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找我推荐心理学书籍,《活出生命的意义》一直在我推荐的书单里。
我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尤其是在疫情不断、人心浮动的当下,这本书可能会带来某种启迪。
有人读完跟我说,要是早看到这本书就好了,可能自己就不会每天纠结于“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了。
这本书曾名列“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一,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
二战期间,为照顾年迈的双亲和他的患者,他放弃了逃出奥地利的机会。
1942年9月,他和全家被逮捕并驱逐出境,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于毒气室,他先后被关押在奥斯维辛、达豪等四个集中营,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在集中营里,弗兰克尔看到,有许多人正在死去,有的死于虐待和折磨,有的死于精神意志的消沉与崩溃。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人被剥夺到只剩下身体和心灵,他时常也很悲观,一方面认为人生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又想鼓舞自己或他人为生命找到意义。
他开始从职业角度看待、分析自己的处境,研究自己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尽管环境艰险,没有自由,但自己依然可以有所选择:
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勇敢地活下去;
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残酷的命运低头?
他决定利用心理学的智慧来帮助自己。
他知道被送进毒气室的都是老弱病残的人,他必须让自己显得比较强壮,否则也可能会被处死。
他深知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任何现状,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
他以自我催眠的方式,在心理层面给予自己许多积极正向的暗示。
他时常活在游离的状态中,在心里跟深爱的妻子对话,去回想过往温暖幸福的场景,重新体会爱的感觉。
正是这样的想象,让他从现实的困境中抽离出来,以比较平稳的心态应对糟糕的一切。。
心理学的意义,用生命影响生命。
他不仅自己存活下来,还帮助许多濒临崩溃的人活了下来。
战争结束后,他将自己的经历与学术结合起来,开创了意义疗法,帮助人们寻找、重建人生的意义。
我认为弗兰克尔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当他面临绝境的时候,没有逃避,没有否认,而是如实承认、接受了自己生活的变故。
当一个人能够向发生的一切坦诚说“是”,正是他(她)开始变得强大的时候。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巨大的变故,深刻改变了全世界的秩序和人类个体的生活。
三年疫情,许多人因此陷入困境,这个困境有生活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
有人经历了事业挫败、失业、窘迫、家庭破裂;
还有人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
疫情本身并不可怕,一些感染病毒被治愈的人说,就像是得了一场感冒。
疫情的可怕在于它带来的失控感,以及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
疫情像一面镜子,照见人性和生活最真实的部分。
人们对待疫情的方式,其实是人生状态的缩影。
一些心理素质好、积极乐观的人,往往能接受变化、顺应时势,无论在何种境遇里都能安之若素,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
心理素质差、消极悲观的人,则视任何变化为洪水猛兽,常有绝对化思维,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方寸大乱,陷入紧张焦虑中。
一位来访者说,她所在地区从来就没有过病例,但因为邻近省份有,她父母便如临大敌,囤积大量菜品,自行在家封闭隔离两个月,让她觉得匪夷所思。
后来她才明白,父母一生都活在惊恐焦虑中,疫情更激发了他们内在的恐惧。
我听过另一件不幸的事情,是上个月,一位朋友所在的小区正在转运隔离,一对夫妻不知为何发生争吵,妻子从高楼一跃而下,气绝身亡。
朋友说那对夫妻平时也总吵架,可能隔离的事加剧了矛盾。
朋友感叹说,现在的人怎么这么脆弱呢,太不经事了。
一位来访者的经历很有代表性。
疫情三年,她和丈夫几乎吵了三年,吵到要离婚的地步。
疫情前,她和丈夫工作忙碌,平日里各忙各的,相安无事。
疫情后动不动居家隔离,不仅影响工作,还影响了感情。
疫情期间,正好公婆来京,一家人在一起朝夕相处,没有私密空间,哪里也不能(不敢)去,情绪都很压抑,一点小事也能大吵一架。
疫情以来,她家被隔离了三次。
前两次是丈夫去了公共场所引起的,第三次是小区有病例。
她简直要气疯了,把怒火朝向丈夫,对他恶言恶语。
有一天晚上,她起床上厕所,发现阳台上站着一个人,走近一看是老公,她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以为他想轻生。
那一刻,她意识到老公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情绪泛滥了。
正是那件事促使她来咨询。
咨询后她意识到,她从来就不接受疫情带来的变化,一直在愤怒地对抗,试图回到从前的状态,却不曾意识到,从前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咨询的过程中,她遭遇了第三次隔离,这次是转运隔离,她公婆一听要转运,立刻激动起来,公公发牢骚,婆婆大哭一场,她老公情绪也很低落。
其实她心里也很难受,但看到家人这样,反而有一种我要稳住的感觉。
她首先对自己进行了心理建设:
隔离是很麻烦,很讨厌,但也有好处。一家人总在一起太闹心,正好能独处几天。我可以带上喜欢的书,再练练瑜珈,想想就很开心。
她对老公说:平时你太忙,好几年没休过假,就当是免费休假吧。你不是一直都想追剧吗,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把想看的剧都给它看了。
她老公乐了:是个好主意。
她对婆婆说:听说隔离酒店条件不错,管吃管住,您平时做饭太辛苦,这次就当休息吧。您不是一直说没时间织毛衣吗,您可以带到酒店里去织呀,正好打发时间。
她婆婆眼睛亮了一下:对呀。
她公公说:我本来就喜欢清静。平时怕打扰你们,一个人一个房间的话,我正好练练书法,打打太极拳。
隔离期间,四个人四个房间,大家每天傍晚连线视频,互相鼓励打气。
后来她才知道,一起隔离的邻居们,有人绝食对抗,有人寻死觅活,有人四处打电话申诉,还有人半夜躁狂发作,想砸破房门出去。
她理解他们,认为若不是做了咨询,她可能也会处在激烈、失控的情绪状态里,也会任由焦虑、愤怒四处蔓延。
隔离结束时,她欣慰地发现,一家人的状态都很平稳。
她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面对动荡和变化,许多人用否认、抑郁、愤怒、拖延、停滞不前等方式来抗拒。
心理咨询中不乏这样的来访者,他们性格偏执,缺乏共情能力和灵活变通的能力,永远只看到事物的A面,看不到事物的B面。
他们既对过去的创伤、挫败耿耿于怀,又对现在不满,对未来悲观。总之,无论怎样都不满意。
这是心理不成熟、缺少弹性的表现。
真正成熟的人,心理弹性都比较好。
什么是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个体对外界变化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它有伸缩空间,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达到对环境的动态调控与适应。
它指人从困境中反弹的能力,人在遭遇挫折后重新站立起来,甚至比过去更强大,是一种有效应对挫折、变化与挑战,并能从中恢复的能力。
巴顿将军曾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说到反弹力,我总会想起被称为“上海最后贵族”的郭婉莹。
她出生于富贵之家,是著名的老上海永安百货郭氏家族的四小姐,真正的上海名媛,美丽优雅,却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
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接受良好的教育,曾和宋氏姐妹是校友。拒绝父母安排的婚约,嫁给深爱的人,却遭遇背叛,选择了包容。
文革期间,丈夫被打成右派,她被抄家,发配到农场,喂猪、修路,挖鱼塘,住在屋顶漏雨的小屋里,冬天没有暖气,早晨起来脸上常常有一层霜。
她却说:晴天的时候,阳光会从破洞里照下来,好美。
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她被调到外贸职工业余大学教英语,一些老师抓住她不放,批判她的罪行,用口水唾她,扫帚打她,罚她洗厕所。
日子艰难,忍辱受屈,她没有被击倒。
她说:劳动,有利于我保持身材的苗条。
条件再差,她也尽量活出诗意,活出优雅。
没有烤箱,她用饭盒蒸出美味的蛋糕,用铁丝烤出香脆的饼干。没有茶具,就用吃饭的碗替代,天天喝自制下午茶。
有人问她:你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这么讲究?
郭婉莹说:因为,这才是人的样子。
一些跟她境遇相同的人实在熬不下去,选择了自杀。
选择接受命运馈赠的她,含辛茹苦活下来,终于笑到了最后。
68岁,她被请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教英文。
73岁,上海工业咨询公司邀请她担任英文顾问,一直工作到84岁。
晚年的她,依然每天化淡妆,打理头发。
有时和年轻女性同行在大街上,一身旗袍、仪态万方的她,常被路人赞叹是最美的那一个。
89岁去世,她把遗体捐献给医学院。
郭婉莹是我敬佩的女性,她一生活得有尊严,有风骨。
无论遭遇什么,她都坚韧、勇敢地面对。
活得坚韧、勇敢的人,往往是心理弹性好的人。
心理弹性好的人,什么日子都能过,且能活出生命的光彩。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