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京心理咨询网 > 频道中心 >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治疗 > 正文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30 10:49:51          ★★★

第三章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

 

目前社交恐惧症有很多治疗方法,大体可分为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当然其中依然可以细分,比如,治疗社交恐惧症治疗的就有很多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当然也多种多样。而目前又出现了各种仪器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它们都宣称可以很快、彻底地治疗社交恐惧症。所以,如此繁多的治疗方法,也会让患者茫然,许多人也会因此走很多的弯路。

森田正马教授(日本森田疗法创始人)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日本就已经觉察到了这种现象,我们来看看,在他的著作《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的根治法》中是如何评价这种治疗乱象的。

 

对疾病的迷信

一说起患病就想到服药,一说到精神性疾病就想到催眠术(念咒祈祷与此同理)。这种观点是来自固有传统的一种迷信思想。甚至连医学科学不断进步的当今社会的医生们,也很难说完全摆脱了这样的迷信。断了手指的人,即便服药他那手指也不会长出来。治白痴从来也没有什么特效药。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疲劳的时候,服药并不是恢复疲劳的好办法。用入浴或饮酒等办法提神,只能起精神刺激的作用。实际上,没有相当的休息就不能恢复疲劳。

一般所谓疾病,引发形成这种故障的条件和情况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由于普通人不了解其内在原因,所以多数人都误认为各种治疗均有效。实际上,所有疗法,都是靠生命活力所提供的所谓自然良好状态的辅助作用。恰如培植植物必须给它提供适当的土壤、日光、空气和水分,并要驱除害虫那样。如果只靠给药或拔苗助长,病不会好,植物也不会发育成长。

 

                 生活在金钱世界的医生

医生给患者开药,实施各种治疗等做法,并不单纯依据医学理论进行的。此外,还有很多复杂的社会原因。把医生当作一种社会职业来看,还必须看到当今金钱世界上流行着的一般社会潮流。首先,作为治病郎中按一般风俗习惯,诊察过症状后就必须给药。这已是由医生与患者两者相互对应的必然关系决定的。对这种作法很难讲谁是谁非,谁好谁坏。如果说不好,只能说双方都不好。医生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如看过病后不开药,不收治疗费,那算怎么回事呢!另一方面,患者也认为无论如何也应该拿到药才对。在这中间,即便患者拿了不必要的药,也已成为一种习俗。迷信思想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牢固的地盘,这是不难想象的。在这样的迷信思想的基础上,患者觉得只有拿了药才心安理得并感恩戴德。但是,在这种心安理得的迷信过程中,有的将正确的治疗方法弄错,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病情加重或恶化,这是一种很大的危险。特别是有的吃了些不必要的药,白白地使那未曾患病的人也造成对病的恐惧不安。这种作法,不只徒劳无益,且属无事生非。

 

           形形色色迷惑患者的郎中先生

某眼科博士把一位患者诊断为近视或潜在性远视后,给了够服一个月的丸药打发回家。据我们一般见解而言,医学上由于某种理由,判断确实十分困难。但是,还有一位标榜自己是专治生殖器方面神经衰弱的博士,他对某一位年轻的处女诊断为潜伏性淋病,并让她每天进行局部性冲洗,治疗期一个月,并要预交两成定金。

从医学上讲,确实可以大体上预先规定好治疗期限。但如这种情况,据我来看,这位患者的这种病很难想象可以治愈。另有一位医师,大力宣传自己的返老还童法。我最近曾接待了三、四名经受过他这种手术的患者,他们都被迷惑,想通过这种手术可以治好神经衰弱,当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目前,治疗保健方面也和服装穿着那样,出现了一种因追求新颖而此起彼伏的潮流。因此,有很多医生,一听说是神经衰弱,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就给予通电治疗。并且还流行着注射精液蛋白(Spermatin)、碘、钙、生理盐水或其他什么东西等的做法。足足地接受完了这些治疗之后的神经质患者,虽然受够了毫无疗效的“新疗法”的惩罚,但是,仍有新的患者陆陆续续,接连不断地来蒙受他们的迷惑。这些都属于社会上存在的,那种医生与患者间的对应关系所决定的必然现象。如果患者一方一味地迷信这种眼前的暂时性精神安慰,要求接受这些换汤不换药的所谓“新疗法”,那么,医生这一方面也就必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能满足患者需求的门庭与设置。

如象这些通电疗法或注射疗法,可以说在开始的三次、四次里,似乎都会收到某些所谓的疗效。这主要是由于在精神上受到了伪装暗示的作用。到了七次八次、或第十次,就会恢复原状,失去效能。再往后,无论持续多久。也不会再出现什么效果。但是,患者中那些最憨厚愚蠢的部分人,有的竟要通过60 次或80 次之后,才终于因为毫不见效而来找我。

从医生的角度讲,对类似这样的治疗,经过数次之后,如果患者感觉见轻,医生也可以认为这是治疗取得的效果。如果此后患者不再来就诊,医生当然也不可能知道疗效是否持久或短暂。这对于并非从事专门研究的医生,更不能勉为其难。这样做的结果,也就无法知道医生与患者谁好谁坏。只有经过较长时间,双方那追求侥幸或好处的想法,才有可能逐渐淡薄了。

        

患者对疾病应持的态度

对于急于求成,不管怎样,只要能治好自己的神经衰弱就行的读者们讲,如此漫无边际地与直接治疗毫无关联的解说下去,也许会觉得太絮叨。但是,对这一问题,是不能着急的,必须沉住气慢慢地思考一番。首要的一条,则是要摆脱自己的迷惘,切勿随波逐浪,受社会上一般风潮的左右。

              

 要弄清疾病性质

为了对疾病进行确切而又适当地治疗,首先就必须弄清楚该病的性质。对疾病性质的探求丝毫不予重视,一味地迷惑于这样那样的所谓新疗法,这无异于盲人瞎马,企求那种偶然碰巧,歪打正着的侥幸、倘不坠落悬崖已是万幸。

……

倘能真正摆脱那些歪打正着、胡拉八扯的怪论,认真对自己本身的实质清醒地加以认识的话,这就会获得自身那坚实的求生力量。它绝非一般,散发开来可以绽成万朵樱花、凝聚起来则好百炼的钢铁。倘你真正回归到自己那本来的自然时,病号也会变得康复、弱者也会变得强健。

 

 

    一百年前在日本发生过的治疗乱象,似乎正在当今的中国重演。上个世纪,心理问题在中国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心理治疗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如今,虽然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断地提高,却赶上了一个以金钱为中心的浮躁的社会,所以难免会出现各种迷惑患者的所谓“新疗法”。而患者又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只要可以治好,不管怎样都行。这样,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仅延误了治疗,有时还会加重病情。我曾经接待过这样的一位患者,她为了治疗自己的焦虑,于是到医院进行诊疗,当医生发现她的焦虑一部分和无法接受自己的性经历有关,于是建议她:恐惧什么就面对什么。本来这句话无可厚非,但医生所谓的面对,却成了建议她和自己发生性关系,以此来缓解她对过去性行为的自责。虽然经过此“疗法”,这位患者对过去性经历的焦虑感有所减。但其实这仅仅是医生利用职业之便,把患者当成自己性满足的工具而已。而另一位患者,因为轻信了广告,去做了手术治疗,结果当我为他诊疗的时候发现,虽然他恐惧和抑郁的情绪因为手术得以缓解,但却变得麻木——缺乏了正常人的一般的情感体会能力。估计,这种不负责任的“治疗”,是满足了那位医生挣钱的欲望吧。(看看这两个案例是否合适,是否可以找到更适合的)

正如森田教授所言,我们不能随波逐流,急于求成,受社会一般风潮的左右,必须沉住气慢慢地思考一番——为了对疾病进行确切而又适当地治疗,首先就必须弄清楚该病的性质。对疾病性质的探求丝毫不予重视,一味地迷惑于这样那样的所谓新疗法,这无异于盲人瞎马,企求那种偶然碰巧,歪打正着的侥幸、倘不坠落悬崖已是万幸。

 

对疾病性质不加探求,一味地幻想某种神奇的方法或药物可以帮助自己摆脱疾患的患者不再少数。在我接待的患者中,很多人急于让我提供某种方法或程序化的步骤,他只要按照这种方法及步骤去做就好了。如果治疗真的如此简单;如果疾病真的如此单纯;如果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相信患者也不会花钱来做治疗了,毕竟我们百度一下就可以了。当我没有快速给出她所期待的立竿见影的方法的时候,很多人就对我及治疗开始失望了起来。于是他可能会继续去寻找他想要的“捷径”——某种药物、某种仪器或神奇的催眠——只要宣称可以快速地,不费力地帮他解决问题的治疗方法。

盲目,会让一个人变得短视;急切,会让一个人变得肤浅;捷径,会让一个人变得懒惰……一些人倒是在寻找“神奇的治疗”上花了很多功夫,但却不肯哪怕花一丁点的精力来反省自己,反思症状。我们只会责怪症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却没去感悟——为何我们一直恐惧他人习以为常的小事,难道真的是我们的运气差,真的是我们遗传,难道仅仅是巧合?一概而论的解释,往往没有触及问题真正的核心,一个好的侦探,不会对着死尸说,每天都要死人的,你运气不好罢了,然后做出这个人不小心撞到刀上了,所以是一个意外的判断。其中的疑点是,为何刀恰好在这里,为何是这个人,而不是别人?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我们的治疗中,为何是我,而不是他;为何我恐惧,而他不恐惧;为何我不能面对自己;为何我不能接受“症状”;为何,为何还是我……

太多的疑点被我们所忽略,但我们只想赶快平息这些问题。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返回本书目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信息搜索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业务合作

南京心理咨询中心,南京心理医生,南京心理诊所,南京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咨询师,权威心理咨询机构 森知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http://www.025xl.com


中心地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1206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预约电话:025-84470026 84683302 E-mail:025XL@163.com

苏ICP备09041759号 常年法律顾问 许乃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