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3-28 16:18:37 ★★★ |
最近朋友圈的人好像都商量好了,全在刷一套表情包: 苏大强的“我要喝手磨咖啡”。 《都挺好》虽然有很多让人心乱如麻的家长里短,却也成了不少人的快乐源泉。 但在家长里短中,还有很多不可忽略的细节。 每一条,都是不可错过的职场潜规则。
1 发脾气是本能
对于工作,她近乎看不见“人”的存在——是“事件”,是“效率”,是“公司的利益”。 公司面临危机时发生内斗,孙副总联合公司股东,要对公司各部门的账目进行严格审查。 按理来说,集团董事长老蒙病重不在,不能做如此重大的决定。 苏明玉抓住这个理,不同意孙副总查账。 孙副总开始“人身攻击”,说老蒙住院就是因为苏明玉带着同僚上交檄文导致的,说她们是想把公司据为己有。 一旁的人急了,直接在股东董事面前没了好气。
这时候苏明玉摆摆手,稳定身边人的情绪。
又把话题拉回正轨,一下切中对方的要害。
在突发事件来临的一瞬间,情绪稳定的人,才能不被带着跑。 职场上的“强人”,都有一套完美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案,所以才总能处理好突发事件。 蒙太带着一伙人来到公司找事。 助理吓得到车库找苏明玉: 等她上楼时,就顺便带了十好几个穿着制服的安保人员。
嘴里喊着师母,手上端着咖啡,往蒙太脚边一蹲——气势汹汹的火差不多灭了一半。
明玉没有情绪吗?不见得。 怎么忍得住? 原因只有一个:算清楚,划不来。 蒙太闹起来,受损的是公司,彼此都是利益相关者,风险最小化的方式,就是让她走。 之后明玉说的每句话,看起来都在顺着蒙太的意思往下走,又明里暗里地施压。
不理智,受害的可不是眼前的苏明玉,是公司,也就是蒙太自己。 蒙太一开始还不接茬,说索性大家一起别干了。
苏明玉也将计就计。
蒙太一听傻眼了,公司停工,必定立即造成损失。 所以识相地拍拍屁股走人。 明玉不生气,不代表她服软。 情绪稳定,不仅是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的,更是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的体现。 在这个以“工作”为评价体系的系统里,情绪属于妥妥的干扰项。 这种变量,会造成结果的不可量化。 这恰恰是职场的大忌。 端得住的人,才能在职场上站得稳。
2 “事事有回音”
只不过在职场,“靠谱”与否是用一个人的工作“完成度”来衡量的。 具体讲,就是这个人是否有“闭环思维”。 当一个人去做一件事,在一定时间内,不管这个人完成度如何,都要认真的反馈给发起人,告知对方自己的状态; 推进下一步工作时,也提前告知已做好的准备。 《都挺好》开局,大哥苏明哲的公司要裁员。 很多人只看到这是时代的背景,认为裁员风波风靡全球是经济下行的必然,难道没有苏明哲个人的问题吗? 本来妻子好不容易和明哲的上司约到一起度假,借机让明哲保住工作。 但苏明哲在接到母亲逝世的电话之后,一心买了机票急忙回国,和领导一起度假的计划只能泡汤。
就连跟上司请假的事情,都是在苏明哲上了飞机之后,让老婆代劳的。
虽然事情本身情有可原,但从领导戴维的角度来讲: 于私,这样的做法不够尊重人; 于公,这叫没有“闭环思维”。 所以戴维没听吴非的解释,就直接挂了电话。 相比之下,苏明玉年纪轻能更“成功”,也能从她掌握了正确职场规则表现出来。 蒙总病倒,苏明玉亲自到公司的二分厂找黄厂长。 黄厂长担忧,自从蒙总生病的消息出来,分厂人人自危,有些人甚至想趁乱有所行动。 苏明玉分析,现在蒙总的病情还不明朗,但她可以保证,无论如何,分厂及分厂的利益不会出一点损失。
苏明玉三言两语的反馈中,有计划、前期沟通成果、解决方案、预计效果。 这也让二厂长,没理由再有任何多余的担心。 职场中,搞定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已经有很大考验,但其实更多错误和偏差,是从人与人沟通的环节中产生的。 一个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能在开始一项任务前,搞清任务的关键以及需求。 从而明确什么可以优先,会遇到什么问题,有哪些事项一定要注意…… 先形成一轮自我可控的闭环思考。 进而将相关的进度,告知同事。
曾在朋友圈看到HR吐槽,最让人“恨得牙根直痒痒”的,是悄无声息把事情搞砸了的人。 等到需要和领导交待任务进展,如果实在有困难不能按时完成,就及时沟通,并给出能想到的解决方案,不能营造问题等别人来解救; 完成以后,主动告知领导及同事完成情况,最好附上自我体会和对经验改进的总结。 回归闭环,不仅能说明一个人有完成任务的能力,更体现了合作意识。 说得通俗些,就是靠谱。 靠谱的习惯能让对方放心,他交代的事你一定会放在心上,尽心尽力,并随时反馈,即便出了问题,也能及时补救。
3 凭“我以为”做决定
即使是像明玉这样在职场身经百战的高管,仍无法避免擅作主张的职场通病。 明玉因为参加母亲葬礼和二哥闹不愉快,不得已与合作伙伴失约,丢掉了大单子,心中倍感愧疚。 于是明玉私自打“飞的”跑到成都,跟对方软磨硬泡。 她连着两天在公共区办公,甚至自带午餐,等公司老总同意见她。
终于,对方老总答应和她一起吃火锅,在酒席上百般为难她。 明玉为了求得合作,甚至在酒桌上一口气喝完一大杯白酒以示诚意。
人家不领情,明玉回到酒店先是狂吐,又睡到浴缸,不醒人事。 明玉不仅没有得到师父的夸奖,反被狠狠骂了一顿。 因为她犯了职场中的大忌讳: 不听上级安排,自以为是。
她明知道师父交代她,不要再管洪总的事。 面对这种大项目中的合作,领导自有安排,可能不会事无巨细地把自己的规划告诉下属。 明玉不知道上司做过什么安排,私自去找对方弥补过错,反而让上司陷入被动。
明玉还想为自己辩解,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只是在努力积极表明想和对方合作的诚恳态度,也没有实际让利给对方。 可道个歉、把自己灌醉,根本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 这是在示弱。
很多时候,感动自己是一种莽撞。 工作中除了解决现实问题,更多的还有处理人情带来的困境。 其实,很多职场新人都会面临相似的困惑: 觉得自己做的明明是对的,却得不到上司的夸赞; 有时候,感觉上司明明是错的,却不得不执行。 除了小概率的“领导犯糊涂”,还有一种可能:领导自有考量。 一般情况下,因为对业务和相关人员有更多打交道的经验,上司总有更深刻的考虑。 看似简单的事,背后或许有更复杂的利益关系。 作为下属,提高执行能力,是最基本的素养。 别轻易小看领导的安排和决定。 看似“不合理”的背后,很多事没有表面这么简单,很多安排可能有你一时想不到的道理。 谋定而后动,多想多看多思考,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4 真诚 + 能力 = 不可替代性
被原生家庭辜负的她,有老蒙这样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给予她家人般的温暖,实属不易。 知遇之恩,明玉一直牢牢记在心上。 得知老蒙病危,为了确定师父的具体情况,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上四楼外墙,就为了一探究竟。 连同事都说她:你为了老蒙连命都不要了。
同事怀疑她找好下家,明玉斩钉截铁地说: “我永远都不可能背叛我师父。”
明玉家里出了事,也都是老蒙第一个要站出来给她出头。
但电视剧里的老蒙是一个被过分美化的人物。 编剧为明玉设置这样一个如兄如父亦师亦友的角色,弥补明玉在原生家庭那里缺失的亲情。 原著里的老蒙与明玉,更能反映现实: 他们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明玉为了逃离原生家庭的纠缠,早早抱紧了老蒙这棵大树; 老蒙重用明玉,与其说是情分,不如说是看中明玉能为公司带来利益。 原著中明玉说,“老蒙的本质是个资本家。” 这其中的潜在关系,她都心知肚明。 老蒙是个多疑的人,明玉的忠心和知恩图报帮助自己赢得信任,但他们之间和平共处其乐融融的根基却在于明玉自身的价值。 职场如战场,不会有人无条件为你的错误买单,也不会有人莫名其妙对你关怀备至。 你在职场所能获得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你自己的付出与价值之上。 职场中没有绝对的朋友。 这一点还体现在明玉对老员工老袁的处理上。 老袁汇报项目进展情况,被人指出成交价格过低,损害了公司利益。 虽然看出老袁“吃里扒外”,明玉不但不处罚,还给他升职。 这不是明玉顾念旧情。 其一,是老袁连续三年的销售业绩占明玉负责业务的60%,直接处罚他,会对自己很不利;
其二,明玉早就对老袁行为心生不满,想赶走他。 苦于老袁手里掌握着江南公司的核心客户资源,担心逼急了他会带着客户跳槽。 明的不行,明玉就来暗的。 表面给老袁升了职,实际上派了自己人去把他架空。
明玉对待老袁这样劳苦功高的老员工,也丝毫不顾念旧情。 忠心和能力都很重要。 二者舍了哪一种,对于上级而言,这个人都会变成威胁。 我们习惯说: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实际上,很多影响人生的关键因素,就藏在一个个小决定里。 思维方式的微小转变,会让一个人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职场永远不会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机会只会属于有能力、会争取的人。 男女并无太大差别。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哟。 |
作者:槽植小妹 文章来源:槽值(ID:caozhi163) |
|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