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5-23 14:48:15 ★★★ |
孩子生病了,他自己焦虑吗?这似乎问的是一个废话,然而现实生活中呢?每当孩子生病了,家里着急焦虑的那个人往往不是孩子,他们似乎只用在那个弱小,需要被照顾的位置上待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都有家长来搞定。
这段时间季节的交替变化,很多小孩容易感冒咳嗽,家里快4岁的女儿也出现了一些咳嗽症状,然而我们并没有带她去医院,只是自己在家做雾化进行处理,3天之后没有明显好转,晚上咳得更厉害了,她突然和我说:爸爸,我们去医院吧,我觉得我需要看医生了。由于比较晚了,就回复她:明早我们再去吧。哪知她突然就哭闹起来,坚持要去看医生,很长时间才把她哄睡。 晚上听到她在睡梦中不时咳嗽几声,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孩子病了,她不仅难受,也很焦虑,希望能够快点好起来。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关注得更多是只是她的身体状态,关于情绪似乎自动过滤掉了。而当我们对孩子的病情很清楚并从容的处理时,焦虑的情绪便由他们自己承担了,吃药做治疗之类的工作也比以往要容易得多。 在儿童医院每天都能看见忙进忙出,一脸焦虑的家长,大部分可能都只是感冒之类的问题,哪怕看过很多科普文章,但只有经过医生,特别是专家的诊断和治疗之后,那份慌张和焦虑的情绪才能降低。而这些情绪一部分来自失控的恐惧,全能感的丧失,剩下的可能就是激活了小时候生病时未能消化的情绪。所以,当孩子生病时,把该属于他的情绪还给他,并且理解和引导出来,这才是除了治疗生理问题之外最需解决的方面。
最忠于家庭的那个人一定是孩子,而当一个家庭出现问题时,最先察觉和付出行动的往往是孩子。当他们觉得只有自己“生病”了,父母才能放下争吵,统一阵营时,他们便会在这条不归路上行进下去,直到他们觉得足够安全后,才会重新回到自己的正轨上面。
类似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无措的不仅是家长,还有孩子。但通常情况下,家长的处理方式就如孩子小时生病一样,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孩子能回到学校里去,而对于本就有点抑郁状态的情绪却缺乏关注。 家长做得越多,本质上是对孩子弱小无能的那部分越认可,孩子就越容易在“病态”的位置上待着。在孩子情况没有更糟糕之前,父母能稳定自己的情绪状态,理解并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己从容正常的工作生活,把该属于他的焦虑还给他,相信他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勇气,他是可以调整过来,至少他可能会向父母寻找帮助,这个时候的工作才是有效果的。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
作者:昨天 文章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zqfxlgzs) |
|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