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京心理咨询网 > 频道中心 > 亲子教育 > 经验之谈 > 正文

太多的道理,会吞噬孩子的童真和想象力

太多的道理,会吞噬孩子的童真和想象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2-18 15:48:57          ★★★

 

我发现,逢年过节聚在一起的时候。
总是会有那么一群大人,喜欢围着孩子们,给他们不停地讲道理。
 
好像所有的爸妈都会跟孩子讲道理。
我也是如此,以前还跟三岁的儿子定过一个规矩:你讲道理,爸爸就讲道理,你如果胡闹,那么爸爸也就不讲道理了,会惩罚你。
 
可是我发现,很多的时候,讲道理几乎是没有用的。
 
因为对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情感迅速发展的孩子来说。
用理性的方式去讲道理,是最无趣的体验。
所以他们面对喋喋不休的父母,内心往往在想着如何逃离。
 
经常跟孩子讲道理的父母,最后会收获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一天会跟你说“闭嘴,爸爸你话太多了”“你们太吵了!”“我不想再听了”,或者直接选择沉默。
 
卢梭在《爱弥儿》里反复提到,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
值得我们思考。
 


太多的道理,会吞噬孩子的童真和想象力。
 
很多孩子会因为调皮捣蛋被父母好好说教一番。
 
可是,我们可曾真的去蹲下来,探求孩子内心的秘密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呢?
 
“在被黑暗的理性吞噬前,童年的世界由听觉、嗅觉、视觉来建构和丈量。”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样的,那些所谓的理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通过最直接的感官接触来完成。

当然也会有思考,对于男孩来说,大都是天马行空的冒险故事,或者还能去异想天开的恐龙王国呢。

而对于女孩来说,他们喜欢做小公主,喜欢美丽的城堡,喜欢美食和洋娃娃。
所以,在美好的童年里,不要跟一个充满冒险冲动,说要去找恐龙的男孩说“恐龙都死光了,你不要做梦了。”
 
更不要跟一个女孩说“你不可能是公主,因为你爸爸不是国王。”
 
也不要在孩子画了一个蓝色太阳的时候,急着去告诉孩子“太阳是红色的”。
你应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不能画一个蓝色的太阳呢?
 
很多理性的道理真的如同黑暗,吞噬孩子的童真。

 

 


跟听一番大道理来比,孩子更喜欢自己去经验。
 
是什么让我们小心菜刀?
我想很多人的左手大拇指上都会有一个疤痕。
因为我自己就有好几个,那都是小时候用刀切菜的时候弄的。
但就是这些伤疤,让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自己习得的经验才是实在而受用的。
别人说的再多,你也许都会觉得是多余的。
 
孩子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而不是你讲的那些道理!
 
记得有一次孩子的姑姑来家里,我们晚上说外出吃烧烤。
吃货儿子蹦得好高。这个时候妈妈跟他说烧烤有很多垃圾食品,不能多吃,吃多了会肚子疼。
我看他是没听一个字进去的,满脑子是烧烤的美味。
然后上桌了,果然是火腿肠、鱿鱼、鸡翅,样样要来点。
 
我也是让他开怀吃。他妈妈责怪我不管束他。
我说让他吃吧,吃了就知道了。
然后第二天他捂着肚子跟我说:“爸爸,我肚子好疼!”
“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好好想一下”
“我也不知道!”
“你昨天是不是吃了什么东西坏了肚子?”
“噢……”
“是不是吃了太多的烧烤,小精灵们集体罢工了?”
这个时候他自己表情严肃地点点头。
 
因为教训而记住“垃圾食品“这个东西。
之后路过那些烧烤摊。
我开玩笑说要不要再去吃一顿呢?
他摇摇头说不去,因为“吃多了肚子疼”。
 
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不是说通过讲道理就能让孩子明白道理。
 
我们跟孩子讲道理时,常常是单方面的输送信息,但是孩子的世界跟我们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考虑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问题不一样。
 
所以有多少父母感叹:我这孩子没救了,不讲道理。
就有多少孩子心里痛苦:我该怎么办?我爸妈根本不懂我,就知道说教。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自我中心论”中给了一个答案——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他们的世界很简单,一切与自己有关,那些属于他的小玩意,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都与他有关。
 
也正是这种思维的不同,跟孩子讲的那些道理,基本是不通的。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这样完全没有经验,以致他对他自己的没有经验也不能完全知道,而且即使当他以一种为别人不理解的方式自言自语时,他也认为他和整个社会集体已经会合在一起了。”
 
孩子这样的逻辑很迷人,也很让人心疼。而父母能够做的,就是看到孩子们渴望被爱、被关注的需要,并且明确告诉孩子:
 
我爱你。
你是可爱的。
你值得被疼爱。
 
特别是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急急忙忙地去下结论数落他,更不要劈头盖脑的责骂之后贴标签,也不要给孩子灌输一大堆的道理。
 
只有当孩子确定了自己是被爱着的,确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他们才能够有心理能量去迈向更大的世界,面对一切挫折和挑战。
才能去通自己的实践活动,明白那些真正的道理。
 

 


多花点心思,巧妙地跟孩子讲“道理”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孩子那些不好的行为,未必就这样放纵不管,任其发展?
肯定不行,溺爱和放任只会害了孩子。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就需要一些小技巧来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
这些方法远比讲道理有用。
 
跟大家分享一点:绘本是个好帮手。
 
卢梭说“你既然不能防止一个孩子在外边学别人的样子,那就必须集中精力把那些样子按适合于孩子的形象印在他的心中”
 
我觉得绘本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因为绘本构造的人物形象,就是适合孩子的形象的,非常容易印在孩子的心中。
 
比如孩子不刷牙,不按时睡觉,老是做危险动作,或者打扰别人……这些行为的确需要纠正,可如果讲道理没效果,那家长就可以借助绘本。
 
可以用绘本故事来让孩子看到犯错后会产生的可怕性。比如不刷牙,让他们去看看《没牙的老虎》、《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比如喜欢发脾气,那就去看看《生气的亚瑟》是如何将宇宙给弄爆炸的,看看《再见,坏脾气》。
 
比如孩子喜欢吃零食或者只吃肉食,不吃蔬菜。可以看看《好饿的毛毛虫》,看看那个星期六为什么毛毛虫会肚子疼。也可以看看《肚子里有个火车站》,让孩子知道肚子里的小精灵不喜欢你挑食,更不喜欢你狼吞虎咽乱吃东西。
 
通过角色扮演,一问一答,用绘本讲故事,让孩子跟着故事的主人公去亲身体验,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让他明白该怎么做。
 
所以,尽快让孩子爱上阅读,对学龄前孩子养成好习惯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说既让孩子增加了一个好伙伴——绘本,也让父母多一个好帮手。
 
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培养好的习惯,增强学习功底,开拓视野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大孩子来说,帮助他们的思想不断深化的方法之一就是阅读,另一个是实践。
在整个童年,我觉得阅读和实践,是孩子们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所以,请图书来帮我们讲清那些道理,或者鼓励孩子自己去实践,远比做一个唠叨的父母强。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作者:鱼爸 文章来源:养育男孩,ID:breedboy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信息搜索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业务合作

南京心理咨询中心,南京森知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医生,南京心理诊所,南京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咨询师,权威心理咨询机构 森知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http://www.025xl.com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逸仙桥旁) 预约电话:025-84470026 84683302 E-mail:025XL@163.com

苏ICP备09041759号 常年法律顾问 许乃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