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京心理咨询网 > 频道中心 > 心理常识 > 心理诊所 > 正文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3-21 17:33:53          ★★★

 

互联网时代,面对每天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大家仿佛一下子变成了通晓万物的人。

任何人的观点和道理,你可能都觉得不新鲜,别人刚一张嘴,你便将早已准备好的那句“那个我知道”,“这个我听说过”,“你说的我都懂” 迅速抛给对方。

就好像前几天,朋友圈有个读者给我发微信说:

“你文章中说的那些道理我都懂,但是看了也就看了,仅此而已,对我生活并没什么帮助。”

我忍不住好奇,看了下她发的朋友圈状态,发现她经常愤青和抱怨,看什么都不顺眼,满篇充斥着负能量,似乎过的并不怎么样。

我二话没说,迅速将其拉黑。

这不正是电影《后会无期》里那句经典台词的现实版演绎吗?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从小到大,我们之所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和懂得道理,就是为了在深入了解这个世界的基础上,有能力、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并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人,比如上面那个读者,道理虽然越懂越多,却仍然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每一天,成就的不是人生辉煌而是永无止境的平庸。

因为他们始终不明白,懂得道理不等于真的知道,懂道理也不等于开始行动,懂道理更不等于改变人生。
一言以蔽之: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1

懂得道理≠真的知道


当你说听懂了,明白了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认识和深刻的洞察,也就是所谓虽然听到,但并不知道。

这一方面是由于认识水平不够,所以仅停留在对这句话表面意思的理解上,没有抓住本质;

而另一方面则因为这个道理或观点跟自己固有的认知有差异,心里并没有真正地接受。

比如,我的文章曾多次建议大家在工作中要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自己,在组织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曝光率和存在感。

如果把这条建议当作一个道理的话,我发现因为上述两种原因使然,有些人并未真正理解这个道理并正确运用:

有人因为担心工作干了却没被领导看见和认可,干了也白干,所以终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工作质量反而下降。其实ta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展示和曝光自己的前提,是必须将本职工作做好,有过硬的本事才行;

有人本来就很讨厌公司中那些爱表现的人,觉得那是幼稚的“爱出风头”的行为,所以反过来要是让自己学会表现和展示,ta心底里相当抵触和排斥,才不愿意那么做。

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文章是看了,道理是听了,但是其实并不知道,也不明白,更不接受。

生活中这种例子随处可见:

比如,年轻人虽然懂得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却每天都做着不用干活,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梦;

父母们虽然知道孩子的培养需要家长的耐心陪伴和引导,却始终一边心不在焉地陪孩子,一边紧盯着手机刷不停。

道理在还没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之前,还只是听来的、别人的道理,你当然感觉跟自己没有丝毫关系,所以就算听了1000遍,你必然觉得毫无用处。

但其实不是道理没用,是你根本没有耐心去好好挖掘其背后真正的内涵,是你自己并不知道真正的道理是什么。

 

 

2


懂得道理≠开始行动


电影《闻香识女人》中阿尔·帕西诺饰演的史法兰中校有这样一句台词:

“Now l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l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lt was too damn hard.

我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毫无例外的,我总是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我知道,但是我从不走那条。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太他妈的难了。”

这真正揭示了很多人在面临人生选择或遭遇困难时,为什么明知道如何做是对的,却最终没有选择那么做的真实原因,那就是:

逃避困难和害怕失败。

新道理出现,无疑会对自己现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带来冲击和挑战,如果你打心眼里认同并接受,你就必须为此做出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

改变,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不适应,不习惯甚至伴随着痛苦,而人的天性使然,会更倾向于拒绝改变,保持现状。

这情有可原。因此大部分人在获知新道理后,首先会选择逃避困难和消极抵触,其典型的表现是拖延,懒惰和熟视无睹。

网上有句话听上去有点刺耳,但不无道理:

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都轮不到拼天赋。你离你的目标很远仅仅是因为你没努力,就是懒。除此别无其他。

比如,我们都知道很多商业大佬习惯早起,勤奋程度让人望尘莫及:

苹果CEO库克早晨4:30左右就开始收发邮件,5:00就已在健身房锻炼,据说他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
潘石屹每天4:00起床,然后看报,6:00开始晨跑,8:00前开始工作。从微博上看,潘石屹几乎每天都晨跑5公里。
郭台铭起床时间据说也是四五点,起床后游泳或跑步,7:00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深夜。自称创业三十五年以来,每天平均工作15小时。

看到这样的新闻,谁都会觉得励志又扎心,学到了“优秀的人比我们还努力,还勤奋”的道理,但你是不是听过就算了,从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比现在更努力,更勤奋?

 

相反,你一定会听到无数为自己开脱的理由,保证绝不重样,如下:

“4点钟起床对身体不好”
“冬天是养生的季节,应该晚起”
“我就是早上起不来啊”
“起来那么早干嘛啊”

而真相却是,那些什么道理都懂的人,要么不想吃苦,一拖再拖,得过且过,混沌度日;要么没有方向,瞎忙乱转,用低水平勤奋掩盖低效和盲目。

 

3


懂得道理
却因为害怕失败不愿改变


乔布斯曾经说:

成功没有捷径。你必须把卓越转变成你身上的一个特质。

换句话说,你如果一直让自己处于平庸状态,没目标,没行动,不努力,不付出,或者仅仅用瞎努力和假勤奋感动自己,那你又凭什么享受成功和胜利的果实呢?

因为害怕失败也导致很多人道理虽懂,却不愿向前一步,做出改变。

比如你明知道在一家公司或同一个岗位时间过长,学习能力下降,薪资水平低于市场,但就是不愿或不敢通过主动转岗或者辞职跳槽,来实现自我突破。

因为你担心在新岗位不适应,挑战大,干不好,风险高,所以不如干脆选择待在原地。

懂道理,如果只停留在思维和认知层面,却因为害怕困难、风险和挑战,拒绝做出行动上的主动转变,哪怕连尝试一下都不肯,那再多的道理,也只不过丰富了你聊天和装逼的谈资,除此之外,pi用没有。

你,还是那个一事无成的你。

 

 

4

懂得道理
对要做的事进行取舍


懂了那么多道理,使得每个人想要的东西太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

但最终为此付诸行动的人却少之又少,就是因为有N多想法,根本没有精力同时开始做这么多事,索性全部放弃。

如果你能将这些事做一下基本的分类,其实就可以有所取舍,做出更理性的决策,要知道,少做比不做要强太多。比如这样分类:

必须做的
最好做的
想要做的

如何区分呢?你只要问自己,这件事如果不做,会怎么样?那些已经或将要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就是必须做的。

比如,你现在是大专学历,必须做的就是提高到本科或更高学历,因为在未来激烈竞争的职场中,学历虽然不能完全代表能力,但是大专的学历一定不会把你送上管理岗位;

对毕业5年的人来说,买房买车就不是必须做的,甚至连最好做的都不是,只是想要的而已;他们必须做的是找到好平台,迅速锻炼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让自己增值;

其实还有很多花哨又复杂的工具教人如何做选择,但其实你自己比任何人和任何工具都清楚自己最应该去做什么,只是你在逃避,不想开始而已。

真正区分人与人差距的,不是知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你是否做了。

 

写在最后:

道理都是别人的,到底管不管用,没有亲身经历和实践过,那永远停留在嘴炮阶段,就好像文章开头的那位读者一样,没有真正的行动,再灵验的道理也是百搭。

在1000个道理面前,当你还在指指点点,哪个不适合,哪个不全面,哪个有问题而犹豫徘徊甚至从未行动时,你身边早有人起身超越,拼命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他们信奉的正是那句知名的广告语:“Just Do It”。

没错,就是这样:去做吧。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哟。

作者:木沐 文章来源:爱折腾的壹休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信息搜索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业务合作

南京心理咨询中心,南京森知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医生,南京心理诊所,南京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咨询师,权威心理咨询机构 森知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http://www.025xl.com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逸仙桥旁) 预约电话:025-84470026 84683302 E-mail:025XL@163.com

苏ICP备09041759号 常年法律顾问 许乃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