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京心理咨询网 > 频道中心 > 原创精品 > 张海风专栏 > 正文

[图文]灾难创伤干预中的助人自助

灾难创伤干预中的助人自助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11 17:27:39          ★★★

文:心理咨询师 张海风

咨询师介绍:本科毕业后曾在爱尔兰公立小学做阿斯伯格孤独症儿童课外辅导老师。后攻读研究生,研究社会不平等现象及促进社会平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生毕业后,曾从事成人大学残疾学生辅导工作,和脑创伤患者支持组织法律支持的翻译工作。并成为暴力受害妇女救助组织求助热线志愿者,及移民信息咨询组织翻译志愿者。人生经历丰富,思想开阔,对弱势群体及需要帮助人群怀有真诚的关怀。

个人博客:http://blog.025xl.com/u/350/index.html

 

 

“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工作的宗旨。它界定了心理咨询工作的原理——帮助来访者自我救助,自我治疗,自我成长,以及心理咨询师的主要角色——助人者。目前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中,咨询师接待的业务,承担的责任,以及应遵循的专业操守都应围绕“助人自助”这一中心展开。无论在咨询工作中,咨询师是为来访者疏导还是治疗,都应以“助人者”的角色自处和自我要求。这就意味着一个咨询师必须本着无偏见,非判断,不代为决定和选择的立场和态度参与到与来访者的互动中。因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咨询师知道一个成功的咨询案例的展开,必须是以尊重来访者独立生命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为基础,并以来访者最终独立重新走上心理健康的人生之路为目标的。通过咨询,来访者需要获得的不仅是对目前心理问题的干预和救助,更是在这个咨询过程中自我认识的成长,心理抗病能力的提高,和建立一种更积极健康的心理生活质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才称的上是真正的“助人”。而这些获得在咨询的过程中绝不可能以单独的形式存在,它们必然是相辅相成,兼而有之,并螺旋向上地贯穿于整个咨询当中。这就要求咨询师在咨询技术的使用上不仅要娴熟,更要敏锐和敏感,并始终以“助人”为指导工作的方向。下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以往工作经验中,我对灾难创伤干预的理解。

 

1.    倾听在创伤干预中发挥着重要的助人自助的作用:

 

经历了灾难性重创后,求助者往往有急迫的倾诉需要。一些求助者能够并愿意主动和充分地表达这种需求,而对于另一些求助者,由于突发创伤的震撼和刺激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会对这种需求的表达产生阻抗,甚至有时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需求的存在。但处于创伤干预工作中的咨询师必须时刻意识到这种需求的存在,并鼓励它的发生,倾听求助者的需求的声音。有时这种声音是来自于求助者内部的,而无论对于求助者外部抒发的声音还是内部需求的呐喊,一个咨询师的耐心都是至关重要的。

有时,求助者会不断重复相同的内容,这是他/她思维过程的体现。重大灾难的创伤性经验会在求助者的脑中不断片段重演,这种折磨通过倾诉可以得到缓解。咨询师通过倾听的方式允许求助者将这种痛苦表达出来是对创伤的一种缓解和安慰。不能因为求助者像“祥林嫂”就表现出不耐烦于求助者已经表达过多次的内容,或粗鲁的打断,或强求求助者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进入康复阶段。治愈必须发生在充分表达了悲痛,和完全直面了痛苦的经历之后,而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当然这并不是说咨询师完全无所作为的充当听话的机器,但一切引导和治疗必须建立在允许求助者充分去感受和表达了他/她的感受的基础上。因为倾诉和允许自己感受将是求助者自愈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过程,而咨询师需要的通过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辅助和引导这种自愈的发生。所以有时无为也是有为,当事情需要自然发生的时候允许这个发生过程和状态便是无为中的有为。

而对于某些求助者来说,打开倾诉这道门是非常艰难的。而如果不能倾诉,又怎能打开心扉让治愈的阳光照进来。有些求助者要经历好几次的接触,对话,咨访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对咨询师足够的信任去打开内心受伤的声音。对于这样的求助者,狭义的倾听说话是远远不够的。咨询师有时需要学会倾听沉默。沉默中有时包含了许多比声音更至关重要的信息。比如沉默时求助者的表情,肢体语言,在问到什么问题或谈到什么话题的时候,求助者沉默了。有的时候,让求助者把心里的痛苦写出来,或画出来,去倾听文字或画面背后求助者的声音不失为一种好的开始。不让求助者感到一种不能在咨询师面前沉默的不自在是很重要的。如果求助者不能在咨询师面前放松自然下来,又怎么能奢望他们向咨询师打开内心最伤痛的经历呢?咨询师需要尊重求助者沉默的需要,尊重有时就是一种关怀。在耐心的关注,等待和相处中,咨询师和求助者才能共同找到启开交流的突破口。而建立这种倾听倾诉关系的过程本身就是助人自助。

所以在倾听的过程中沉默有时是难能可贵的。忍受求助者在倾诉时咨询师必须的沉默,允许求助者沉默时情绪和情感无声的流动。忍受沉默是一个好的咨询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允许沉默是一个好的咨询师能够具备的美德。而倾听在创伤干预中能够起到一种至关重要的陪伴作用,而有时陪伴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助人自助的效果。在陪伴中与求助建立的咨访信任,达到的相互理解关系,以及以此搜集到的能够用于帮助求助者的第一手信息在创伤干预工作中将是无价珍贵的。

 

2.    灾难创伤干预中,适当的共情才能获得更好的助人自助的效果:

 

      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中我感到,当接触突发性重大创伤的受害者时,往往我面对的第一个咨询难关就是共情。共情是深入求助者的内心世界,体验他的情感和思维;是要借助于咨询师的个人知识和经验,去把握求助者的体验和经历对他造成的创伤和影响。然而,灾害性经验和创伤给求助者造成的情感,思维和内心世界的确切影响是没有经历过这种突变人很难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想象一下一个人要面对终身残疾的亲人,甚至面对自己的终身残疾,一个孩子要面对双亲的突然辞世,一对父母要面对突然被夺走孩子。。。。。等等这些重大变故,往往还不至于此。经验告诉我,哪怕一个咨询师具备再多的专业知识,有再多的个人经验,在面对灾害创伤的求助时能达到的共情也是有限的。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现实存在,并在此基础上理智的处理共情才能保证创伤干预工作的有效和安全。

       在灾难性创伤发生之前,每一个创伤受害者及其家庭的背景经历生活都各不相同。即使经历了共同的灾难经历,每个创伤个体的创伤体验不同,所受的影响不同,他们的创伤痊愈之路也必然不同。每一个参与创伤干预的咨询师也同样是带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工作经验,和个人背景。这就决定了在面对单个案例时,每个咨询师的共情能力和共情效果也必然不同。这是咨询师和求助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现实情况永远不可能让我们在咨询之前就做出这两者的完美匹配,更何况是面对灾难创伤干预。这就意味着咨询师必然或多或少要在工作中面临共情困难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真诚的共情远比为了表达共情而模式化的表达理解和通感要好的多。比如,在以往的经验中,当我发现很难设身处地的体会到求助者的感受时,说“我很难想象在经历了这样沉重的打击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比说“我能够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要有效的多。因为我表达了真实的不能设身处地的体会,求助者往往会开始解释和描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这时,往往倾诉的大门就会打开,自助的过程也会开启。一个咨询师必须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力所不能及,并真诚的以真实的自我面对求助者,才能换来真实稳固的咨访成果。在灾难创伤后敏感而脆弱的心理环境中,不适当的共情不仅不会给求助者带来安慰和治疗,反而容易形成阻抗,甚至伤害到求助者的感情。只有适当的表达共情才能换来求助者真心的信任和理解。同时也只有这样的信任和理解才能使咨询师的助人实现它应有的价值。能够坦然而真诚的面对求助和咨询工作是助人自助能够真正实现的基础。

       同时,不适当的共情也会给咨询师本身带来困难,造成伤害。过度共情,强求自己共情,或虚假的表达共情不仅会在案例中造成工作上的失败,也很有可能破坏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内部平衡。一个成熟的心理咨询师能够意识到并不断调整和自我修复,保护好自己的心理环境,在灾难创伤救援工作中这一点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对自助没有充分理解和和领悟,不能完成自助的咨询师,不可能很好的帮助求助者自助。毕竟,一个咨询师的自我探索有多深,他才能领来访者走多远。

 

3.    灾难创伤援助中的人文关怀: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在医疗,社会保障,和大型灾难救援等领域被越来越多的唤起和强调。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等等。心理咨询与人文密不可分,与人性息息相关,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一种高级的社会关系中,成员之间需要相互依存而产生的行业。可以说,心理咨询这一专业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以往我们在面对重大灾难或社会问题时,更关注的是救命,活命。而现在,将关注的视角转向对生存状况,尊严,人性的生活条件是中国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随着这几年心理咨询行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在向重大灾难发生区域的灾民派遣救援时,加入有组织的专业心理创伤援助工作者,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的苏醒。

在面对灾难创伤的求助者时,人文关怀在助人自助中体现的尤为重要。有些求助者也许将面对终身的残疾,终生的缺失,当人丧失或被剥夺了某种能力,而生存条件又严重受威胁时尊严和人格也会面临相应的冲击。在创伤救助工作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他们人格,尊严和人性中与健全人或没有经历灾难的人一样合理的要求和愿望。在助人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依旧需要尊重他们的表达,感受和选择,甚至有时正因为他们的创伤才更应该尊重他们的表达,感受和选择。并且,咨询师需要对求助者自助的能力或者自助能力的开启和恢复有信心。不是盲目的相信求助者一定会通过心理救援而恢复往日的健康,而是相信求助者自愈的潜力,并通过咨询工作帮助求助者对自身潜力的认识和成长。毕竟,灾后的救援会结束,而咨询师会离开。求助者必须面对的是今后的生活。面对这样的工作性质,灾难创伤心理救援工作者所能给予求助者的人文关怀必须建立在一个发展性角度上,而非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这样的人文关怀最大的价值也许是,在灾后重建新生活中带来的更为长远的意义。

 

 

首发:南京心理咨询网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信息搜索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业务合作

南京心理咨询中心,南京心理医生,南京心理诊所,南京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咨询师,最好的心理咨询中心 森知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http://www.025xl.com


中心地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1206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预约电话:025-84470026 84683302 E-mail:025XL@163.com

苏ICP备09041759号 常年法律顾问 许乃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