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9 19:30:20 ★★★ |
“大学女生失常休学”的禁示
近日看到金陵晚报上一篇题为“大学女生失常休学,谁之过”的文章,心不由得一阵阵疼痛,一阵阵发紧。 一个正上大三的花季少女 — 婷,就这么突然“疯”了。而让人感到可怕的是,她的父母,不,可能千千万万的父母都不会清楚婷“疯”的根本原因的。这真让人不寒而栗。 文章的引子是:婷的父母为女儿的事一大早就赶到报社,这时的他们迷茫而无助,他们是希望报社能为他们向女儿的学校和女儿宿舍的同学讨个说法。 文中说到“婷是他们的掌上明珠,自小活泼开朗,好学上进”,“对待独生女儿婷,他俩倍加呵护,什么都依着她,竭力提供最好的条件。婷无忧无虑地长大,…”。这样的父母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恰恰是他们的“倍加呵护”,“什么都依着她”,“提供最好的条件”…为女儿后来在学校不能与同学友好地相处打下了伏笔。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是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过是围着小太阳的小行星罢了。在家里小太阳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里会顾得上别人的感受?可是,到了大学里,每个学生都是小太阳,该谁围着谁转呢?!这时矛盾就出现了。婷的“疯”就是矛盾激化的一种结果。 就是这样一对将女儿视为“掌上明珠”的父母,却在女儿“疯”了之后,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才到学校了解到一些表面情况。女儿住校两年来,因生活习惯与他人格格不入,遭到孤立。冲突屡屡发生。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婷肯定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的精神紧张状态中,可能每天如惊弓之鸟,整天惶惶不可终日。所以当另一同学发狠说“要不是法律的存在,我两年前就把你杀了!”时,婷就“体如筛糠”。而家长对此却一无所知,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也正因如此,婷才觉得没有可以赖以支撑的力量,一直只能一人独自面对,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而学校的处理方式也让人不敢苟同。当学校知道宿舍女生的矛盾后,辅导员找到婷的3名舍友,让3人分别写下书面检查。党委书记与婷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开导”,受“开导”当时下午,婷逃回家,泪流满面,拒绝返校。书记要求婷配合,否则,让婷要么休学,要么退学。我不知道,此时,学校的心理辅导员在哪?为什么不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如果心理辅导员及时与每个同学沟通交流,找出问题症结所在,而不是让学生写检查和进行所谓的“开导”。也许事情不会发生成后来这个样子。这时,学生们需要的是理解、包含和接纳,而不是粗鲁的指质。他们的这些习惯是十几、二十几年养成的,岂是几句或几百句完全权威式的说教所能改变得了的?这时,她们可能更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婷的每天4点钟起床、另一位同学的临上课才起床,从表面上来看,都是她们多年养成的习惯,可是,在这背后,可能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因为没有接触过当事人,只能从文章的表面来看一些现象。婷的“好学上进”,“每天相对早睡早起,这是她的生活习惯,多年未改”,“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可能正是婷强迫性人格的一种体现。强迫性人格的人,有时会过分追求完美。她每天4点多就起床也许是为了逃避一些东西,早睡早起,与同学们的作息时间错开,可以减少交往,从而减少焦虑。而她在凌晨就洗衣服,不顾其他同学的感受,可能则是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向同学们表示的一种抗议。 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可能每天从睁开眼开始,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文化、学钢琴、学围棋、学跳舞等等等等。家长们美其名说是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家长们可曾知道,游戏是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主导活动。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通过游戏儿童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体质。可怜的孩子们没有时间游戏,从而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学不到正确的交往、沟通方式。在家,家长是“什么都依着她”;在校,老师们填鸭式的教育;与小朋友们发生了冲突,由老师或家长出面解决。所以,一旦他们真正踏入社会,就会手足无措,只能用防御机制将自己“保护”起来。就象婷所做的那样。 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衡量标准可能就是学习。所以,当婷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女儿每天4点就起床时,可能还会觉得自己的女儿挺懂事的,学习刻苦,不要父母操心,却全然不知这其中可能隐藏着危机。 当事情真正发生之后,父母希望学校和其它同学能负一部分责任。所以,这时律师开始发挥他们的作用。当然,律师的任务是帮他们分析在这件事件中谁改承担法律责任。律师认为,主要责任在婷,她“生活上严重影响同住宿友,心理上也有强烈偏执倾向”。我真为可怜的婷抱不平,为什么没有人认为婷是最大的受害者?一个未能学会正常交往的孩子,两年多来一直孤军作战,生活在孤独、惶恐中。没有人理解她,没有人可以倾诉,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她不好,偏执自私。作为非心理从业人员轻意地下“强烈偏执”的定义似乎也值得商榷。 此时,学校似乎可以如释重负,因为他们不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这真让人担心,如果学校因不需负法律责任,就不对学生的心理更加关注,不知道今后还会不会再有“婷”或“马加爵”出现。 当然,在文章的最后,律师提醒婷的父母要让孩子及时转变“皇帝”心态的话,也使婷的父母陷入了深思。这也许能使婷的父母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虽然这可能不能立即将婷的“疯”转为正常,但如果婷的父母能意识到婷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也许对他们会有一些帮助。建议婷的父母找心理专家和精神病医生共同会诊,不要轻意将孩子归为精神病。这个时候,婷的父母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谁碰到这样的事情都会焦虑的,不要把自己关进死胡同。 我想向父母们大声竭呼,不要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身体,他们的精神同样要受到重视。在他们精神上遇到困难时拉他们一把,不要让孩子们倒在高度的精神重负之下。
首发:南京心理咨询网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网络 |
|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