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4-28 17:25:29 ★★★ |
那天去北京见了一位北漂朋友,虽然是九零后,但她十几岁时就只身来到北京闯荡,如今虽没有什么巨大的成功,但也在北京有车有房,基本收入年薪50W+,也算是同龄人中的成功者。 但是,她向我倾诉的,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焦虑。 一开始我以为,这种焦虑是北京这座快节奏的城市给她的,是因为她还不满足,还要更上一层楼所以才不安分。实际上却正好相反。 原来,她说她已经看到了自己职业上升的天花板——虽然也在恶补学历,上各种课程,做各种运作,但她清楚地知道在她的行业里,自己的收入和职位已经很难得了,再往上走不是自己这个年纪的人能做到的。而且她也不想自己去创业,于是算是很理性地结束了“更上一层楼”的想法。 那她到底为何如此地焦虑呢? 一个通常的答案是——“不思进取”,她有车有房年薪中等就满足了?她应该继续奋斗,鼓足勇气和干劲儿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比如彻底财务自由之类的,然后努力去追求,也就不会焦虑了。 这是真正的答案么? 这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么? 万一“彻底财务自由”之后还是焦虑怎么办?下一个更大的目标在哪里?最要命的是,万一最后成功了,什么目标都达到了,但焦虑却依旧还在,那该怎么办?
这里貌似推的有点远,缺了点说服力——我想起曹昱老师一次课上的感慨: “ 但是,回到眼前的生活,在我们目所能及之处,这套“更上一层楼”的焦虑解决法依然吸引着绝大多数的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2.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焦虑”可以算是负面情绪之王,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东西。所以只要能把焦虑推后,能暂缓它的发作,那么无论什么方法我们都愿意去尝试。 这就好像一个高中生本身有很多的焦虑和痛苦,结果他把自己的痛苦都归因给高考,认为只要高考一结束,一切就都会好起来——而在他高一到高三这三年里,因为他的心中抱着这样的一个念头,所以焦虑和各种痛苦情绪也就真的得到了缓解,他是真的觉得自己这三年的状态特别地好,特别昂扬向上,是一段值得怀念和崇敬的“奋斗”岁月。 问题在于,高考总会到来,总会结束。直到那一天,他悲哀(兴许还是惊讶)地发现怎么自身的问题还在?就像曹老师那些案例中的成功者反馈——为什么我现在成功了,财务自由了,心中却空空如也,焦虑和烦躁好像并没有减少,反而让我更加难以忍受了呢? 成功的那一天,可能是内心空洞真正大暴露的时刻。 实际上,我的那位北漂朋友,也是一直在用“等我奋斗出个样子来,一切就都解决了”的高考思维来生活,所以在之前的那些年里过得生龙活虎,虽然辛苦但也很享受。只有等目标基本达成了,内心原来潜藏的焦虑和痛苦再次显现,才一下子击溃了她。 当然,有可能过段时间她又找到了新的目标,新的“高考”,又继续元气满满的上路了,因为她已经太习惯那种为了某个目标去奋斗的感觉——但我还是由衷地希望,她可以停下来,看清楚原来所谓的成功对缓解自己的焦虑和痛苦并没有什么用处。
我管这个清醒的时刻叫“幻灭”。 当然,过早的幻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一个人如果年纪轻轻就看破了俗世的无聊,那么他大多会陷入长久的孤独。因为周围的同龄人都在为了成功拼搏,亲戚朋友爱人也大多都不会理解为什么这个年轻人那么没有“进取心”。而他自己不但要克服孤独、寻找同类,更要努力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他自己的路,如此才能让自己的心真正地安顿下来。 所以,他的人生在大概率上讲也不会是循规蹈矩的,而是充满了探索的艰辛与坎坷。但即便如此,他的生命体验依旧会越发地充实饱满。因为毕竟,他的生命中“真”的成分总是相对高一些。
3. 反过来讲,那种一直不断成功、一直无法幻灭的人,命运其实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就像罗振宇描述日本侵略中国时的遭遇一样:表面上他们赢得了每次战役,实际上却最终输掉了整场战争。 所以“幻灭”终归是一件好事,它给了我们一次直面生命真相的机会。 几年前,我曾听过一个生活在大理的姑娘的故事。她的父母在一次天灾中双双去世,那时的她在读高二,突然失去双亲的遭遇除了为她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之外,也让她深深地明白了“人都是会死的”这个道理,以至于小小年纪的她就对追求世俗的成功产生了幻灭(反正都要失去)。从那天开始,这世间的荣华富贵就再也无法让她产生想去拼命追逐的欲望,世俗的成功对她而言没有了任何意义,于是她一路找寻,最终在大理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宿。 这就是幻灭的力量。 毕竟,假的永远真不了。 只愿我们都能活得越来越清醒,自知。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
作者:磊子 文章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
【TOP:向上】【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