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5 16:09:57 ★★★ |
森知导读: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破冰”变得非常简单。它为我们创建了一个又一个友谊文件夹,我们只要点进去,就能发现彼此。因此,你不会感到孤独,更不会因为自己的特质而受到排挤,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文件夹——万一没有,还可以自己创建一个。www.025xl.com 一只叫夏洛的蜘蛛为了拯救小猪威尔伯,耗尽生命编织了几张带字的网。那是真正的友情之网。今天,我们也在互联网上编织关系的网。只是,我们编织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友情之网? Ctrl+N:创建友谊文件夹 以前,找朋友需要一点运气:我们只能在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之间选择朋友,他们要么是父母朋友的孩子,要么是邻居,要么是同学……我们不太有机会提前知道彼此有没有共同的爱好和才能,更别提是否有相似的经历和个人特质。 因为互联网,找朋友变得简单起来。标签无处不在,并且无奇不有:微博客上有各种微群组,“明星粉丝”、“行业交流”、“兴趣爱好”、“同城会”……8个总类别满足各种要求,无论你是“单身公害”还是“森女”,都能找到自己的组织;豆瓣小组更将个人特质发展到极致,你可以在这里找到5000个“睡觉前不吃东西就难受”的同好,和35836个“憋死我也不给你发短信”的人惺惺相惜,就连有“抠肚脐”这样的癖好,也至少有20个人能对你的不能自拔感同身受;团购网站甚嚣尘上,让热爱美食、美酒、美物、美容的人找到彼此;我们甚至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拥有共同社会理想的同志,共同致力于某一个特定的公益项目,“善淘网”就在提供这样的平台…… 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破冰”变得非常简单。它为我们创建了一个又一个友谊文件夹,我们只要点进去,就能发现彼此。因此,你不会感到孤独,更不会因为自己的特质而受到排挤,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文件夹——万一没有,还可以自己创建一个。 在这里,友谊的发展也更加迅速。23岁的“北漂”滢盈加入某图片网站的“365天”小组,每天上传一张照片,记录自己的生活。找工作的困难、找到工作的喜悦,以及成长中的每一个挫折和进步都成为她的图片日志:“从大学里出来,我以为再也没有‘卧谈会’,再也没有一起吃饭一起去厕所的朋友了,尤其这里是北京。但是在这个小组,我交到了很多新朋友,没有竞争的、给予我无私鼓励和安慰的朋友。我们定期见面,一起吃饭、Party,欢笑、流泪,甚至‘舵主’还组织了‘年会’。没有他们,我可能早就奋斗不下去了。” 我们活在移动的时代,出生在一个地方,学习在一个地方,工作在另一个地方。网络让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互相帮助,弥补与家庭联系的不足,消除在大城市生活的孤独。最关键的是,它让我们有了安全感和稳定性——我们可以带着朋友们一起移动,而且总是能交到新朋友。在实名制社交网络“人人网”,很多人重新寻回了在成长的过程中丢失的朋友。34岁的小学副校长陈巳珊根据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就读学校在人人网中搜到了28年前一起练钢琴的好朋友。失散多年的友情曾经被丢到回收站,现在又被重建起来。 成家,立业,生育,让我们出门结交新朋友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少,但感谢互联网,它为我们变窄的生活打开了一个宽阔的空间。根据《心理月刊》的调查,4.30%的40岁以上的人通过网络交到了真正的朋友。 真实生活中,我们和朋友的关系是紧密的,他们既给我们建议,又对我们的决策有所监督。如果我们作出了相反的决策,就必须作出解释,否则会感到负疚。精神分析专家洛伊克·罗什解释说,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的友谊中,我们总在潜意识里渴望成为对方必不可少的人。而网络融合了我们对联系的需要和对独立的渴望——网络上的朋友不会过多侵入我们的空间,把决定权交回了我们自己手中。 但是,网络给友谊带来的转换仅此而已吗?29岁的SOHO族陈西贝觉得自己变得奇怪了:“我在网上有几个常聊的朋友,是因为欣赏彼此的观点而熟悉起来的。但是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被束缚了,越来越不能表达真实的自我了,就为了维持某种感觉。”西贝通过网络建立了自我形象,但保持这个形象让她觉得疲惫?不?堪。 30岁的语文老师陆洋觉得微博让他很烦躁:“我花了好长时间才看懂一条被多次转发的消息的逻辑结构。在哥们儿的敦促下,我也开了微博,结果我发现它让友谊变成了充满焦虑的关注:我得花好多时间去关注朋友在关注的东西,否则会觉得自己OUT了;我也不敢畅所欲言,就怕其他人评论LZ是火星来的。我不觉得通过微博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因为每个人的页面大部分都是转发,我根本无从了解他们的个性,更别提感受他们的温度。还有,我有点语言洁癖,当酒桌上人人都不好好说话,句句不离‘你懂的’时,我真有掀桌子的冲动。” 其实,对于很多真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友谊,社交网站反而并不是最令人感到舒服的沟通工具。“我和最好的朋友从来不在开心网、人人网上互相留言。如果想了解对方的近况,我会直接打电话约见面,或者在QQ上私聊。”28岁的财经记者成远说。“尽管彼此工作都特别忙,但是在好朋友的照片底下问:挺帅的,你现在在哪儿工作啊?这是你老婆?我觉得挺傻的。”成远甚至认为,社交网站如果用不好,会让深厚的感情看起来淡化。 成远和陆洋的经历让我们想起“社会资本理论”中对于“强关系”和“弱关系”的界定。“强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的人际关系;而“弱关系”则指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感情维系的泛泛之交。 MSN、QQ等即时聊天工具给维系“强关系”带来便捷,但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络和微博客,则给发展“弱关系”带来空前的便利,因为它能带来更大的价值——那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的数目越庞大,就越能代表我们的成就和自我实现。它让朋友成为我们的“人脉资源”。只是,“目光交流和拥抱没有了,有的是无休止的关注、私信和@;数量取代质量成为努力的方向;流淌在朋友之间的沉默不再令人舒服,我们都活跃并迷失在别人的话题里。”28岁的行政翻译姜聿说。的确,当朋友变成一种资本,维持友谊就变成一种“投入—产出”关系。当我们为人人网、微博上关注我们的好友数目沾沾自喜/失落万分时,友谊或许已经悄悄改变了模样。 一张冲洗出来的照片凝固了所有的美好和缺陷,但数码照片却能让人任意篡改。在友谊的数字化平行世界中,往往真假难辨。处理不当,甚至会伤害朋友、伤害自己。刷新对网络、对友情的认识,或许能让我们避开风险。 36岁的Emma拿着普通的工资,过着普通的日子,从来没当过“意见领袖”,也从来没有什么“追随者”。但是在一个时尚网站的服饰版,她却进入某时尚领袖的小圈子。她对领袖的每个帖子作出有趣而到位的评论,加入领袖的QQ群,领袖的新衣往往还没有在版上发布,她就可以作出预告了。她能感觉到网友们的羡慕,每天晚上的上网时间是她一天当中最开心的时刻。当网友揭发领袖实际上是淘宝店的“托儿”时,她和领袖站在一边,写了很长的帖子为领袖辩护,甚至当领袖被版主永远逐出网站时,她也选择了退出。 “其实网友们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真的把她当成朋友,觉得我们是一头的。结果她解散了QQ群,也和我们所有人断绝了关系。我不知道她现在又去了哪个网站,但我发现自己已经一无所有……”退出网站的Emma感觉非常空虚,比加入这个网站之前还要空虚。 网络对友谊的影响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我们警惕:它让我们不自觉地就变成一只随时挂在网上的蜘蛛,等待着新猎物的落网。而那些最亲密的朋友,或许正为我们在网络上精心编织出的面具而黯然伤心。因为工作关系,27岁的韩宇和认识9年、同寝6年的好友胡昕一个在深圳,一个在北京,韩宇觉得自己渐渐不认识那个和自己用一块香皂洗脸、一起逛街一起砍价的女孩了。“在网上她工作成功,生活优裕,为人淡然,事事超脱,喜欢听交响乐,从来不上淘宝。就算是我在跟她聊天,她也还是那副优越的样子。”为了维护她们的友谊,韩宇和胡昕都作出了让步:两个人约定在网上只围观,不说话,用写邮件的方式做更深入更细节的交流。让韩宇没想到的是自己收到了一封胡昕手写的信件,密密麻麻写了两页纸,还冲洗了一张两人的合影夹在里面。“感觉一下子回到从前。” 洛伊克·罗什也提醒我们,尽管网络和基于网络的沟通工具——手机、电脑、iPad成为我们表达友情的媒介,但是,身体对于友谊也是必不可少的。“有许多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有时候再多的语言也比不过默默的陪伴或热情的拥抱。”我们需要看见朋友,触摸朋友——朋友的怀抱,比液晶屏要温热得多。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
|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