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京心理咨询网 > 频道中心 > 亲子教育 > 经验之谈 > 正文

孩子难以沟通?那是你不会共情

孩子难以沟通?那是你不会共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7-18 15:47:19          ★★★

 

前几天 ,闺蜜带儿子去上英语课,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死活不肯进去。

闺蜜说:“我按照育儿书中介绍的共情方法,尝试跟他共情。先是拥抱他,可是他推开我根本不让我碰。

接着我认同他的情绪,对他说‘你现在很生气对不对’,结果他非但不理我,还大哭了起来。”

她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共情没有效果呢?

作为育儿的高频词,共情对很多家长来说并不陌生。

但问题来在于很多时候明明已经共情了,孩子非但不买账,行为甚至会更加变本加厉,这是为什么呢?


动情,而非动怒


有一个关于共情的经典测试:

设想你自己是一位小男孩的家长。小男孩特别贪玩,喜欢到处乱跑。星期天,你带他到公园玩耍。

可是刚刚到达,他一转身就不见了。

 

你找了一上午,不见踪迹,一直找到黄昏。

正在最着急的时候,看见有人牵着你的孩子走过来了,请问,此时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常见的答案有这些:

1.“你跑哪里去了?”

这是在责怪、质问。

2.“不是告诉你不要到处乱跑吗?”

这是在讲道理、责怪。

3.“啪啪两耳光打了再说。”

这是在发泄愤怒。

4.“我会抱住他哭,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是在触动悲伤等情绪。

给出以上答案的人,都没有做到换位体验。

真正有共情能力的人,会站在小孩的角度,体会他的情绪和状态。

小孩丢了大半天,他的情绪和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是恐惧、焦虑,所以,家长要想与小孩共情,首先要安抚他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大人可以先抱住小孩,说一些安慰他的话,比如“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吓坏了吧,我也一直在找你,可把我急坏了!来抱抱,别怕!”

 

不少人的共情之所以效果不佳,就是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将共情当作息事宁人的工具,他们的唯一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停止哭泣。

当孩子哭闹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动情,而是动怒:

“这孩子怎么这么 !”
“臭脾气!”
“怎么老是哭!”

发现不仅毫无用处,孩子甚至哭得更厉害了。

恨不得孩子马上停止哭闹的家长,想起了育儿书中的真经,开始跟孩子共情。

虽然嘴上在共情:“宝贝生气了。你很难过对不对。”但是,心底却一分钟都忍受不了孩子的哭泣。

孩子具有天然的觉察力,家长的任何不耐烦,都能从语气甚至行为举止中透露出来。

如果家长在共情的时候怀着要“搞定孩子”的想法,往往会招致失败。

共情,首先要动情。每个人都有共情的需要,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希望自己的感受被看见、被认同。

孩子也是一样,他们期待的是真正的情感连接,而不是夹杂烦与怒、深藏功与名的共情表演。

我读高中时,有一次物理考得特别差,下了晚自习,我和同桌一起坐在操场上,因为特别难过,我忍不住哭了。

同桌拍拍我的肩,只说了一句话:“我知道你很努力。”然后也陪着我哭了起来。

读大学后,我们各奔东西,但是每次想起那个陪我哭的女孩,都会心生温暖。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

我的感受被看见了,我感觉自己是被理解的、被接纳的。

当一个人被共情连接时,他的神经化学物质就会发生改变,平静的神经化学物质会取代压力激素,压力随之消散。


共情,而非共理

 

知乎上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刚分手才体会到,
说你好可怜的是怜悯;
说你会遇到更好的是同情;
一直鼓励你走出来、时间会淡化一切的是悲悯;
最后什么都不说,大老远跑来什么都不说陪着你喝酒的人是共情。

共情是与人一起感受情绪。

就好比当一个人陷入一个地洞,他从底部大叫说:“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快受不了了!”

 

共情是我们看到了之后说:“嘿!”并爬下去说:“我知道在这下面是什么样子,你并不孤单。”

 

而不是站在洞口说:“你太可怜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我们总是尝试着用语言让事情好转一点,于是,我们会评判,会给建议,会说教。

但这些 “回应”很少会让事情好转,而真正能让事情好转的是“连接”,也就是感受他的情绪。

有一个孩子参加比赛失败了,坐在椅子上哭。他的妈妈坐在旁边一个劲地安慰他:“比赛输了没关系,也不是什么大事。”

听到妈妈这么说,孩子越哭越凶,妈妈也越说越起劲:“失败是成功之母,重在参与就好了。”“下次,我们再努力。”

小男孩的哭声仍然没有停止。

“下次,我们再努力”“不是大事”,说这些话时,妈妈一味想靠讲道理说服孩子,并没有真正参与孩子的感受。
 
虽然这些道理都没有问题,但当孩子陷入激烈的情绪,他是没有办法进行逻辑思考的。

在被情绪填满的小脑袋面前,再正确的道理也都苍白无力。
 
“妈妈知道你很在乎这个比赛,但是结果不如意,这让你很难受。没关系,妈妈陪着你。”

如果妈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一下孩子对赢的渴望和输的恐惧,或许就不一样了。

 

共情不是讲道理,不是对他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胜败乃兵家常事”。

共情是感同身受,是“我知道你很难过,但你并不孤单,我会陪着你。”


适时,而非瞬时

 

每当看到孩子生气或伤心,很多家长会迫不及待去共情,想让孩子远离这样的情绪。

但是,很多时候,要么孩子还没准备好,要么我们自己没有准备好。

有一回,我女儿突然发脾气。我很想去抱抱她,可她挣脱了我的怀抱,跑到桌子底下。

于是,我静静地在她旁边,陪着她。过了好一会儿,她哭泣的声音慢慢小了些:“妈妈,我停不下来了,你可以帮我吗?“

我才抱起她,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宝贝,我们深呼吸,吸-呼-吸……”她努力地配合着,情绪也渐渐平复了。

开展共情的时机很重要,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瞬时”不如“适时”。

孩子需要自己和情绪相处一会儿,家长也是。

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回,她的儿子从学校回来,情绪有些低落。
 
朋友就说:“你看起来似乎不太高兴。”
孩子回答:“老师今天表扬了小明。”
朋友说:“老师没有表扬你,你有些失落是不是?”
孩子说:“哼,才不要他表扬,我一点儿都不喜欢老师。”

朋友手头正忙着其他事情,一听到孩子的这句话就立刻脱口而出:“怎么能不喜欢老师呢!”
 
朋友的“批评”让孩子的情绪更低落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当下都是不同的,尤其在育儿过程中,从繁琐生活中抽身,时刻保持对孩子情绪和意识的敏感,确实很难。

但共情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地听,需要我们认真地感受孩子的情绪,需要去弄清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还没有厘清自己的思维情绪,还没有准备好专心地跟孩子共情,就慌不择路地冲进孩子的情感世界,这样就容易情不自禁地对孩子进行评判,就像我朋友那句让她后悔的话“你怎么能……”

如果没有准备好,不要急着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有时候,就算什么都不用说,和孩子在一起,陪伴和抱抱他就好。

这样能给孩子自己处理的空间,也给了自己厘清情感和思路的时间。


多次,而非一次

 

共情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共情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在情景发生的当下重复很多次,孩子才会渐渐平复。

而有些家长尝试了一次或几次,觉得孩子没反应就放弃了,认为没用。

 

我女儿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九点多要去她的朋友果果家,当我们表示太晚不能去时,她立即哭闹起来。

孩子爸爸是这样与她共情的:“小鱼,你希望现在就去果果家玩?小鱼喜欢跟果果一起玩是不是?”

得到孩子的肯定回答后,爸爸又继续跟她共情:“你不能去找果果,所以哭?”“小鱼好失望。”

结果,爸爸的话音刚落,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算了算了,你自己哭一会儿吧!”共情失败的爸爸,失去了耐心,朝孩子扔下一句冰冷的话。
 
我只好搂着孩子,拍拍她的背,耐心地等待了很久,她的情绪才渐渐缓和了下来。
 
其实爸爸前面的共情都没错,只是需要多点耐心,多跟孩子共情几次,效果将逐渐显现。在挖井的道路上,眼看就要出水了,他却扔下了铁锹。

确实,与孩子共情太需要耐心,也太需要学习和练习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你想要跟孩子共情,靠想一想就可以做到的。

我们和孩子是各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和各自真实的感受,了解彼此的“感受”是需要学习的。

而能够理解并且“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更是不易。所以,更需要我们反复地学习、操练。
 
儿童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写道:“孩子的信息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他们的问题往往隐藏着担心、烦恼、愤怒、失望或伤心。”

与孩子的每一次共情,都是对孩子情绪的一次解码。一次又一次的准确解码,将拼接成孩子心理世界的全景地图。

对孩子受伤的感情来说,父母有效的共情无疑是一味急救药。

如果父母能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内心的失望,孩子往往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愿我们都能懂得孩子的感受,更愿孩子能从我们的理解中获取力量。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作者:武志红 文章来源:武志红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信息搜索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业务合作

南京心理咨询中心,南京心理医生,南京心理诊所,南京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咨询师,权威心理咨询机构 森知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http://www.025xl.com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逸仙桥旁) 预约电话:025-84470026 84683302 E-mail:025XL@163.com

苏ICP备09041759号 常年法律顾问 许乃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