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8-29 12:06:53 ★★★ |
前几天,我刚刚上初中的侄女来我家做客。 她告诉我:妈妈总是把她当贼。 我一听,哈哈大笑:“怎么会,难不成你拿家里的钱了?” “不是。” 侄女说: “是我在房间做作业,我妈一百个不放心,一会儿进来送个水果,一会儿进来送杯牛奶,没过一会又来问我热不热。其实我知道,她就是想看看我有没有偷着玩,就跟盯贼一样。” “我都初中了,给点信任好不好!” 侄女这话,让我想起一个段子: 有些中国家长 一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 一看到孩子上网, 家长们疑心到了这种地步,也难怪孩子们会渴望被信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在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甘肃和河南等6个省市做了一项调查,——“中小学生最喜欢父母的10种做法。” 调查结果显示:“信任我”以63.5%的高得票率位居第一。 可见,孩子有多渴望被信任。
“我相信你”,看似简单的小事,但绝大部分家长很难做到。 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实在有太多担心和害怕了。 小时候,怕孩子吃不好影响身体发育;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的担忧里,流露出满满的爱,却也夹杂着深深的不信任。 它的潜台词是,我不相信你能依靠你自己的力量变得更好,所以我需要替你做一些决定,来帮你变得更好。 但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伤“脑”,又伤“心” 不信任,伤了孩子的能力 上海一名48岁男子,自小成绩优异,同济大学毕业后,又拿到了加拿大名校滑铁卢大学的工程硕士学位。 本以为毕业之后能找个不错的工作,但他回国后,却一直宅在家里睡觉、打游戏,不肯工作。 母亲年迈又身患尿毒症,每月的养老金也不过3500元,既要治病,还要养儿子,无奈之下,她只好一纸诉状将儿子告上法庭。 但即便如此,儿子依然不愿意出去工作,而且还怪自己的母亲,埋怨说就是因为她,自己才变成这样。 原来,这位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一手包办,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了。 孩子习惯了她的包办,也变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巨婴。 什么都替孩子做了,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却是让孩子活在了“虚假”中,失去了与真实生活的链接和摩擦。 不敢让孩子活在真实里,不敢让孩子直面困难和挫折,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父母不信任我”,因为这种包办的潜台词是—— “这件事我不相信你能够做好”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信任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是受挫时的安全岛,是短暂歇息后又可以勇往直前的勇气。 而不信任,则毁了孩子的自信,灭了孩子的能力。 在不容拒绝的周到安排中,在安宁无忧的日复一日中,孩子慢慢失了信心,失了能力,失了责任,失了梦想,失了本该多彩的人生。 待家长意识到真的要放手时,却发现孩子如同一个“巨婴”,自己已经无法放手了。
不被信任的孩子,实在太多太多。 豆瓣上有一个叫“不被信任的孩子”的小组,就有人感叹:为什么父母宁可信外人、陌生人,也不相信自己的儿女? 很多人都跟帖叹息。 网友小A说过一个故事: 小学时家里开杂货店,某天她母亲发现柜台抽屉的钱被偷了,第一个就怀疑她。 她拼命解释,可是父母就咬定是她偷的。 终于有一天,她母亲在柜台抓到偷钱的小女孩。 小A高兴极了,以为父母会向她道歉。那天,她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父母的道歉,一想到可能还会特地给她做些好吃的,她就忍不住偷笑。 可是,那个道歉,一直等到13年后的今天,依然没等到。 那晚,大家仿佛没事人一样,选择性地忘记了她被误会过,被冤枉过。 更让小A伤心的是,后来,父母还会时不时在桌子上或者显眼的地方放些钱。 刚开始,她会将钱捡起来给父母,但他们总是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对她说:“我是在测试你会不会把钱拿走。” 这种愚蠢的测试持续了她整个小学时期,甚至初中。 在描述这段经历时,小A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以为自己已经可以轻松地说出来,可是仍忍不住哭泣。” 父母担心她成为一个小偷,于是反复地试探。却不知这种不信任,早已伤透了孩子的心。
童年时候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很容易活成一座孤岛,因为除了自己,她们不知道还可以去信任和依靠谁。 毕竟她们曾经把信任给了最亲近的父母,换回来的却是伤害。
那些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又是怎样的呢? 最近,马伊琍参加《朗读者》,谈到她读高中时的一件事情。 高一时,马伊琍班上的一名女老师,邀请所有学生的家长到办公室去领学生手册。 马伊琍的爸爸拿到她的学生手册之后,发现她每一科的成绩都很好,但思想品德那一栏却写了个 差。 他非常惊讶,问老师:“这个差是怎么回事?”
老师说:“你女儿和多名男同学早恋。” 听到老师这么说,马爸爸平静地说:“哦,那你能在纸上写下男生的名字吗?” 老师就写了一个名字,马爸爸看了之后,问:“还有呢?你不是说多个吗?” 马伊琍的父母初中都未毕业,但是他们却将女儿培养成了一个独立坚强、内心强大的人。马伊琍说,父母的教育方法就是一个词:信任。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尤其是亲近的人。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对自己说:你是好的。 越是重要的人告诉你,“你是好的”,这个影响力就越大。 当孩子从父母那里接受到信任时,她们心里就会有更大的力量往前。
“知心姐姐”卢勤在她的《好父母,好孩子》一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信任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能量。 当受到信任时,他会觉得他的身后有许多人支撑着,他有不负众望之心,就不会被任何重负压倒。 未成年的孩子,渴望得到大人的信任,希望大人“委以重任”。 当他感受到被信任的时候,他的内心充满了安全感,不管做什么都有了双倍的信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次实验: 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测试”完后,他们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他们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暗含期待效应。 因为实验中的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他们相信名单上的学生是能力出众的、有潜力的。 老师们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任,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孩子们,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对孩子来说,老师是权威,父母亦是权威。 不可避免,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命运。 而信任,则是最好的期待。 很多持续从父母那里获得信任的孩子,看待命运也会是积极的:我很好,我能做到。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正面催眠,它帮助孩子更好地长大,成为一个乐观积极、无畏挑战的人。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
作者:大鱼 文章来源:武志红(ID:wzhxlx) |
|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