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觉得,孩子的心有时候如充满谜的世界。 恰如当年懵懂迷茫的你我。 在父母眼里,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得听大人的。 可我们心里却有很多很多的话想说,有很多的烦恼需要倾泻。 我们常说: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而孩子内心最想说的一句话应该是“爸妈懂我,该有多好”。 可我们真的懂孩子吗? 我觉得是每一个父母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要知道:当你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才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跟我说,“很多来咨询的家庭里,父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超级自信,觉得自己懂得孩子的一切,所以想着自己能控制孩子的人生。而孩子呢,却拼尽全力在进行反抗,努力维护自己的独立和尊严,或是无声地抗议,或者是激烈的反击。你说这样的家庭能不出问题吗?” 多少亲子关系,都毁在“你不懂我”。
你只看到了我在发脾气,却不去想想我为什么会发脾气? 面对发脾气的孩子,我们常常在意孩子的情绪。 想着去阻止孩子哭泣,“不准哭!”“哭有什么用!” “为什么脾气这么大!”“你就没必要发脾气,不能听话一点嘛!” 满是指责,甚至暴力相向。 父母应该懂得孩子的情绪。 他们不可能总是对你笑,他们会发脾气,会哭泣。 为什么不想想背后的原因呢? 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动不动就哭。 我们一定要知道他为什么哭? 告诉他们正确的方法之后,然后平和地告诉孩子,自己多做几遍看看。 有了父母的理解,那些情绪都不是事儿。 比如你心情不好,想发脾气的时候,有人能一句话戳中你的心窝子。 你也许会崩溃,也许会暴怒。 可你最后还是会很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关心我,懂我啊! 记得用孩子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告诉孩子:我懂你的情绪,我也接纳你的表达方式。 这样下次孩子就不会为同一个问题再哭泣了。
记得很早以前,小小鱼一哭,我的怒气就上来了。 看到自己的孩子不讲理就爱哭哭啼啼,相信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教训他一顿,心急之下想着打骂震慑一番。 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而停住哭,但是他内心是怎样的体验呢? 后来我明白了,接纳比压制更重要,倾听比打骂更有效。 比如小小鱼想画一只棘龙,他已经画好了一半,恐龙脑袋那个地方画不好,所以他就急得哭了。 看到他那个让人上火的哭样,我还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说:“你可以试着自己画,多画几遍,如果你画不好,可以考虑画点简单一点的”。 看到我没有出手帮他,哇哇大哭。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急,他只是想发泄自己的失败感。 因为孩子都有一种追求卓越,想要完美的心理。一旦自己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肯定会表现出来的,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情绪失控。 我们需要的是坚定地鼓励和平和的态度。 结果哭了不到一分钟,他又自己擦干眼泪去画了。 我没有发脾气,也没有批评他,就那样平静地接纳他,告诉他可以怎么做,然后等着他自己去做。 当他自己穿衣服时,有时候袖子打结了,或者裤子套不进去。 也每次急得想哭。但是我每次都平和地告诉他,再来一次。 大不了从头再来一次,我相信你能做好。 如今,他遇到做不好的事,会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去做好,而不是靠哭。
父母要努力读懂孩子的行为,至少在打算教训孩子或者给他们贴标签之前,先冷静一分钟。 请你蹲下来,或者站在我这边,仔细看看。 也许你就不会生气了。 还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泰国的公益广告。 孩子放学回家,把身上洁白的校服弄得满是泥巴。 在校门口,看到脏兮兮的孩子。 很多妈妈就大骂起来,以为是孩子淘气,或者跟同学打架变成这个样子的。 于是开始跟孩子讲道理,发脾气。
原来,园丁老伯载满花盆和植物的小车翻倒在了泥塘里,花盆和植物散落了一地…… 恰好这一幕被刚放学准备出校的孩子们碰到了,四个孩子几乎都没有迟疑,主动过去帮助老伯。 最后知道了真相的妈妈又吃惊又后悔。 因为自己的主观判断,导致对真相的失察。
可事实上,我们不是经常这样做么。 何况孩子跟我们的世界又不一样。 大人倘若用经验和想象去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只会让误解产生。 小小的孩子,很容易原谅父母的错误。 可到了青少年时期,你还如此误解孩子,那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亲子关系会非常紧张。
你说你懂我,可你却不知道我到底在想什么,而只是自以为是地觉得懂我。 小时候,孩子问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你随便瞎扯就能够蒙混过关。 但是到了青春期,你就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了。 和孩子慢慢成为了两个世界的人,那肯定会出现鸿沟。 孩子读的那些校园流行书籍,你一本都没看过,只知道说不要读那些杂书,因为不好。 孩子问你到底哪里不好,哪里好?你哑口无言。 孩子听的歌,你说太吵。孩子喜欢的电影,你听都没听过。 那怎么对话? 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两个世界的人怎么会有共同的话语。 幸运的是如今年轻的父母学习能力更强,能基本跟上孩子的节奏。 我知道有一天儿子会喜欢一些我搞不懂的东西。 但我不会贸然反对,我会去熟悉了解,我去查资料,我去学习。
我竖起耳朵听他说自己在学校的故事,关于他想象的或者真实的经历。 我也热切地关注他关注的那些兴趣点。 比如从不识五线谱的我,如今也在陪伴小小鱼学琴的时候,开始学谱,当他的学生,跟他一起练习。 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好,让孩子看到我也有不足,但也看到我奋力前进的样子。 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也在努力跟上孩子的脚步。 这样看来,孩子真的会推动我们进步,养育是一段共同成长的旅程。 能不能听听孩子听的歌,陪孩子看看他们喜欢看的电影。 跟他的小伙伴们打招呼,然后坐在一起,参与他们的游戏? 陪孩子一起阅读、爬山、打球、跑步、谈人生…… 建立属于你们共同的家庭文化,在这里边,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能得到响应。 你懂我,不就是在这样无形的点滴中吗?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 我总觉得这也是写孩子的。 如果父母不懂自己,身处家中,内心却满是寂寞。 我们能不能在孩子那迷宫一样的城里,追上他们的脚步呢? 这是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
本文优选旨在平台分享,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