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一个话题叫做“我的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阅读量近7亿,且每天都有讨论新增。
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的具体经历,比如不考虑实际收入疯狂买衣服,买玩具;偏好某一种食物要么吃到吐,要么其实并不爱吃最后扔掉;还有的人读书时太用功,等到大学和工作以后疯狂摆烂等等。
这些描述,是在表达什么?
是补偿,还是创伤?
我们在报复性补偿过后,真正获得了心理上的舒适与满足了吗?未必。反而体验到的是一些厘不清的烦乱以及深深的失落、无意义感,导致自我功能失调,内心安定不下来。
多年前曾遇到过一个女孩,从小对巧克力有着巨大的渴望,看到别的小伙伴家长给买,让她羡慕不已。央求过妈妈几次,得到的回答永远是“没钱买”,被指责不要脸。那时候她很真切地感觉到妈妈很恨她,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
没有爱的童年里,她格外盼望自己快点长大。大学毕业后,女孩拿到第一份工资的那个傍晚,直奔觊觎已久的高档超市,买回了一大堆的巧克力,来不及细品,麻木地吃了个精光。
从此,每当工作面临压力的时候,她都要网购7、8百块钱的进口巧克力,一次性吃完,然后懊悔催吐,一个人在出租屋里哭到死,第二天肿胀着双眼去上班。
反复这种行为带给身体的伤害,她比谁都懂,但很难从意识上发生改变。
她不知道自己是在用买昂贵的巧克力在表达“我应该值得被爱”,那是她内化的客体,也就是小时候的妈妈告诉她“你不值得你不配”。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要吐出来,所以她非常精准地使用了“觊觎”一词。
这样的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其实是在重复内在的创伤。
如果她对自己这个部分无法理解的话,可能就固着在此——无论是生活中遇到困难,还是工作中有机会降临,她都无法相信自己可以摆平或胜任。结果是沉沦在自我怀疑、否定中,很难以实际行动去改变一些什么,最终又自证了不配得感,恶性循环。
缺失如何制造创伤?
严格地说,无人童年不缺失;现实中不存在百分百完美的养育。
在话题讨论区,看到一大拨人都有“生日蛋糕情结”。小时候,有的人家里不认为蛋糕是小孩子过生日的必需品,有的受物质条件所限,还有的孩子只能别人的生日宴上吃到一块半块。
其中有个网友特别可爱,长大后每年生日都给自己买只蛋糕,并感叹:“独享一个蛋糕真好啊。”隔屏仿佛看到了他一脸满足的模样。
我的一位朋友,他中学时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从父亲那里得到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但事与愿违,父亲偏偏两次都给他买了极其破旧的二手货。他很沮丧,为此还自卑了好久。
后来工作、成家的很多年里,他都按照自己的意愿买过几辆,喜欢骑自行车,也带着儿子一起骑。他说,自行车变成了自己的一个爱好。
可见,童年缺失并不都将造成创伤,有些人会在以后得到疗愈或升华。
能够制造创伤的,我看到了两种情况:一是来自父母的投射,二是父母在回应孩子的需求时“上价值”。
在今年的9月开学季,我听到一些好笑又悲催的故事。
很多父母盼着孩子考上大学赶紧走人,但真正入学以后,孩子的“报复性失踪”让他们始料不及。
某个周末,儿子在外地上大学的爸爸,发起一家三口群聊视频。爸爸正高谈阔论情绪激昂时,突然发现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已退出聊天,只剩下他和老婆两个人。
爸爸深受打击,力挽狂澜给儿子转了1000块红包,儿子才勉强回来,还是一言不发。
其他家长深表同感,孩子在需要生活费的时候出现,秒收红包后消失,根本不给父母打听近况的机会。
我们知道,父母把自己的愿望或者不想看到的部分投射到孩子身上,然后加以评论和控制,已经是老话题了。这会压缩孩子的自主性空间,孩子的自我边界被不断突破,激活融合焦虑,即:你做不到的,却要我做到,那我就没办法做自己了,只能被迫成为你的一部分。
这些孩子在家时得到父母的百般“照顾”,他们的缺失,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留白。
因此,一旦孩子获得了地理环境上的极大自由,反弹程度也是一时令父母难以接受的。
补偿还是自虐?
前面提到的第二种缺失变成创伤的可能,也就是父母喜欢在孩子提出需求的时候进行嘲讽、打压,使其内心将自己与低价值感等同起来,这会伤到一个人建立基本的自我稳定感的根基。
比如有的人规定自己一日三餐的花费不能超过30块,超过就非常自责;有的人给自己花点钱就觉得对不起全世界,还有的人不惜借贷疯狂花钱,将自己推向十分尴尬的境地。
所有这一切,本质上都是早年的某些需要不被满足造成的缺失,然后又在养育者的不当回应中构成了创伤的体现。
就像那个巧克力女孩,妈妈可以如实告知家里暂时没有条件买,或者什么时候可以买,完全没必要将一个孩子的合理需求演变成“不要脸”的低价值评判。
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格病态的父母,是如何给孩子制造创伤的。
同时,这种不恰当的反应还会带给孩子一种体验:我跟父母要东西,相当于攻击了父母。
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会对父母抱有爱和忠诚。即使成年后赚钱了,潜意识里也会觉得花钱就是在攻击父母,为了避免攻击父母所产生的罪疚,那么要严厉克制自己。
相反,大把花钱不计后果,是在等待攻击父母之后的惩罚。
还有一种解释:不敢花钱和不顾一切花钱,都是在进行自我虐待,因为曾经我们体验过来自客体的虐待,现在把自己变成一个“施虐者”,可以避免体验作为“受虐者”的无助和愤怒。
越补偿,越羞耻,越难满足。
报复性补偿难以获得真正的满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会激发我们深层的羞耻感。
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疑问和幽怨:小时候缺失的,长大后得到又有什么意义?
雪中送炭最得人心,我最需要的时候你不在,你不给,这让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是不重要的。不被客体回应,会引发羞耻感。
总是提要求,不能让父母省心,不符合父母心中那个乖巧安静的小孩标准,也会引发羞耻感。
更深一层的羞耻是,孩子恨自己是没有能力自我满足的那个人,心理学的说法叫做“恨自己不是乳房”。
还有,在我已经有能力的时候,你才想起来满足我,可能同样会激起并增强我需要你的羞耻感。
就像一位女友对我说,当年她和老公都要上班,娃还很小,迫切希望婆婆能来帮一下忙但未如愿,如今娃上五年级了,她反而对每周来送一次菜的婆婆感觉淡淡的。
听过很多童年不幸的成年人信誓旦旦地表示,因为自己曾经遭受怎样的不公对待,所以以后绝对要怎样怎样,或者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
这样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需要慢一点进行。
一位女性从小被母亲骂到长大,当她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发誓:绝对不骂自己的小孩。开始做得很好,无论孩子多么无礼调皮,她都能忍下来。终于有一天,她忍无可忍对小孩破口大骂还动了手,然后崩溃了。
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今天的她,变成了曾经的母亲。
因为母亲从来没有教她如何处理愤怒,她只是在形式上忍了下来。这份忍,也并没有在她的小孩身上实现补偿,只不过是在提示曾经的创伤。
我们得明白,报复性补偿只是缺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真正能够补偿的,就是她要重新学习如何与孩子真实地相处。
创伤固着的地方,大概就是人的宿命。但是,我们站在宿命面前多加思索,就有机会改变一些什么。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