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21 10:24:58 ★★★ |
“孩子不是绝缘体,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孩子们一样从学校、报纸、电视媒体等途径了解到灾难的信息,他们的心理的确也受到了很大刺激。”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在采访南京龅牙兔情商乐园早教老师的时候,她这样向记者表述道。自从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来,我们的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孩子的心理究竟会发生哪些不知不觉的变化?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宇等专家,请他们针对这一问题为南京的孩子们进行一些心理方面的疏导。 孩子的心理起变化 1、恐惧和焦虑 在如此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产生心理恐惧是非常正常的。很多父母也会借此机会,教育儿女们应该具有同情心与爱心,鼓励他们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捐给灾区受苦受难的同伴。可是,在孩子们表现出爱心与同情的同时,心里也会有一堆疑惑,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恐惧,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儿童的恐惧和忧虑非常真切,即使在成年人看来似乎有些夸张。孩子们对奇怪的事情会感到害怕,害怕没有人照顾他们。孩子们通常“自成逻辑”,有的孩子会主动与父母谈起,有的孩子不谈,但不代表没有这样的恐惧与焦虑。不管孩子的问题多么奇怪,都要回答。 2、危机感和失控感 有些孩子通过媒体等渠道了解到汶川地震的消息,不时能够看到各种惨绝人寰的场景和图片,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这些残忍的画面会让他们产生瞬间的极大恐惧。有的孩子表现出从未有过的胆小,如害怕坐车,时常做噩梦,回避与人交往,变得比较孤独寡言等,这些都是孩子在受到较大心理刺激之后的反应。家长们不必过分担心,只要正确地加以疏导就可以及时解决孩子的这些心理问题。 专家说,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尽可能陪伴孩子,以倾听、交谈、拥抱等形式给予必要的安慰,极力疏导防止这样的失控感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结”。要及时发现孩子与以前不一样的地方,多加观察及时引导。同时,家长自身的反映也非常重要,成年人通过表现出能够控制局面的感觉,就能够减少灾害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创伤。 3、表面好像很坚强 还有一些孩子的心理能力不是外向的,他们不会把这种感受表达、发泄出来,而是内向的,甚至自己一遍遍地重复着那些想法。 专家说,这类的孩子对我们而言,容易产生一些误解。旁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似乎特别坚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事实往往并不是这样的,他没有通过一个有效的渠道来宣泄内心负面的东西。家长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地表达出他愿意表达的想法,鼓励孩子坚强,但不可要求过高,最好不要让他觉得什么是“必须”做到的。 孩子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感情和反应,例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有些孩子会因此变得畏缩,有些会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感到困惑。但是,如果一些孩子表现出没有受到他们的所见所闻的影响,请不要感到意外。并非每个人都会立刻产生反应,有些可能在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之后才会有反应,有些则可能永远不会有反应。 家长的疏导很重要 龅牙兔情商乐园的早教专家认为:“这种恐惧和焦虑是儿童时期的压力来源之一,所以父母需要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想法,这不仅能够拉近亲子关系,还传递给了他应对焦虑的技巧。”这些技巧主要是强调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疏导,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鼓励孩子谈论震灾 让他谈论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的画面,并且鼓励他问问题,对于他们的问题给予诚恳和简要的回答。也不用担心很多问题你可能回答不了,先允许他们自由地问,谈论焦虑本身就是对焦虑的减轻。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绝对不要批评或嘲笑孩子的恐惧和胆怯。在家庭中保持通常的日常生活方式,例如饮食、各种家庭活动和睡眠时间等。这将使孩子们感到更加安全和有条不紊,而他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与自己感觉最熟悉的人呆在一起。 从科学角度来谈论震灾 告诉他们地震形成的原因,你可以这样说,是因为地壳运动,大量的能量被冲撞出来,引起的房屋倒塌。正好四川汶川那个地方,就是特别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当时很多小朋友在课堂里上课,不知道会发生地震,所以房屋倒塌下来,就把他们压着了。然后,告诉他们南京不属于地震多发地带。这里是很安全的。 教孩子学会自救方案 讨论一个“地震家庭自救方案”,告诉他们就算发生地震,还是有办法可以保住生命,这个步骤可以真真切切地教给他们技巧,而且可以让他们极大地感受到安全。 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情况 尽量少地让孩子看到一些悲惨的镜头。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更多的拥抱,对他们突然的依赖行为不要介意。 帮助孩子看到积极面 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国家和政府会倾尽全力帮助那些失去了爸爸妈妈的孩子,全国人民捐献的钱物,会用来给他们建立新家,建造新的学校,会有专门的人照顾他们,他们会重新得到温暖。 最后给孩子一个保证 告诉他,每个人都会死,那要到很久很久以后,绝对不是最近。爸爸妈妈很爱你,所以我们会为了你健康,全心全意照顾你。绝对不会离开你,一直到你完完全全长大。 专家指出,孩子自身本来就具备一定的利他倾向,家长们不必刻意利用这次地震对孩子进行献爱心的教育,爱心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不是通过一两件事情就能培养起来的。另外,家长自己奉献爱心的行为其实比说教的语言更加有力量,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家长的爱心行动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
作者:王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