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985,却废了
发布时间:2020-12-24
2788阅读
考上985,却废了
最近和朋友聊天,聊到了「小镇做题家」。 大家都很感慨,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所谓「小镇做题家」,最初来源于豆瓣“985废物引进小组”组员们的一种自嘲。 意思是,乡镇的一些年轻人,考试成绩非常好,一直以来都有种“我很好”的感觉。
但进入大城市的好大学后, 发现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成绩也不出色,于是这份“我很好”的感觉就崩塌了。 换之而来的,是“我远不如别人”的自卑感。 比如我一位朋友。 她说自己就是这样的小镇青年,考上了仅次于清华北大的名校。
到大学后,却发现自己的成绩丝毫不值得骄傲,自己的外貌、才艺、家境都明显不如别人。 本来自信满满的她,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差劲到极点,甚至还产生一种很深的羞耻感: 我怎么这么差?我实在是太糟糕了。 她觉得人生太不尽人意了,大学四年都过得郁郁不得志。 可以说,这位朋友的感受,也是「小镇做题家」们的一个人生困局: 为什么,一直保持着的“我很好”这种感觉,会瞬间崩塌。 在此,我想来讲讲「小镇做题家」人生困局背后,隐藏的一些心理机制。
我的成长背景,其实和「小镇做题家」家的境遇很像。 我是从河北地地道道的小村子里出来的,而且家里是村里最穷的,但后来通过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 可以说,我其实很有可能成为一个“乡村做题家”的,但奇怪的是,并没有。 刚到北大时,我甚至还产生过一种深深的失望: 这真的是北大吗?怎么跟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老师教授一点都没有老师教授的样子啊。 从这失望里面,其实可以看出当时的我有种“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 但就是这种狂妄支撑着我,即便是进了北京大学,我也不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学。 那时我们班有36个人,我是唯一一个双农村户口的。 我上学的费用是家里出三分之一,自己打工赚三分之一,剩下那三分之一靠助学金和奖学金。
但那几年成绩一般,奖学金比较少,所以大部分靠的是助学金。 虽然我从这么穷的家庭出来,但花钱并没有很节俭,所以经常有同学疑惑:凭什么每次助学金都有你的份啊? 被这样质疑,也许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自卑,可能再也不会申请助学金了。 但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反而会理直气壮地回复他们:全班36个人,就我一个人是双农村户口,你们还有谁是啊? 可以说,我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农村的,就有一种羞耻感。 为什么? 因为我始终认为自己本身已经是很好的存在——这其实是一种「无条件的自信」。 即自信和我的自身条件毫无关系,它紧紧地和我这个人绑在一起。 既不会因为自己条件好,而产生一种很深的傲慢;也不会因为自己条件差,而产生一种很深的自卑。
和「无条件的自信」相反的,是「有条件的自信」。 即我的自信来源于一个好的条件,我从这个好条件上获得了自信感。 我想起某次跟一位也是北大的老乡聊天时,他跟我讲了这么一句话:武志红,咱们是北大的,就得有一种自信——你看我是北大的。 他这句话,其实可以折射出他的自信,是一种「有条件的自信」。 把个人的自信,攀附在北京大学或者其他一些外在的条件之上。 类似的,开头讲的「小镇做题家」也一样,他们那种“我很好”的感觉,通常会建立在考试成绩、排名等这一些条件上。 然而,这样的自信,自我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 我觉得自己是好的,因为我有一个好的条件。 问题是,如果这个条件没有了呢? 其实这里面涉及到「有条件的自信」,所必然会带来的一个结果—— 当让你自信的好条件都不成立了,而其他方面的自卑又开始一目了然时,一下子就感觉到自己掉入了低谷。 大多数「小镇做题家」仅有的骄傲,是“我很会学习,很会考试”。 而当他们进入极好的大学后,发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东西,原来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 这时其他被忽略的东西又都呈现出来了,比如外形条件、人际交往能力、家境,才艺等,而且似乎都不如别人。 因此,便产生了一种极深的自卑感。 更严重的,还会面临一种深刻的崩溃感,陷入一种深刻的自我危机,即「自我的瓦解」。 有些孩子甚至因此就失去完整的自我功能,不能很好地应对各种各样的事情了。 比如说不能好好上学、不能跟同学正常打交道等,这导致他们大学几年过得极其的痛苦。 所以我们得说,所谓脆弱的自我、不够坚韧的自我,其实都是和「有条件的自信」连在一起的。 当然,更糟糕的是,有些人一辈子似乎都没有一个好的条件,连「有条件的自信」都没有。 对于这样的人来讲,时时刻刻都处在低谷之中。
在我们社会,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有条件的自信」。 那么,该如何应对「自我的瓦解」这个危机呢? 当我在微博上提起这个话题时,很多人想到的办法是:在大学前就多去经历一些挫败。 然而,在中学时就受到深刻打击,同时又没有形成其他好条件去支撑自己的信心。
这意味着在大学时的那种自我崩溃,在中学就已经发生过了。 所以在我看来,挫折教育并不可取。 真正可以应对的,是要去形成一种「无条件的自信」,这背后藏着一个逻辑——「无条件的爱」。 即我爱你,不为别的,仅仅是因为你的存在本身。 当一个孩子获得无条件的爱后,他就可以知道,自己在父母眼里这么好,没有和任何条件绑在一起,因而形成一种「无条件的自信」。 讲到这,我分享一些自己的考试经历。 小学时,我有次考试退步非常大,怕爸妈觉得丢脸,直到开学前一天,才拿通知书给我妈签名,她看到后,的确很惊讶。 但我对她说“你放心,下次就好”后,她没再多说一句,就签了字,这莫名地给了我一种信心,并且在下一次考试,我少有地考了第一名。 后来我以全村第一的成绩考上初中,但在初中第一次考试,我只考了三十三名,这对一些人来讲,也许是个不小的打击。 然而,这时我已经形成一种「无条件的自信」,坚信这次只是因为提前交卷才考差的,下次认真点就好。 回家后我还坦然告诉我妈,并且我又说了句“你放心,下次就好”,她同样不多说一句。等到下次考试,我意外考了第八名,她毫不吝啬地夸了我。 如果换到别的家庭,别的父母可能会这样说: 之前的成绩忘了吗?考个第八名有什么好嘚瑟的? 但在我家不会发生这种情形,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也塑造了我的一种风格: 越到关键时刻,我越坦荡自信。 父母无条件的爱,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我的自我,超越了一切条件,而有了一份自信。 而这份自信,最初是我母亲给的。
看到这里,可能有一些人会问: 自己似乎从未从父母那获得过无条件的爱,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还能形成一种「无条件的自信」吗? 这对很多人来说,也许真的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在我的微博评论里,我看到一个让人动容的说法: 我的父母不会无条件地爱我,可朋友会,我自己会。 的确如此,除了从父母那里,我们还能从其他关系、从自己身上获得这种感受—— 不依附任何条件,自己就已经是很好的存在,就已经值得被爱。 假如我们对自己有这样一种无条件的爱,尽量善待自己,在关系中不委屈自己,坚信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挑战,表现多糟糕,最多只不过是迷路了,始终能走出来的。 当我们对自己有了这样的信心,就能不断去跨越挑战,不断去成长。 而当我们不断地去觉察这些的感受,去接纳自己的原本模样,去肯定自己的价值,逐渐地就会形成一种内聚型的自我: 也许我的家境、外形、社交能力等的确比不上其他人,但并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为我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存在。 这是一种坚韧的自我,它超越了一切具体的条件,哪怕在我们面临一次次人生寒冬时,也不会轻易瓦解。 就如《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讲的一段话: 想象你是一座湖泊,湖面随季节、风雨等等变化,但是湖泊的深邃始终未被干扰。
湖泊的深髓即是你内在的状态,不依赖于外在的事物。
这份结实的自我,能陪着我们穿越各种挑战,帮助我们度过一次次崩溃的寒冬。 最后,也祝大家可以很好地度过这一个寒冬。END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