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定义他人是一种控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人强行定义,贴标签过? 最近体验了一下,感觉太酸爽了。 模拟一段对话,给大家感受一下哈: 李雷:你是特别忧郁的人,就像小王子。 韩梅梅:哈哈是么,其实我也很逗逼的。 李雷:逗逼也是对忧郁的防御。你就是很悲伤的。 韩梅梅:每个人看法不同吧。 李雷:不是,是你不想承认罢了。 韩梅梅:额,不不不,我确实也不是你想的那样啦。 李雷:呵呵,不需要跟你争,反正我知道你是什么人。 韩梅梅:额哈哈(无奈的苦笑)。我有事先闪,下次再聊哈。 李雷:躲什么呀?被我看穿了吧。 韩梅梅:。。。。。。。。 韩梅梅这辈子都得以忧郁悲伤的形象活在李雷心中了。 “反正我知道你是什么人”这句话实在太有效力了,简直就是没办法解锁的手铐。 【你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如果你试图想证明自己是个圆形,他会觉得你是在狡辩:果然不会承认吧哼。 如果你不打算证明,那也正好坐实了他的推测:果然如我所料吧哼。 这就好像是,未经他人同意,就把他人拉进了自己的世界里强暴了一轮。 这种强暴思维,其实就是不给对方以更多的可能性。 曾奇峰老师发明了个词儿叫:降低他人可塑性。
为什么非要这样定义死他人呢? 也许这种“定义”可以让自己处在一个可操控的安全范围内。 在意识层面,你也许会说,你对某人的认知和定论,是你多年行走江湖阅人无数的经验。 但很可能你只是害怕人性的深不可测给你带来伤害。 为了避免他人不确定的变动性,先在自己心里给他贴上标签,下个定义。 这也可以算是变被动为主动的防御,起码当对方真的伤害的时候,你也早已做了预测,不会让自己出于被动的位置上。 这样的盖棺定论,也就像是给一个不断蹦跶的僵尸贴上了镇尸灵符一样。 所以,这里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控制。 别人怎么想的他都知道,别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活在自己建构的幻想之中。 这样确保自己始终是掌控的。
控制是对失控的恐惧
我的答疑群里,一个妈妈说了这么个事情: “我儿子最近接二连三的自己剪头发,发型前帘已经是狗啃的状态了。第一次我以为他可能是好奇,第二次我没问出原因,昨晚第三次依然问不出什么。我就暴怒了,我感觉到了恨意。这家伙太难养了,我这扒心扒肺的试图去理解你,可他却什么回应也不给我。好像他一把把我撂进了那个未知的区域。我就恐惧,愤怒。然后好恨好恨他啊。” 她的疑惑是:儿子为什么这样?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或者更根本的质疑是:“你为什么可以有我所不了解的想法?!”
为什么在我眼里一点点长大的孩子,会有我完全不知道看不见的一面? 而那一面,是超出了她曾经的定义范围的。 自己对儿子的定义,是这位妈妈的可控制范围。 就像是一个有边框的区域。 儿子应该始终处在这个区域内,那么她对他的了解就是确定的。 确定带来安全,带来掌控感。
而当儿子超出了这样的一个安全的范围之外,那么意味着,儿子有更大的可塑性,不确定性。 妈妈的人格不够强大的话,她就会惧怕这样的可塑性。 根本上是对自己的无能感,不可掌控感的暴怒。 全能感被挫败,感受到自己不可能掌控一切。 对于掌控感的过度需要,很可能来自早年缺乏滋养而无法健全的发展人格有关。 这个内在的心理逻辑可能是以这样的一个闭环的形式展开的: 定义你——为了控制你——控制是因为害怕失控——源自婴儿及童年期的需求未满足(自主性缺失/夸大自体)——通过控制获得掌控感安全感
害怕失控的原因 01 源于早年自主性的丧失 大多数对控制极其在意的人,早年也许是严重缺乏自主性的。
在现实生活里,缺乏必要的掌控感。
尤其常见于被“过度满足”和“高压管控”的养育环境。
试想一下,当一个孩子想爬上高高的橱柜去探索一番的时候,在他刚爬上去还没感到害怕的时候,妈妈就把孩子抱下来了。那么她就让孩子丧失了一次体验自己焦虑和害怕的机会。
或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当你想自己亲自去剥一下虾壳,打开一个花生,去获得对事物的体验和掌控感的时候。
妈妈立马上手帮你全部搞定了,她用所谓的爱,阉割了你。 这让你感到沮丧,你失去了一切的控制力。 而高压管控的环境里,当孩子在婴幼儿期,会做很多成年人眼里不能做的事时,孩子没有听父母的话继续做。
当这个情景出现时,父母会有很多焦虑:如果我现在不管他,以后发展成完全没有自控能力的人怎么办? 那么孩子可能不听你的,会坚持做自己的,这就是孩子的自主力萌发期,但你的管控带给孩子的体验是非常失控的体验。 到了青少年期,父母可能通过一些极端的办法,直接禁止和惩罚。 比如让你看书,你就不许玩耍。让你活泼嘴甜有礼貌,你就不能少言寡语不合群。
父母用“过度苛刻”剥夺了你的自主性。 “爸爸妈妈可都是为了你好!”你只能无奈的默默累积怨恨。 早年被过度控制,于是长大了也同样用控制来对待外界,这是精神分析防御机制里的:向攻击者认同。
02 对全能感丧失的防御 在外界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当不断发出需要的信息,却无人回应或屡屡遭拒。 只好无奈的退回到自身,幻想自己可以满足自己。 这就是自体心理学中提到的夸大性自体。 当理想化的双亲幻灭之后,你就退回到了自给自足的夸大里。 所以为了避免全能感的丧失,需要让自己处于一种对外界的掌控状态里。
外界都是确定的,自己是可以定义的。
当现实中出现不能控制的局面时,夸大的自体就会启动保护,用“定义”你,来获得掌控感。 在早年经历中这些未被恰当满足和共情失败而导致的失控感,只能通过控制来防御。
而“定义”他人,就是这种控制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拥抱不确定,走出恐惧 当我们试图通过掌控外界来填补内在这些深层的需求和恐惧时,终究是徒劳无功的,反而创造出更深的挫败感。 萨特说,他人是我们的地狱。 现代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也说明了主体对客体的影响作用。 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了被认识的客体,并不具有一定不变的实质,这就是一切现象空性的原理。 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任何理由以自己的认识,去定义他人。 你所见的世界,仅属于你。 当我们拒绝去建立一个新的认知维度(定义他人或外界),是因为重复旧的模式(早年经历),会让我们活得很舒服,而舒服的象征就是子宫,回到那个最舒服的感觉里,就像是回到妈妈的子宫,这就是退行。 “定义”他人或外界,是对他人的一种阉割,降低了他人可塑性。这实质上是自己的一种对控制他人和外界来填补自己恐惧的需求,这是一个退行的,自我功能阉割的行为。也可以说是自我的可塑性降低,对自我灵活性的否认。
真正有效的是开始去了解是什么让自己害怕,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如何来满足它们。 控制本身不是问题,为什么害怕失控才是什么。 需要全能感不是问题,为什么无法耐受全能感的丧失才是问题。 恐惧本身不是问题,为什么不接纳恐惧才是问题。 我们可能会害怕如果自己接受了脆弱无能的存在,恐惧就会占据我们。 然而,恐惧并没有因为我对它们的探索,而如我预期般的越来越强烈。事实上,刚好相反。
你可以选择走出幻想,用真相来解放幻相。 检视自己,就能了解现在的行为是怎么一回事,人格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它的动机是什么,是什么东西限制了它,换句话说,如果你理解了你的恐惧,愤怒和痛苦,那么时候一到,这份理解就能帮你从其中解脱出来。 看到有段话说:“在泰坦尼克号上争头等舱。当我们已经置身于泰坦尼克号,我们的目标只在这艘船上,而不知道这艘船正在沉。”
所以,我们更要大胆地结束昨天的战争。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