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2-5 14:37:07 ★★★ |
理想化的双亲影像 柯赫将自恋型构中的理想化部分描述为「 在精神分析中,早期精神发展的两个面向之一的复苏」( 1971, p.37)。另一个面向即是夸大自体。这两个部分在早期发展中同时演进,是婴儿企图恢复已经破裂的幸福状态所做的努力。在理想化的双亲影像方面,精神将完美指定为一个「古老、原始(过渡)的自体客体。」(Kohut,1971,p.37)
婴儿用所有存在于理想化客体的力量来追寻恒久的结合,以求感受到完整及活力, 不过,孩童终究必须矫正这种理想化,否则便必须永远依附于一个理想化的人物才会觉得完整无缺。柯赫认为恒久的精神结构是在经过好几个将理想化自恋状态再内化的过程后才建立完成的。过程之一是理想化渐渐经由儿童对双亲能力有其现实上的极限的体验而逐渐修正。柯赫在1963年第一次称此过程为「 通过客体的途径」( passage through the object)。除了能减少理想化之外,「通过客体的途径」也使孩童将双亲特有的情感态度及反应特质加以内化。
「转变内化作用」( 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 是另一种结构建立的过程,类似佛洛伊德在1917年所描述的哀恸过程。根据佛洛伊德的说法,精神结构在失落(loss)之后开始发展,投注于已失落的客体的原欲被抽回,并以一种潜意识记忆的形式内化。所失去的客体被保留在记忆中,其特质则变成人格的一部分。
就柯赫而言,当理想化逐渐从孩童的照顾者身上抽回时,精神结构就会开始发展。这些内化过程会产生新的结构,它负起过去由理想化客体执行的心理功能,而全无该客体之个人特质。当孩童的失望是渐进的而在可以处理的程度内之时,理想化就会一部分、 一部分的抽回,柯赫称此觉醒的过程为「恰到好处的挫折」( optimal frustration) ; 然而当这种觉醒是突然、大量的发生时,挫折就不是恰到好处了,而儿童便无法一部分、一部分地处理大量的失去,因而转变内化作用就不会发生了。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
作者:Allen Si… 文章来源:《汉斯·科赫与自体心理学》 |
|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