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走出童年的伤痕,才能真正疗愈现在的痛苦
发布时间:2025-09-29
22阅读
很多来访者带着抑郁、焦虑、紧张和内耗走进心理咨询室,期待咨询师能帮自己解除痛苦。
但其实,这些问题往往只是表象。真正的根源,常常藏在童年的伤痕里。
🧩 案例一:为什么总是紧张、害怕犯错?
有一位来访者说:
“我知道要放下完美,接纳自己,可我做不到。工作中还是会紧张、焦虑,害怕被批评,害怕犯错。”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每次被领导批评,他都会瞬间联想到童年时父母责骂的情景。那种恐惧与无力,至今仍紧紧控制着他。
🧩 案例二:母亲的责备,成为一生的阴影
另一位来访者分享,几年前陪母亲体检,因为没有安排到大医院,被母亲狠狠责怪。
那一刻,他忽然意识到,这就是自己童年的缩影:
只要出错,就会被骂“不行、没用”。父亲也经常否定他,把“垃圾”“不够好”的标签贴在他身上。
于是,他拼命追求完美、优秀,想赢得父母的爱。但这种模式,也延续到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 童年的投射,制造了成年后的焦虑
很多人觉得眼前的事情可怕:怕失败、怕批评、怕出错。
但仔细一看,现实并没有那么严重。真正让人恐惧的,是童年未被接纳的记忆。
童年的伤痕冻结了心智的成长。一个人可能外表是成年人,但心理层面却依然停留在那个被嫌弃的小孩身上。🧩防御与幻想,无法真正疗愈
为了逃避内心的伤口,我们会选择“防御”——追求完美、强大、正直,幻想只要做到最好,就不会再被伤害。
但这只是一层外壳。一旦外壳被打破,伤口依然鲜活存在。
真正的疗愈,不是继续伪装,而是敢于直面那个受伤的小孩。
🧩 如何打开那扇“记忆之门”?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心里都存在一扇“被遗忘的门”。
钥匙,往往藏在当下的恐惧与防御里。
当我们害怕批评、害怕不完美时,正是进入童年记忆的入口。
勇敢直面这些恐惧,我们才能回到过去,用当下成熟的眼光重新审视,告诉那个小孩:
“这不是你的错,你值得被爱。”
🧩 真正的成长与救赎
疗愈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复的过程。
只有穿越回童年的时空,理解、安抚那个受伤的孩子,我们才可能真正长大。
正如一句心理学名言所说: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则需要用一生去疗愈。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等待被看见、被拥抱的小孩。真正的自由和轻松,不在于伪装强大,而在于接纳脆弱,和真实的自己重新建立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