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7-18 15:47:19 ★★★ |
前几天 ,闺蜜带儿子去上英语课,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死活不肯进去。 闺蜜说:“我按照育儿书中介绍的共情方法,尝试跟他共情。先是拥抱他,可是他推开我根本不让我碰。 接着我认同他的情绪,对他说‘你现在很生气对不对’,结果他非但不理我,还大哭了起来。” 她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共情没有效果呢? 作为育儿的高频词,共情对很多家长来说并不陌生。 但问题来在于很多时候明明已经共情了,孩子非但不买账,行为甚至会更加变本加厉,这是为什么呢?
设想你自己是一位小男孩的家长。小男孩特别贪玩,喜欢到处乱跑。星期天,你带他到公园玩耍。 可是刚刚到达,他一转身就不见了。
你找了一上午,不见踪迹,一直找到黄昏。 正在最着急的时候,看见有人牵着你的孩子走过来了,请问,此时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常见的答案有这些: 1.“你跑哪里去了?” 这是在责怪、质问。 2.“不是告诉你不要到处乱跑吗?” 这是在讲道理、责怪。 3.“啪啪两耳光打了再说。” 这是在发泄愤怒。 4.“我会抱住他哭,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是在触动悲伤等情绪。 给出以上答案的人,都没有做到换位体验。 真正有共情能力的人,会站在小孩的角度,体会他的情绪和状态。 小孩丢了大半天,他的情绪和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是恐惧、焦虑,所以,家长要想与小孩共情,首先要安抚他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大人可以先抱住小孩,说一些安慰他的话,比如“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吓坏了吧,我也一直在找你,可把我急坏了!来抱抱,别怕!”
不少人的共情之所以效果不佳,就是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将共情当作息事宁人的工具,他们的唯一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停止哭泣。 当孩子哭闹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动情,而是动怒: “这孩子怎么这么 !” 发现不仅毫无用处,孩子甚至哭得更厉害了。 恨不得孩子马上停止哭闹的家长,想起了育儿书中的真经,开始跟孩子共情。 虽然嘴上在共情:“宝贝生气了。你很难过对不对。”但是,心底却一分钟都忍受不了孩子的哭泣。 孩子具有天然的觉察力,家长的任何不耐烦,都能从语气甚至行为举止中透露出来。 如果家长在共情的时候怀着要“搞定孩子”的想法,往往会招致失败。 共情,首先要动情。每个人都有共情的需要,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希望自己的感受被看见、被认同。 孩子也是一样,他们期待的是真正的情感连接,而不是夹杂烦与怒、深藏功与名的共情表演。 我读高中时,有一次物理考得特别差,下了晚自习,我和同桌一起坐在操场上,因为特别难过,我忍不住哭了。 同桌拍拍我的肩,只说了一句话:“我知道你很努力。”然后也陪着我哭了起来。 读大学后,我们各奔东西,但是每次想起那个陪我哭的女孩,都会心生温暖。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 我的感受被看见了,我感觉自己是被理解的、被接纳的。 当一个人被共情连接时,他的神经化学物质就会发生改变,平静的神经化学物质会取代压力激素,压力随之消散。
知乎上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刚分手才体会到, 共情是与人一起感受情绪。 就好比当一个人陷入一个地洞,他从底部大叫说:“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快受不了了!”
共情是我们看到了之后说:“嘿!”并爬下去说:“我知道在这下面是什么样子,你并不孤单。”
而不是站在洞口说:“你太可怜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我们总是尝试着用语言让事情好转一点,于是,我们会评判,会给建议,会说教。 但这些 “回应”很少会让事情好转,而真正能让事情好转的是“连接”,也就是感受他的情绪。 有一个孩子参加比赛失败了,坐在椅子上哭。他的妈妈坐在旁边一个劲地安慰他:“比赛输了没关系,也不是什么大事。” 听到妈妈这么说,孩子越哭越凶,妈妈也越说越起劲:“失败是成功之母,重在参与就好了。”“下次,我们再努力。” 小男孩的哭声仍然没有停止。 “下次,我们再努力”“不是大事”,说这些话时,妈妈一味想靠讲道理说服孩子,并没有真正参与孩子的感受。 在被情绪填满的小脑袋面前,再正确的道理也都苍白无力。 如果妈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一下孩子对赢的渴望和输的恐惧,或许就不一样了。
共情不是讲道理,不是对他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胜败乃兵家常事”。 共情是感同身受,是“我知道你很难过,但你并不孤单,我会陪着你。”
每当看到孩子生气或伤心,很多家长会迫不及待去共情,想让孩子远离这样的情绪。 但是,很多时候,要么孩子还没准备好,要么我们自己没有准备好。 有一回,我女儿突然发脾气。我很想去抱抱她,可她挣脱了我的怀抱,跑到桌子底下。 于是,我静静地在她旁边,陪着她。过了好一会儿,她哭泣的声音慢慢小了些:“妈妈,我停不下来了,你可以帮我吗?“ 我才抱起她,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宝贝,我们深呼吸,吸-呼-吸……”她努力地配合着,情绪也渐渐平复了。 开展共情的时机很重要,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瞬时”不如“适时”。 孩子需要自己和情绪相处一会儿,家长也是。 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回,她的儿子从学校回来,情绪有些低落。 朋友手头正忙着其他事情,一听到孩子的这句话就立刻脱口而出:“怎么能不喜欢老师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当下都是不同的,尤其在育儿过程中,从繁琐生活中抽身,时刻保持对孩子情绪和意识的敏感,确实很难。 但共情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地听,需要我们认真地感受孩子的情绪,需要去弄清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还没有厘清自己的思维情绪,还没有准备好专心地跟孩子共情,就慌不择路地冲进孩子的情感世界,这样就容易情不自禁地对孩子进行评判,就像我朋友那句让她后悔的话“你怎么能……” 如果没有准备好,不要急着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有时候,就算什么都不用说,和孩子在一起,陪伴和抱抱他就好。 这样能给孩子自己处理的空间,也给了自己厘清情感和思路的时间。
共情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共情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在情景发生的当下重复很多次,孩子才会渐渐平复。 而有些家长尝试了一次或几次,觉得孩子没反应就放弃了,认为没用。
我女儿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九点多要去她的朋友果果家,当我们表示太晚不能去时,她立即哭闹起来。 孩子爸爸是这样与她共情的:“小鱼,你希望现在就去果果家玩?小鱼喜欢跟果果一起玩是不是?” 得到孩子的肯定回答后,爸爸又继续跟她共情:“你不能去找果果,所以哭?”“小鱼好失望。” 结果,爸爸的话音刚落,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确实,与孩子共情太需要耐心,也太需要学习和练习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你想要跟孩子共情,靠想一想就可以做到的。 我们和孩子是各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和各自真实的感受,了解彼此的“感受”是需要学习的。 而能够理解并且“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更是不易。所以,更需要我们反复地学习、操练。 与孩子的每一次共情,都是对孩子情绪的一次解码。一次又一次的准确解码,将拼接成孩子心理世界的全景地图。 对孩子受伤的感情来说,父母有效的共情无疑是一味急救药。 如果父母能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内心的失望,孩子往往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愿我们都能懂得孩子的感受,更愿孩子能从我们的理解中获取力量。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
作者:武志红 文章来源:武志红 |
|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