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京心理咨询网 > 频道中心 > 亲子教育 > 家庭亲子 > 正文

缓和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巧用“第三人”

缓和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巧用“第三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9-17 10:54:07          ★★★


01


开学才一周,“吼娃”的家长们又上线了:

 

想想看,下面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每天催孩子“快点”、“去做家务”、“去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

每天夸孩子“你很棒”、“做得好”,孩子翻翻白眼,不吃这一套;

闹了矛盾,反复强调“你做错了”,结果却愈演愈烈……

这些话,就像是车站里的广播,内容和语气一成不变,无论如何提醒“下车时不要忘了自己的伞”,还是会有数百名乘客把伞落下。

不知有多少父母在孩子眼里,已经成了“车站广播员”似的存在。

刺激一旦变得单调,就失去了效果。

不想河东狮吼,温言细语说却没用,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有时候,你和孩子之间,需要一位“第三者”。要知道,在孩子面前,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得亲自上,也不是所有的话都得亲自说。

02


霍思燕一家,一直被视作模范家庭的样本。可是再和睦的家庭,也有闹矛盾的时候。

近一期的《妈妈是超人》中,霍思燕因为招待别的小朋友,对嗯哼有点急躁,嗯哼因此发了一整天的脾气。无奈的霍思燕跟嗯哼道歉,他却怎么解释也不听。

 

眼看矛盾就要升级,但霍思燕没有发火,没有继续解释,而是拨通了杜江的电话。

她把情况简单地向杜江描述了一遍,对杜江说:“帮我跟麒麟说,我没有发脾气,我就是着急才吓到他了。你能再跟他说一遍吗?”

 

杜江答应后,妈妈把电话递到嗯哼耳边。

杜江耐心地对嗯哼说:“麒麟,妈妈就是因为家里来了小朋友,稍微有点忙。可是妈妈没有故意朝你发脾气,妈妈最爱你了,对吧?你是知道的,对吧?……”

 

听了爸爸的劝解,嗯哼一边答应着,委屈一下子都化成眼泪哭了出来,钻进了妈妈的怀里。

这时候,霍思燕再次道歉,母子俩言归于好。

 

霍思燕放弃直接沟通,请求“第三人”的做法,无意中利用了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

“第三人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于 1983 年提出的,简单来说,就是借助第三者的话语去劝说一个人,比直接去劝说效果更佳。

“第三人”的说服力究竟有多大?

两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戒烟实验,他们将受试者分为两个小组:

一个小组让肺癌患者(当事人)通过诉说自身的痛苦来劝诫他们戒烟;

而另一组则是由一位医生(第三人),根据他的临床实验报告,非常客观地解释抽烟的害处。

实验的结果令研究者们大吃一惊:由当事人劝说的一组有35%的人开始戒烟,而由第三人劝说的一组却有70%的人决定戒烟。

“第三人效应”已经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比如商业广告会请知名人士进行宣传,往往比直接说服更能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法庭在处理纠纷时,会请来民事调解员进行调解。

03


在孩子面前,哪些话适合让“第三人”来替你说呢?

劝解的话

家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辛辛苦苦,不都是为了你!可是家长的付出,孩子都看见了吗?

听过一个故事:

一个叛逆的小女孩,跟妈妈吵架后,离家出走。走了很久,她又累又饿,看到路边有个面馆,却发现身上一分钱也没带。

面馆的老奶奶得知女孩的困境,决定不收钱。

女孩狼吞虎咽地吃着热腾腾的面,突然哭了起来。她说:“我们素不相识,你却对我这么好。可是我妈妈,竟然把我赶出家门,还说有本事永远别回家!”

老奶奶听了,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怎么这么想呢?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几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

女孩幡然悔悟,马上回家了。回到家时,发现妈妈正担心她挨饿,准备煮面呢……

亲情往往就是这样,靠得太近,反而看不清彼此的付出。

所以,闹矛盾时,第三人站出来,能提供客观的视角,帮助有隔阂的两个人达成共识。

 

夸奖的话

一位朋友的儿子非常内向,10岁了还是害怕和陌生人交谈。朋友听说正面鼓励很重要,所以经常变着法鼓励他:

你是男子汉,大大方方地跟别人说话,一定更帅!

儿子别怕,你是最棒的,妈妈也一直在后面为你加油!

弟弟说他很喜欢和你一起玩,你可以去陪他玩一会吗?

可仍不见起色。

有一次,她拜托儿子去楼下杂货店买盐,儿子不情不愿地去了。

结账时,杂货店老板说:“很厉害啊,很少见像你这么大的孩子自己来帮家里买盐呢!你妈妈还经常夸你能干,看来名不虚传啊!”

儿子不好意思地笑笑,跑回了家。

朋友说,从那以后,儿子经常自告奋勇去买东西,也慢慢变得开朗了,偶尔还会和老板聊聊天。

至于那位嘴甜的老板?自然是妈妈事先跟老板打过招呼,请他帮忙,这出强加的戏码,倒也收效不浅。

毕淑敏说:“别人的进步,值得我们为之欢欣鼓舞,并且让对方毫无疑义地感知我们的赞美和欢愉。”

夸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到真诚与欣赏。

孩子们其实很聪明,直接交谈时难免奉承或有所顾忌,而“第三人”间接传达的赞美,会给他们更真实、客观的感受。

 

说服的话

青榄君不止一次听见妈妈们吐槽,苦口婆心地劝孩子做件事毫不奏效,换孩子他爸去劝,竟然一下就成功了!

“胖少女”曾讲过她劝孩子睡觉的故事,使出十八般武艺还是无果,结果孩子爸爸说了句:“你把英文书拿出来,我们复习一下今天的英文课。”孩子立马乖乖去睡了。

另一位妈妈的孩子很不懂事,好吃懒做。有一天,外婆把他叫来,缓缓对他说:“孩子,你知道吗?你妈妈小时候吃过苦,但是她懂事,下地、喂猪的活她都帮我一起干,现在我老了,帮不上她什么,今天晚上你能陪她一起洗碗吗?就当是给外婆帮个忙吧!”

孩子虽然犹豫,却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如此几次过后,也渐渐明白了父母的辛苦。

直接命令孩子去做一件事,往往会引来不满,而“第三人”的劝解,不仅能够融入新的智慧,给孩子一些新鲜刺激。另外,别人请孩子“帮忙”也远比直接“命令”更让他们有成就感。

 

谨记,批评的话就不要借他人之口了,更不要以别人的名义来批评孩子,说什么“你再任性阿姨会骂你的”、“你不听话爸爸回来要打你”……

总之,可以“借花献佛”,但别“借刀杀人”。

04


用“第三人”来说,省心省力还有效。问题是,能够随时救场的“第三人”在哪里?

你和孩子之间,最需要的“第三人”,就是你的伴侣。

在采访中,霍思燕解释说:“一直跟嗯哼争辩不会有效果,但家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员去调和矛盾,是非常重要的。”

 

杜江所表现出来的及时响应,对儿子的关怀和耐心,以及对妻子的宽容和体谅,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档节目中的黄圣依就没有那么幸运,老公不仅一直对外隐瞒婚讯和孩子,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更是长年“隐身”。

面对安迪,黄圣依总是孤独无依。

 

苦口婆心地劝慰儿子,儿子总是爱搭不理。

 

连一个替她说话的人都没有,我们又怎能苛求黄圣依成为霍思燕那样的妈妈呢?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父亲和母亲是最佳的合作伙伴,而不应当是“单打独斗”和“偶尔支援”的关系。

在家里,爸爸要积极做妈妈和孩子间的“第三人”,妈妈也要做爸爸和孩子的“第三人”。

爸爸要对孩子说:“妈妈没有发脾气,她只是有点着急,妈妈很爱你。”

妈妈要对孩子说:“爸爸虽然出差了,但是他很想你,想跟你通视频,爸爸很爱你。”

无论我们利用“第三人”还是充当“第三人”,根本都在于维护孩子与外界的关系,让孩子感到身边人的温暖和善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是孩子最亲爱的人,只有父母互敬互爱,孩子才会觉得世上有真理,人间有美德。”

家是情感的银行,存入的越多,得到的越多。互相言爱,互相支援,互相成全,收获的幸福就会越多。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作者:青榄君 文章来源: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信息搜索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咨询预约
  • 业务合作

南京心理咨询中心,南京心理医生,南京心理诊所,南京心理咨询,南京心理咨询师,权威心理咨询机构 森知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http://www.025xl.com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逸仙桥旁) 预约电话:025-84470026 84683302 E-mail:025XL@163.com

苏ICP备09041759号 常年法律顾问 许乃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