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部分中国父母很容易把“学习成绩好”与“竞争能力强”等同起来,但这已经被证实并不匹配了。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最大的竞争能力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创意”和“发展”能力。如何教育新时代的孩子,我的观点就两个:第一,要尊重他;第二,要允许他成为“他自己”。 ---李子勋
据《新闻晚报》报道,从“哈佛女孩”、“清华男孩”、“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到最近风行的“虎妈”、“羊妈”之争,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理论和成功个案层出不穷,而其结果,非但没有令年轻父母“豁然开朗”,反而有更多的家长陷入集体性的“育儿焦虑”之中:我现在的教育方法对路吗?五岁可以送小孩去学钢琴了吗?我努力不强迫孩子去考第一名,但考个重点中学的要求不过分吧?……在为众多问题小孩和苦恼家长做过咨询之后,著名心理咨询师李子勋推出《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勋的后现代亲子课》一书,指出家庭教育应注重“未来”和“自然”取向,“我们的孩子将以成年的方式生活在2030-2050年,家长需要思考的,是把孩子引向过去,还是把教育导向将来?”
现在的努力将来未必奏效
记:怎样来理解家庭教育的“未来”取向? 李:做父母的不妨问问自己:我们现在教育孩子的观点,希望孩子表现出来的特征,在他们长大成年之后,真的还像现在一样重要吗?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社会化的主体教育里面取得成功,就要去研究下未来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现在很多家长都在努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希望孩子有很强的竞争性,但如果我们相信未来社会是一个和谐的、高福利、高保障社会的话,那它会重视不同岗位的人,而不是只需要精英,更何况有些精英是靠天赋,而不是靠培养出来的。 我在欧洲的时候就碰到过这样的例子,很多人竞聘一个市政府秘书的工作,但政府不要一个有丰富经验的秘书,不要刚毕业的硕士生,最终选了个四十岁的大妈。原因是,有经验的秘书和硕士生很容易能找到其他工作,但大妈家里有三个孩子,她离开工作岗位很多年,要重返社会很难,而市政府部门的压力不大,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把工作机会给她,等于是减少了社会压力。所以你看,市政府衡量的不是谁最有竞争力,而是看谁最需要这份工作,因为它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大部分中国父母很容易把“学习成绩好”与“竞争能力强”等同起来,但这已经被证实并不匹配了。做父母的回顾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就会发现,现在表现最出色、最成功的老同学,往往都不是当年班上的第一名、优等生。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最大的竞争能力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创意”和“发展”能力,盖茨没有大学毕业证,但他搞出了Windows。 我提出家庭教育的“未来”取向,不是要求父母立刻做出一个决定,但希望它能够为“育儿焦虑”提供一种补偿,一个缓冲系统。妈妈当然可以延续她原来的教育模式,但当她想到未来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即使现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并不意味着他将来就不会成功或者不会幸福的时候,她的焦虑会不会减轻一些,从而让孩子更加自在一些呢?
家长不要成为孩子的心理敌人
记:有很多家长督促甚至可能强迫孩子去念兴趣班,虽然遭到孩子的抵抗,但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将来会明白父母的苦心。你怎么看待这种对“未来”的理解? 李:很多家长都问我如何教育新时代的孩子,我的观点就两个:第一,要尊重他;第二,要允许他成为“他自己”。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标准和模型,家长们往往就把孩子往这些模型里套,但肯定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套进去的。尤其是孩子明明没有这个天赋,而家长非要秉持这种培养模式的话,那肯定是累人累己。所以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家长要尊重做“他自己”的权力,让他有这种自我成就感。如果父母不给孩子足够的尊重,那孩子就会把很多力气花费在与父母的对抗上面,反而会忽略了学习和自我发展。 回过头来说兴趣班。如果家长让孩子读兴趣班是为了长期的功效,那强迫性的做法肯定是错了。孩子的兴趣都是缓慢发展的,比如说弹钢琴,3-5岁是形成兴趣爱好的阶段,你可以让他多听音乐,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会慢慢显露出来,比如对旋律特别敏感。5岁以后,可以正式学两年钢琴。上了小学,学琴这个事情就应该放慢下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的兴趣是放在人际交往中,还要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等到了10岁,孩子对学校和同学的兴趣减少了,学习上也能应付自如了,他会重新爆发出对钢琴的热情。这一时期的热情,极有可能会延续一生。很多钢琴大师都有过暂时放弃的经历,但家长没有强制,他对钢琴的热爱没有受到创伤。相反如果我们的家长不懂得这个规律,在孩子懈怠的时候非逼着孩子,那钢琴就可能成为孩子心理上的敌人,他的兴趣和天赋都被打压下去了。
孩子身上有一家人的印记
记:你的书名“家庭成就孩子”,是指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吗? 李:应该说除了家庭教育,还有很微妙的家族传承,以及家庭内部氛围、情感的链接。我们经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或者“一家的人培养一家的孩子”,但在具体做法上,我们总习惯于用外人的经验去指导孩子,却很少在自己的家族里寻找成功的先例。比如说,这对夫妻生了个男孩,那就应该好好研究下,夫妻两方家族中的男孩发展得怎么样?如果是丈夫家的男孩整体发展得比较好,那在教育男孩的时候,就应该多听听丈夫的意见。如果妻子总是攻击丈夫不会教育孩子,她自己拼命教育孩子的结果,就是孩子更像妻子家族中的男人。 再比如,这个男孩非常调皮,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很简单,可以去问问丈夫家族中的长辈,这家的男孩是不是都这样调皮?大概什么时候才会好转?后来发展最好的一个男孩,他妈妈当年是怎么做的?那妈妈不妨照长辈的做法同样做一遍。或者如果丈夫家族中最调皮的男孩成年后入狱了,就应该问问,这个男孩在跟自己儿子这么大的时候,他的妈妈对他做了什么?妈妈切忌不要再对自己儿子做同样的事情。 父母望子成龙,也应该先从家族内部寻找依据,因为有些天赋是家族内部自带的。比如一对五音不全的父母,很难培养出一个钢琴大师,比较务实的做法是让孩子增加一点音乐细胞,照这样下去,三代之后这个家族中可能会有人在音乐方面有所造诣。 记:中国人用来指责孩子的一个词是“不肖”,意思是不像父母。 李: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每个人在个性、行为色彩、审美情趣上,都无比避免受到家庭的影响,甚至一家的男性会喜欢同一类的女性。比如说我们家,从祖辈开始,到我们兄弟姐妹,以及我们的子女,都很会读书。我们三兄弟,有的学英文,有的学数学,我学医学,但我们都娶了个子不高、相对丰满的妻子。当时大家都没有觉察,但事后都可以总结出这些共同规律。我看过一篇小说,说美国一个儿子从小就看不惯爸爸睡觉打鼾,吃饭吧唧嘴,发誓绝对不要做爸爸那样的男人。但当他五十岁的时候,他的儿子告诉他:爸爸,你睡觉打鼾,吃饭吧唧嘴。他发现自己成了以前最抗拒的爸爸那种人。 甚至一对夫妻的婚姻方式,也都可以从两边的原生家庭中找到线索。比如说女方家庭很温暖开明,而男方家庭却很冷漠,如果他们的婚姻关系最终变得冷漠,我就会问这个男人:你是怎么成功地把你父母的模式套到你自己的婚姻中来?也要问女方:你到底做了什么样的放权?尽管从表面来看,女方可能很强势,但她对婚姻的影响力远远没有丈夫大,那她就要反思责任。
爸爸要扮演好“第三者”
记:你在书中提到“关系大于教育”,应该怎样理解? 李:在关系良好的家庭,如果孩子发现什么都可以跟父母谈,什么都可以尝试,那他也会无意识地按照爸爸妈妈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和生活,让父母更高兴,会内化成为他向上的动力。比如说孩子在学校做错了什么事,他可能不会等到老师通知家长,就自己告诉父母了。或者老师跟家长说了之后,家长回到家也不是把孩子叫过来臭骂一顿,而会冷处理几天。这些互动,都是靠良好的“关系”来实现的。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家长只能采取“教育”的方式去强制孩子,但这时家长说“我都是为了你好”,孩子未必能听得进去。所以一个家庭中,如果小孩出了问题,我们应该先去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先调整“关系”,再考虑“教育”,不要因为“教育”而破坏了“关系”。 记:在大多数家庭中,主要是由妈妈承担家庭教育的任务,但现在很多教育专家呼吁父亲多多参与亲子教育,你认为这对改善亲子关系有什么好处? 李:家庭是社会交往的预演,孩子最理想的社交对象是爸爸,而不是妈妈。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他们认为妈妈是全能的,只要妈妈在就会有安全感,爸爸则不行。如果这时候爸爸经常欺负妈妈,责骂妈妈,那会破坏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全能”形象,孩子的安全感也会丧失。很多爸爸不理解这点,他们当着孩子的面暴跳如雷,指责妈妈的教育方式,以为是为孩子好,实则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孩子会发现妈妈根本保护不了他,她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所以我常说,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爸爸要扮演好“第三者”的角色,用讨好妈妈的方式,进入孩子和妈妈的两人联盟中去,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安全,爸爸不会抢走妈妈。而孩子既然认为爸爸并非全能,那在跟爸爸相处的时候就会有争执,有规则意识,从而发展一种更为平等的社交方式。爸爸可以在孩子两岁的时候介入,三岁之后成为孩子的玩伴,五岁之后得到孩子的崇拜和欣赏。孩子从崇拜妈妈到崇拜爸爸是一个过渡期,如果一个五岁的孩子既崇拜妈妈又崇拜爸爸,那是非常完美的。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