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京心理咨询网 > 频道中心 > 亲子教育 > 关于父母 > 正文

不是相信错了,而是相信得不够

不是相信错了,而是相信得不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9-14 11:32:30          ★★★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采访,TFBOYS王源妈妈李咏芳面对媒体痛哭,表示如果有选择,绝对不会让孩子进娱乐圈。

 

她的理由主要有两个——

1. 觉得王源失去了正常孩子该有的童年。

看着操场上打篮球的少年,校园里奔跑嬉闹的同龄人,甚至是背着书包参加暑期补习的学生,都会替儿子羡慕一下。

2. 提前体验了儿子彻底属于社会的空巢生活。

TFBOYS成立3周年,李咏芳和老公到北京看儿子的演出,舞台炫目,粉丝疯狂。

回到酒店,很久很久,都没见儿子来,老公对李咏芳讲:“感觉儿子不是我的了。”

但耐人寻味的是,王源自己对此的回应是——

如果再来一次,他仍然会义无反顾地选这条路,“为什么要过平凡的一生呢?”

 

TFBOYS绝对是新生代里的流量之王。

他们的粉丝可以包下全球“海陆空”资源为他们庆生;他们发的电子唱片让服务器瘫痪;他们做封面的杂志,两万本一秒售空。

17岁这一年,成员之一王源已经作为青年代表赴联合国青年论坛发言,还成为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年教育使者。

我看了整个访谈,挺感慨的。

我理解妈妈的心疼,但更多的,我看到的是,孩子的成长和成就大大超越了父母的经验和认知,父母由此而产生的心理落差。

妈妈其实不需要后悔,王源虽然年纪小,但对这件事看得更透彻:

“我当然付出了代价,但我更多的是幸运,为什么要过千篇一律的人生?”

这是王源的命运,担心于事无补,足够的祝福和接纳,反而会给他更多安心——比后悔更重要的,其实是信任。

中国式亲子关系里,彻底交付信任真的很难。

《屋顶上的告白》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高中男生大喊可不可以不吃鸡蛋了?

妈妈说,不可以。
 

这是关心吗?我觉得这是不信任。

尽管孩子都上高中了,却依然不信任孩子可以自己选择食物,有基本的本能去获取足够的营养。

不信任、超过边界就是控制。

“你那么矮,天生不是打球的料,别做梦了。”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不听我的,你会吃亏。”
“哎,你别洗碗了,你就没洗干净过,还得我重洗。”

这些话耳熟吗?这些话有统一的潜台词——我说你很棒只是敷衍你,其实我打心眼里不信任你。

多少孩子的未来,就被这样一句句“无心之言”打败。

我常常在想,发自内心地信任孩子,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传记电影,它回答了这个问题,并深深震撼了我。


01

 

如果你的孩子为原生家庭的贫困而自卑,你是放低自己去共情,还是拼命掩饰自己的心虚,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指责?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巴西贫民窟孩子迪科的成长故事。

他出身最贫穷的底层,父亲是医院厕所的清洁工,母亲是富家子弟厨房里的帮佣,没有合体的衣服,没有能穿的鞋子,
……

嗯,总之就是穷到底了。

即便这样,他居然还有一个足球梦,他说,爸爸,我要为巴西赢得一块奥运金牌。
 
 
一堆身着华服的富家子弟,把他当作小丑一样取笑、奚落,仿佛他的梦想就是全世界最大的笑话。

 

因为没有真正的足球,他和朋友们把袜子塞成足球的样子;

 

因为没有钱买鞋,他们被嘲笑为“光脚小分队”。

 

如果说,贫穷的土壤会滋生出自卑的种子,那么无处不在的质疑和嘲笑,会不会足以让一个孩子卑微到尘埃里?

迪科曾经几度沮丧,想要放弃,想要脱逃。

在他每次迷茫到快要崩溃的时候,他父亲告诉他:

“你必须接受真实的自己,
不能为自己感到羞耻。”

 

我也曾思索,需要内心多强大才能不惧这漫天的质疑和羞辱?

后来我明白了,那些羞辱之所以痛,是因为它戳中了我们。

而根源,就来自于对自己的不接纳,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我有个朋友,来自农村,她拼了老命,才在大城市买了房,有了孩子。

可孩子一出生,她就陷入了更深的焦虑。

☞她总怕被人瞧不起,她太想扒掉自己身上“曾经贫穷”的这层皮,于是,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3岁的儿子身上。

☞她给孩子制定kpi,每天考核孩子的朗读、背诵有没有达标。生活几乎捉襟见肘,可她仍要面子,给儿子报名了国际幼儿园。不仅如此,她还逼着自己和老公找兼职,赚钱换学区房。

但她没想到的是,孩子4岁的时候,身体突然出现问题,总会不自觉地颤动,医生诊断为“小儿抽动症”,原因是孩子压力太大,才会“精神疾病躯体化”。

拿到儿子的诊断通知书,她泣不成声。

她也终于明白,来自农村又如何?不成功又如何?没有什么,能比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更重要。

比起外界的质疑和羞辱,对自我的不接纳和否定才是彻底消灭一个人的毒药。


02

 

如果孩子不仅有外界的阻力,还有内心的牢笼,你有没有能力帮助他?

打击总是接二连三,对一个孩子而言,最残酷的莫过于,眼看着旧时玩伴,下一秒在身边死去。

年幼的迪科哭着跟妈妈说:“如果不是我提议买鞋,他就不会死。”

愧疚、痛心、悔恨……所有的不安和自责都折磨着他,迪科认命,决定放弃足球。

 

父亲知道儿子对足球的热爱,只是无法走出自己内心的牢笼。

眼看迪科失落到谷底,他没有指责儿子,也不强逼儿子坚强,而是尽自己所能给他陪伴。

在休息的间隙,他用芒果代替足球,做起了颠球、投球等各式的花样动作……他告诉迪科:

“不要急于求成,
好好享受这个过程,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很多时候,困难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孩子们的内心。

帮孩子走出牢笼的方法,不是棍棒,而是耐心。

 

在一个少年最为失意落寞之时,在他决定放弃自我沉沦放逐之时,可以拯救他的,是父母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爱与支持。

在阶级固化的今天,孩子的安全网,只是父母的钱和地位吗?

不,好的父母,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用耐心和等待,为孩子托底。


03

 

如果你知道这条路充满泥泞,孩子也许会头破血流,你是否还有勇气支持他?

电影中,母亲虽爱迪科,但一开始并不认可他的足球梦想。因为迪科的父亲,就是被这个梦想,使全家陷入贫穷。
 

作为一个母亲,如果我已经预知,这条路充满了泥泞,孩子很可能摔得头破血流,我是否还会让孩子重蹈覆辙?

 

不难作出判断,答案是否定的。

我的一位医生朋友,也曾说:“决不让女儿学医,因为做医生太苦了。每天熬夜做手术,还要承担随时被病人大骂的风险。”

我问他,假若女儿执意喜欢呢?他低头,沉默不语。

但影片中,母亲在百般纠结后,给出了答案:尊重孩子的选择。

电影中有一幕,迪科拼尽全力进入世界杯,临门一脚,膝盖受伤,几乎前功尽弃。

他万念俱灰,打电话给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该听你的话,好好念书。”

从未支持他踢球的妈妈,流着泪,坚定地告诉儿子:“我和你爸爸一起决定尊重你的选择,这是正确的,不管发生什么,我们永远爱你。”

 


04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讲述的就是球王贝利真实的人生。

贝利,被全球人民普遍视为现代足球历史最佳球员。

贝利职业生涯共出场1366次,进1283球 ,这一数字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球王贝利)

他是从贫民窟走出的奇迹,但我没想到,他一生都在遭遇质疑——

☞来自富家子弟的(对立阶层)
☞来自教练的(权威力量)
☞来自内心的(童年阴影)
……

 

1958年世界杯,巴西桑巴足球被总统禁止使用,因为“不符合现代欧洲精神,也被认为导致1950年的大失败”。

但那是贝利最擅长的。


(桑巴足球,就是贝利在贫民窟时,在街头巷尾上演的一幕幕“不准落地”的街头玩法儿。)


(教练对这种民间打法嗤之以鼻)

贝利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只有他的父亲告诉他:“就算全世界与你为敌,你也不要受到干扰。巴西足球是快乐的,你要全身心去享受这个时刻。”

就连“贝利”这个名字,都是富家子弟嘲讽他发音不标准而为他取的外号。

 

但他的父亲告诉他:

“所有人都在喊你的名字,
我不觉得耻辱,我觉得贝利时代来了。”

 

我在电影院真的流下热泪。

 

非常非常信任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

就是坚定地站在他这边,在不触犯法律和违背道德的基础上,就算他被大众质疑,你依然可以跟他共情。

就是相信他的命运,一定是好的命运,而你只需要陪伴他,走向这个命运,享受它。

有人说,《传奇的诞生》是一部剧情片,但我觉得,它是一部励志片,也是一部亲子影片。

它让我们不断审视,一路走来,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所得所失,也提醒我们不断反思,和孩子的相处中,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这篇文章——

所谓信任,其实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我们自己,而真正的信任,是一种专注的心流。

 “有时候,我们不是相信错了,而是相信得不够。”

 

 

 

 

 

 

 

 

本文预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作者:伊姐(周… 文章来源: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信息搜索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业务合作

南京心理咨询中心,南京心理医生,南京心理诊所,南京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咨询师,权威心理咨询机构 森知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http://www.025xl.com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逸仙桥旁) 预约电话:025-84470026 84683302 E-mail:025XL@163.com

苏ICP备09041759号 常年法律顾问 许乃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