我毁灭。试图拯救自己的努力,最终却成了作茧自缚,让“精神病毒”趁虚而入,最终夺取了他人生的掌控权。各种“欲念”成了支配他人生的驱力,他真实的自我的力量则越来越弱,最终退居二线,被边缘化。他误以为自己还是自己,实际上他却成了“别人”,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他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于指令,就算他善良,孝顺,勤奋,热情,这些也都是一种完美的表演,而不是来自于他的真心。
一个不被爱,不被接纳的人,注定不能用真实的自我来与这个世界相处,因为他担心被抛弃,所以他必然活在一个虚假的面具背后,最后这个表演出来的人反倒成了“他”,他自己反倒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他丢了他自己,陷入到了心魔的掌控之中。
本文系网站原创,欢迎转发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