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3 15:27:43 ★★★ |
抑郁与完美主义 上文谈到,一个人对待事物的看法会影响情绪,所以通过改变负性思维与信念就可以改善情绪状态。但有时负性思维与信念非常固执,无法轻易地用理智说服,这时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 对负性思维与信念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负性思维与信念的产生,很多时候都源自一个人的“追求”——正是因为一个人有被所有人接受的追求,所以才会过于担心别人的看法;正是因为一个人有使自己变得十全十美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自己哪怕一点缺点而耿耿于怀;正是因为一个人有超越所有人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自己的失败及不如人之处无法释怀;正是因为一个人有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的追求,所以才会对现实中的自己百般挑剔与不满…… 对自己的苛责与否定越加强烈,也就预示着“追求”越远大。患者只有达到这种“伟大的追求”,才能停止自贬与自我憎恨。负性思维与信念来自于“追求”受阻,或者说是对没有实现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惩罚。只有成为幻想中的自己,只有达成幻想中的生活他才能真正停止这种自我攻击。所以自我攻击有时也是一种逼迫自己达成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手段,就好像皮鞭一样,虽然抽在身上很痛,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驴”跑起来像一匹“马”,如果放弃这种手段,那么“驴”只能是“驴”了。正是因为无法面对这样的现实,患者才会不断地苛责、攻击、憎恨现实中的自己,这样总可以维系成为一匹“马”的幻想。例如,负性信念“如果我做得不够好,那么我就是一个失败者”。以前的我只会逼着自己做到“足够好”,当做不到的时候就会否定及苛责自己,却没有反思这种价值观的错误之处:做得“不够好”,那什么才是“足够好”?世上真的存在这种“足够好”吗?别人都达到了这种“足够好”吗?这种“足够好”是否是过于理想化,而非现实。是否正是因为这个“足够好”过于脱离现实,才显得自己“不够好”。当我放弃了对这种“足够好”的追求,放弃了这种做人做事的价值观的时候,这种“不够好”的感觉才慢慢变淡,我的心态才慢慢变得平和。我后来发现,这个“足够好”正是内部暴君的期待,它想把我变成一个没有缺点,受到所有人欢迎的“成功者”。而这个“不够好”,正是现实中的自己,那个“奴仆”,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暴君的要求。只有放弃这个“足够好”的自我要求,脱离暴君的统治,才能真正地同自己和平相处,才能真正地爱自己——这个“不够好”的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负性思维与信念表面看来是自贬,其实也蕴含着巨大的“希望”。如,只有被人爱,我才是可爱的人;只有成功,我才有价值;只有完美,生活才有意义;只有超越他人,才能抬起头做人;只有不犯错误,才能被他人接受……如此“希望”其实正是来自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活在幻想的完美当中,总比残酷的现实要来得好。试想,一个从小备受苛责或成长经历中有太多的创伤性经历的人,自然心中会对现实充满恐惧,对现实中的自己产生不满。“需要”没有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就很容易在幻想中去满足,对现实中的自己不满,就容易在幻想中创造出一个完美的自己,来应对这残酷的现实。在他的世界中或许会认为:如果自己“足够好”,也许他人就不会如此对待自己了。一位女性患者,极为在意他人的看法,并且容易责任内化(别人欺负她,她不会认为这是别人的错,反而认为是自己不够好)。在人际中她总是很“善良”,害怕得罪人。同样,做事情她也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因为她害怕遭到别人的否定。就算她如此“努力”,依然整日活在紧张不安当中,害怕别人“了解”她之后就会离她而去。从中我们可知她“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善良”、“完美”的人,所以才对现实中的自己如此不满,甚至隐藏真实的自己以讨好他人,博得他人的肯定。这种“解决法”成了她应对现实的生存法则,但可悲的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成了问题的一部分,让她活得不真实,也不能平和地同自己相处。 很多患者在头脑当中都存在一个理想化自我的幻想,幻想如果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那么自己就可以接受自己,人生也会变得有意义。他无意识中对自己苛责,也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正是因为一直抱有这种病态的追求——把自己变成完美、没有失败及缺点的人,所以才会形成这种“有条件”的自我接纳。如,只有被他人肯定,我才能接受自己。在这种“有条件”的自我接纳作用下,一个人越来越远离真我,越来越陷入对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之中。但可悲的是:人总逃不过现实。不能放弃幻想,“自我的战争”就此被激发。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人为何不能接受真我,反而要逼迫自己达到理想中的自我?为何不能平静地生活,而是要不停地进行“旧城改造”?这其实和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及监护人(主要是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往往会发现患者有着一个容易苛责与吹毛求疵的父亲或母亲,从小无论他如何努力都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与期待。当然,就算父母不那么具有攻击性,仅仅是忽视或冷漠也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很难意识到这是父母的错,反而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不爱自己。之后他就会更加努力做得“足够好”以博得父母的爱,越加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当家庭中有不止一个孩子时,如果父母更喜欢其中的一个(如,重男轻女),抑或是其中的一个更为优秀,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那么另一个孩子就会感到受忽视,就会努力在其它方面取得优势。比如,一个孩子学习好,另一个如果无法在学习上取胜,也许就会对体育或音乐等发生兴趣。当父母爱的天平过于倾斜的时候,受忽视的孩子就需要更加努力——努力成为一个“乖乖女”或“乖乖男”,通过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懂事”的孩子以寻求父母的关注与认同。这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他自己,为了取悦父母他已经从小就开始“表演”,不再是真实的自己了。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当孩子从小过于受关注、重视、溺爱或太早就取得了“成功”,成了周围人讨论的话题,关注的中心。这时他就会认为:我就应该是“中心”,就该受到他人的关注,就该比别人强,就该拥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当这种自负一旦形成,他就很难容忍被他人超越,就很难接受不再受人关注的事实,也无法面对自己不如人之处。当病态的自负被现实击破,当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难以维系,他“生命的意义”就成了再次找回那个受人关注、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自己。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脱离真我,追求理想化自我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毕竟,当一个人没有得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肯定与爱的时候,内心中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与恐惧,而追求幻想中完美的自己,最起码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点希望——也许成为了理想中的自己,就可以得到父母的肯定与爱。渐渐地,这种自我保护的“追求”,成为了做人的内在驱力,生存的最高准则,就算扭曲真实的自己也在所不惜。而对于在溺爱与备受关注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维系理想化的自我,不是自我保护,而是“圆梦”——如果自己足够完美,就可以再次找寻到君临天下、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不能面对现实,因为现实只会让他知道自己仅仅是只“丑小鸭”,而不是万众瞩目的“白天鹅”。 有人可能会反问:人难道不应该变得更完美?人难道不应该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人难道必须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人是应该对自己负责,也应该有追求,而不是混沌度日,但我们必须反思这种追求的内在动力,是发自对事物本身的热爱,还是出于恐惧与逃避现实的努力。如果是后者,那么这种追求本身就好像“夸父追日”一般悲剧,因为他正在追求一个永远都达不到的结果。也正是因为“现实”无法接受,“理想”无法达成,所以他才成为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生存的人,所以他永远无法对自己满意——无法对真实的自己满意。 所以,解决之道在于放弃幻想中的完美,放弃病态的追求,接受现实与现实中的自己,而不是一味把自己变成理想中的样子;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局限性,而不是活在对幻想的追求及对现实的逃避当中。 下面我将借用“完美主义”这个概念来详细阐述上述观点。当然这里的“完美主义”不仅仅是指一种做事情过度认真,在意细节,更多的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完美主义。比如,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病态自负与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过度控制一切的需要;去除一切缺点与不确定性;得到所有人关注与喜爱;维系一种完美无缺的形象;超越所有人的追求;把一切做到尽善尽美的需要;一切逃避现实与现实中的自己的努力…… 三个自我概念的说明:理想化自我、真实自我、现实自我 理想化自我:乃是为了逃避现实而在内心中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形象。因此对个人而言,它是绝对完美的,必是生活的最高标准。但它产生的基石是幻想,而非现实,是一种把幻想当成现实的自我陶醉状态。 真实自我:乃是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潜能的一部分,是活生生的,是一个人真正的生命的中心。它使人按照个人的天性及天赋潜能,自由、建康地发展,沿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 现实自我:是真实自我受环境的熏陶炼铸,所表现出的状况之综合,它是实际的,是现实的。简而言之,它是真实自我的外在表现。有时,它也会被理想化自我所扭曲——为了达到幻想中的完美,逼着现实中的自己以符合理想化自我的期待。
首发:南京心理咨询网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