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小组训练法
文: 木棉
T小组训练法,又叫作“敏感性训练”。 Sensitivity training,简称ST法。 创立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等人于1946年创造。
目的:
T小组的主要目的是让接受训练者学会怎样有效地交流,细心地倾听,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感情。所以关键词是“人际关系”
方式: 通常的训练方式是把十几名受训练者集中到实验室,或者是远离工作单位的地方,由心理学家来主持训练,时间为一二周或三四周。
原理: 在这个小组里,成员没有要解决任何特殊问题的意图,也不想控制任何人,人人赤诚相见,互相坦率地交谈,交谈的内容只限在“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 这种限定在狭窄范围里的自由讨论,逐渐使受训者陷入不安、厌烦的情绪当中。
所谓“此时此地”的事情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这些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 随着这种交谈的进行,人们逐渐地更多地注意自己的内心活动,开始更多地倾听自己讲话。 同时,由于与他人赤诚坦率地交谈,也开始发现别人那些原来自己没有注意到的言语和行为上的差别。 经过一段训练之后,人们慢慢地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了平时不易察觉到的或者不愿意承认的不安和愤怒的情绪。 另外,由于细心地倾听了别人的交谈,也能逐渐地设身处地地体察别人、理解别人。
所以关键词是:觉察力。
相关研究实验证明T小组训练法是一个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培训者(心理学工作者、主持者)的作用:
为学习过程提供方便,其使命是观察、记录、解释,有时诱导,扮演一种不引人注目的领导角色 。 常用话术:开放式提问、描述式反馈。 举例: A,来谈谈你的想法 B,A说了他的想法,你觉得怎么? 我刚才观察到A在说话的时候,C摸了摸鼻子。
主持者另外一个关键的技术是:沉默。 有时候,耐得住沉默是“功力”的一种体现。
实践经验分享 通常严格的封闭式训练方式很难组织,组织者可以进行学员招募,然后形成可行的小组计划。在这样的设置下,建立在共同的训练目的(人际关系或体验T小组)的基础上,学员与组织方订立约定,遵守共同制定的训练时间安排,可以用费用等方式、组织规定进行制约。 每周1-2次,每次2-3个小时,总时间至少在12小时以上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