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1 14:20:17 ★★★ |
社会比较:我是一个失败者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所有人都会进行某种社会比较。比如,我挣的钱是否足够多;我长得是否足够漂亮;我的能力是否和别人一样好;我是否吸引人……正常人也会无意中做这样的比较,但这种比较不会挫败他对自己的信心与自我接纳,毕竟没有人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得好,而且也没有必要拿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比较。他可以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他清楚自己的缺点,也知道自己的优点与值得肯定的地方。就算有人比他更出色,他也不会因此而自怨自叹,毕竟他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生活中总会有人比我们出色,有能力,这是一种客观现实,而不是自我否定的依据。在这种理性思维的作用下,正常人很少会进行一些无意义的比较。如,和唱歌好的人比音乐天赋;和擅长跳舞的人比舞蹈才能;和口才好的人比较口才;和天生丽质的人比外貌或身材……毕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没有必要拿自己和所有人的天赋进行比较。例如,我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师,虽然口才对我很重要,但我没有必要和播音员比口才;虽然专业技能对我很重要,但我必须承认很多专业人士比我有才能,但我并不会因此而自卑,毕竟人生重要的不是进行这种无意义的比较,而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快乐仅仅来自于超越他人,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获得幸福,毕竟你总会被他人超越。而且当我们把快乐完全寄托于事情的结果,我们就无法真正从过程中获得快乐,这种仅仅为了“取胜”而活的人,将会活得很累,很辛苦。毕竟,这种对“求胜”的刻意追求不是来自于真我的需要,而是来自于满足病态自负的需求,最终你将沦为“魔鬼”的奴仆。 病态自卑与病态自负者在这种“社会比较”中都不客观,总会受到理想化自我的干扰,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病态自卑者在社会比较中总是把自己沦为失败者的角色;而病态自负者在这种社会比较中却总能找到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虽然在现实中他并不比别人强。 病态自卑者往往会和那些在某些方面明显比他强的人进行比较,原因在于他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因为理想化自我的存在,所以他认为自己应该是善良的、漂亮的、开朗的、有能力的、受人欢迎的,但现实中的他恰恰并没有达到这些“应该”。但他还是幻想自己可以做到,只是抑郁成了绊脚石,并认为如果没有抑郁,一切都将不同。当他没有放弃理想化自我的幻想的时候,就无法意识到这种病态社会比较的问题所在,依然会固执地认为,正是因为自己不够有能力,所以才无法在所有的竞争中取胜。结果,他越来越无法看清事实,也无法放弃这种病态的社会比较,只会一味地盯着自己的不如人之处,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并会无意识地去美化自己所不具备的优点,而放大化自己的缺点,结果当他在人群中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别人很“高大”,而越加抬不起头做人。 病态自负者大多数时候并不会感到自己失败,但当有缺点是他无法消除的时候,他往往会感到自己在自卑与自负的两极徘徊。自卑是因为他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自己,而自负是来自于他把幻想中的优点集于一身。所以,就算他口头上认为自己失败,但在内心深处也依然认为自己鹤立鸡群,高人一等。虽然在幻想中他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但现实总会自动找上门来,让他认清自己的真相——自己只一个有缺点的普通人。所以,有时他会回避一些他无法取胜的情景或人,看似是偶然,实则是必然。只有这样,他才能保持其优越感。一些他不擅长的事情就会尽力回避,即使这种失败其实不算什么。例如,一位女性患者,小学的时候因为当众唱歌没有发挥好,以后她就再也不登台表演;初中的时候当她在运动会上没有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以后就再也不参加运动会。虽然她嘴上说是不感兴趣,实则是一种逃避,只有这样她才能逃避现实以捍卫自负,才能继续在幻想的世界中“飞翔”。 一些“中毒太深”的患者,虽然现实的失败摆在面前,他还能以“芙蓉姐姐”般的自恋来自欺。如,我就是很漂亮;我就是很完美;我就是很成功;我就是不平凡……当指出其自负缺乏现实基础的时候,他也总能如数家珍般地例举出过去的成功。如,我小学的时候如何如何;中学的时候如何如何;过去如何如何……有时他也会轻易地“打败”他人。如,他人学习好,但我体育好;他人体育好,但我个人素质好;他人长得好,但我有气质;他人有气质,但我有文化;他人有比我有钱,但我其它方面比他好……他为了维系其病态的自负,可谓是费尽心机,其实他就是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面对自己的不如人之处。所以他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好,来“打败”别人。但当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不得不面对被他人超越的时候,就会陷入到深深的自恨当中。因为他要在各各方面都胜于别人,为了求胜,他会放大化自己的优点;为了求全,他会因为自己的不足而自卑,结果他就在自卑与自负间摇摆不定。 失败,因何失败?虽然表面上看是和他人比较,但实则是和理想化自我的比较。因为他期望比任何人都强;不能被他人超越;受到所有的关注与肯定;摆脱作为一个人的局限性,所以他才会关注自己那怕一丁点的缺点,他才会和所有人的优点来做比较,才会一味地因为自己的“不够好”而自贬,才要解决自己所有的“缺点”。只有这样他才能捍卫其自负,他才能继续维系理想化自我不可动摇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他不能用理智的观点来放弃这种病态的社会比较。 回归理智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社会比较的非理性及这种社会比较的内在动力的来源,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为放弃这种病态的社会比较铺平道路。也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在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我们才能对自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而非怨恨;当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和期待的时候,才能对别人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宽容,而非苛责。
首发:南京心理咨询网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