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京心理咨询网 > 频道中心 > 青少年心理 > 课外生活 > 正文

越是被隐藏的东西,越是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越是被隐藏的东西,越是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4 11:57:57          ★★★

迄今为止,世界上阅读量最多的书是《圣经》。以欧洲为中心,很多国家都有本国语言版的《圣经》,种类十分繁多。英译版中,钦定版《圣经》是公认的出色之作。但其后刊行的《奸淫圣经》(亦名《邪恶圣经》)却更为有名,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兴趣。

 

该书印刷于1631年的伦敦。圣经中摩西十诫的第七诫为“不可奸淫”(thou shalt not commit adultery),但该书漏掉了其中的“不”字,变成了“可奸淫”。出版后,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教会立刻命令回收、销毁所有误印本。照理讲,在如此严令之下,误印本将不复存在。但事实是,有三本留存了下来。

三本只是公布的数字,实际上一定有更多的书被隐匿保存。劣书十分顽固,不会因为一道禁令就彻底消失。
正因为是禁书,所以才有趣;越被禁止,反而越想读;这是人类的本性。

分割线

从古时开始,基督教会每年会公布“禁书目录”,禁止信徒阅读。目录中所列之书或是包含了不受教义欢迎的思想,或是被视为对信徒有害。
当然,许多信徒会遵从指示,拒绝阅读。但也有不少“不守规矩”的信徒,在目录公布前不觉得这些书怎么样,被列上禁书名单后,却突然觉得它们变得有魅力了,开始偷偷阅读。

 

不是信徒的人很少关注基督教,但会对公布的禁书感兴趣。即使一些被推荐的书打出“众学者一致称赞”的口号做宣传,能吸引的也只是所谓的有常识之人。稍有个性者都能认识到,能让众学者一致称赞的,不可能是“有趣”之书。

分割线

与如今相比,二战前的年轻人阅读量更大。那时的年轻人没什么个性,多是按常识来思考的读者。他们深信哲学性的书籍更为高贵,并意气扬扬地致力于将这类外文书翻译为晦涩的日语。当时,晦涩的译作甚至比易懂的启蒙书更有人气。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译作难懂、无趣,难懂到让人怀疑译者自身是否真正理解了原著。

阅读这样的作品就好比在暗夜之中追寻蝙蝠,能闻其声却不能见其影,难以捉摸。与这样的译作较劲,无异于青春的奢侈与虚荣。但正因为难懂,正因为是劣书,所以才能压倒真正的好书。

危险的阅读才有趣.
近年来,年轻人变得不再阅读。不仅是出版界,其他各界人士都在为此担忧,他们纷纷采取各种手段来促进阅读,但收效甚微。
试想,没有空腹感时,被人一味规劝“不多吃点儿对身体不好”,然后眼前被摆上如山的美食,你会怎样呢?一定是感到厌倦、为难。

 

阅读也一样,推荐往往适得其反。人都有逆反心理,觉得被推荐的事情讨厌,反倒想插手被禁止的事情。

如果真心想推广阅读,就应减少书的数量。仅是听到每年出版新书多达数万册的消息,读者的阅读欲望就已经萎缩了。
二战前,外国书籍被禁止进入日本。那时,为了追寻心爱的作品而穿梭于各个旧书店,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历经辛劳后买到的书如同珍宝一般。价格不是问题,即使节衣缩食也要省下买书的钱。书籍难以入手不仅是阅读被珍视的理由,而且是一个重大理由。

 

在那个阅读不便的时代,日本青年们对西鹤产生了兴趣,甚至是很多不爱阅读的青年。那时的书,会将稍有猥亵倾向的内容隐藏起来,代之以○○○符号。但这才是有趣之处。有些好奇的人偏偏喜欢畅想被隐藏起来的内容,○○○符号越多的作品,越有人气。

二战后,无替代符号的原版书出版了。据说,当发现符号处原来是不足为道的无聊词句时,不少人感到幻灭,西鹤也失去了光辉。听闻连专业的日本文学学者都不再像往常般赞赏西鹤。

正因为被隐藏,才能勾起人的好奇心。一旦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反而会想将视线移开。危险的阅读才有趣,安全、健康的阅读注定无聊。人似乎爱有这样的先入之见。

阅读禁书是一种自我负责
二战前,日本的家长们不允许孩子读报纸。即使不明令禁止,也会留心不让孩子有读报纸的机会。
报纸的社会版会刊登运动员结婚的新闻。如果是认识的著名选手,孩子会特别想看。但家长却会将报纸夺过来,因为他们认为“结婚”一词对孩子有害。
由于管教森严,即使想读报纸上的小说,孩子们也束手无策。不仅是孩子,家中做帮佣的年轻女孩也一样,只能趁去大门信箱取报纸的机会,在回屋路上一边慢走,一边阅读。如此一来,就培养了速读的能力。

母亲阅读的妇女杂志上好像有可疑的内容。看着她阅读时的奇妙眼神,孩子也极为想读。但许可是得不到的。母亲读完后,便会将杂志收起来。
母亲外出后,孩子会搜出被藏起的杂志,畅快地阅读。杂志的汉字上都标有假名,尽管连一半都理解不了,孩子也觉得十分有趣。

 

阅读时是忐忑不安的,读速也是极快的。因为如果不能在母亲回家之前把杂志放回原处,那就大事不妙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自然掌握了速读的诀窍。时间分秒必争,没有工夫磨蹭。不打起精神、全神贯注,就什么也读不明白。连自己都觉察不到已沉醉其中,能如此集中精力的时刻少之又少。被禁止的阅读十分有趣。不是因为理解了内容所以有趣,而是因为没能理解才觉得有趣。做坏事的意识支撑着偷偷阅读的快乐。

分割线

现在的孩子们什么书都读,没有书是不允许读的。家长们会认为,无论读什么书,总比和朋友玩耍有意义得多。

带孩子去图书馆的母亲不在少数。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母亲,拿着一摞快抱不动的书,露出满足的神情,可能她自己和孩子都去借书吧。有人会说,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但曾偷偷阅读过妇女杂志的人看来,反倒觉得十分可怜。

 

如果把读书比作进食,比起被大量喂食,还是别吃腻了更能感到书的美味。如果总是满腹,即使是佳肴,也难以产生想吃的欲望。对进食来讲,空腹的状况最为理想。所谓饥不择食。阅读也一样,被禁止时,会变得什么书都想读。如果想激发人的阅读欲望,禁止阅读是出乎意料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分割线

据说,无论多么有趣的文章,一旦被选入课本,就会变得枯燥无味。照理讲,在学校老师的细致解说,以及自己的认真阅读下,文章应变得更有价值。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们会无一例外地感到厌倦。

问题就出在义务性上。不能将文章强加于读者,这样读者无法发挥主动性。被无视的感觉会让读者很不愉快。学生们正是如此,在阅读课本时一直处于被动。与之相比,偷偷摸摸的阅读和禁书阅读,从一开始就是读者自身的选择,是读者对自我负责的一种表现。如果将阅读比作喝酒,那么偷饮之酒永远比别人所劝之酒更为香醇。

阅读需要有心的读者
如果将有趣的书和有益的书放在一起,一般来讲,有趣的是劣书,有益的是好书。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定律叫“劣币驱逐良币”。劣币之所以强势,是因为它用于流通。而良币由于价值更大,人们觉得用掉可惜,所以会被保存下来。到最后,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劣币。

就书来讲,有趣、好懂、不大被推荐、价值低的是劣书。包含有用知识、有益想法的是好书。好书犹如良药,所谓良药苦口,一旦弃之不理,便会悄然无声地从人们的话题中消失。

 

良币不断被劣币驱逐,无人能救赎,只能等待消失的命运。好书却不同,会出现有识之士,助其勉强流通,守卫其流传后世。当然,这只是好书中的少数,它们最终能作为经典幸存下来。

从近代开始,好书保存和传承的重任落到了学校教育的肩上。
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倾注了惊人的时间与努力,以致无暇顾及好书与劣书的关系。

摘取好书的一部分让学生阅读,看似起到了传承作用,但事实上可能只是让讨厌阅读的学生增多了而已。

学校教育在强制灌输好书上过分热心,以至于觉察不到自己培养出了厌恶好书、喜欢劣书的学生。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活力,还容许了劣书在数量上的支配权。

任何时代,劣书都会试图驱逐好书。在现代,劣书与好书的区别本身也变得模糊,堪称活字文化的危机。

 

阅读时,请最好思考一下:
为什么要读书;
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究竟什么样的书才是有趣的书等迄今为止你未曾思考过的一些问题。

阅读需要有心的读者,也就是出于自我责任来阅读的人。
能做价值判断的人。
思想上的自由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信息搜索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业务合作

南京心理咨询中心,南京心理医生,南京心理诊所,南京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咨询师,权威心理咨询机构 森知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http://www.025xl.com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逸仙桥旁) 预约电话:025-84470026 84683302 E-mail:025XL@163.com

苏ICP备09041759号 常年法律顾问 许乃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