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那是你存在的一部分
发布时间:2019-06-21
2249阅读
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英雄故事寓意的是一个人内心不断成长超越自我的过程。”正在热映的《黑凤凰》也不例外。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内心成长的缩影。
1.
父母也有生而为人的恐惧和局限
电影的开始,小时候的琴对父母是完全信任的。虽然有时也会有一点小摩擦,比如琴不想一直听父母选的音乐,却遭到母亲的拒绝,但这并不会影响琴对父母的看法。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怎么骂我们,我们还是爱着他们。这个时期父母在孩子心中是神圣而完整的。
直到有一天,一切都开始变了。这一天也许是我们自己有了孩子,也许是某个成长事件,总之我们会发现,原来父母也有“坏的部分”:他们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也有生而为人的恐惧、局限和无奈。
就像影片中琴发现X教授之所以撒谎说她父母都车祸身亡了,是因为父亲当年对她充满恐惧,主动选择了放弃抚养她。
发现神圣的父母也有阴暗面是非常痛苦的感觉,对于把父母当成自我一部分的中国人来说,尤其如此。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法接受,父母有时候会不够完美也有阴暗面。
以前看过一个案例:一个小时候经常遭到父亲毒打的人,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正视自己对父亲暴力和恨。当这些恨不能被看见,内心的伤痛就无法得到缓解。它们会留在心里变成石头,阻碍一个人去体验真实的人生。
在影片里琴与父亲的对峙是痛苦且愤恨的。但是当她允许这些负面情绪出来,她才有机会看到,原来父亲也有他自己的愤怒和恐惧。在这场对弈中本没有谁对谁错。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苦难,那是他们存在的一部分。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她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毒打,只因为她父亲自己太痛苦。她家里有四个兄弟姐妹,有一个八岁的弟弟刚出生时就被诊断出活不过十几岁。他父亲一面要承受弟弟的医药费,一面还要抚养其他三个孩子。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即将要失去孩子的痛苦,让他只要看到三个孩子打闹,就会大打出手,打完以后自己也很痛苦。
在很多家庭里,都有这样的故事。父母没有办法处理自己的内心挣扎,总是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把这些牵扯到孩子身上。
除了琴父亲身上代表的这部分“坏父母”之外,X教授身上也代表了一部分的“坏父母”:当他们不了解自己孩子天赋时,他们就可能会因为恐惧而选择隔离或压抑这些天赋。就像X教授对琴大脑进行的隔离一样。他以为这是为了琴好,为了不让琴受伤,但这却恰恰成了琴痛苦的来源。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自己的独特面,有的孩子天生敏感喜欢沉思,有的孩子天生活泼好动喜欢舞蹈。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些天性的意义,就可能会用社会的大标准来统一要求孩子表现乖,学习好。而这种统一要求,不但对孩子没什么帮助,反而会让他们渐渐失去自信,开始怀疑自我。
2.
父母的爱会“唤醒”我们
虽然父母难免会有“坏的部分”,但不能否认,大多数父母的大多数时候还是爱孩子的。
这部分的爱体现在X教授对琴做的大多数事情上面:开始时,他告诉琴,她并没有坏掉,不需要被人修好。中间时,他告诉琴,那些她做的坏事情都不是真正的她。最后时,他告诉琴,只要她愿意,她可以做成任何事情。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做的事。
他们相信我们是独特的,他们相信我们是善良的,他们相信我们是可以做成任何事情的。所有这些相信都是因为他们爱我们。这些爱会唤醒我们,成为我们生活的支柱,就像黑凤凰在关键时刻被教授的爱唤醒一样。
3.
情感,让我变得强大
情绪的存在本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而每一种消极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没有被看见和满足的需求。如何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消极情绪,并让它们帮助我们成长,是超越自我的重要课题。
影片中,琴的凤凰之力就是这种情绪能量。当它被调动起来时,它的威力无穷,但是如何运用这种威力,一直是让琴困惑的问题。开始时,琴拼命压制,特别是当她发现自己的消极情绪可能会带来破坏时。
后来,当琴发现,发泄这些负面情绪并不会危及自己时,她变得欲罢不能。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习惯了压抑自己,当他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场域,他就会情不自禁地爆发那些情绪,比如,在家里对家人。
最后, 琴在不断满足自己负面情绪背后的情感需求的过程中,找到了归属感,也找到了自己的爱和被爱。这个过程虽然有波折,但最终,那些最深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琴才终于成为了自己情感的主人。
最后,白发女对琴说:“你的情感让你变得脆弱。”
琴回答说:“不,它们让我变得强大。”
琴最终完成了超越,走向了新生命,就像凤凰完成了涅褩,得到了重生一样。这就是一个人内心成长的过程,它不是结束,只是新的开始。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